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损失与损伤;其中割台上方配备钢质覆胶弧形摘穗板,“橡胶+钢质”夹持输送链和六棱低速拉茎辊,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采用柔性破皮+揉搓+降速组合形式。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影响机具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和剥皮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总损失率与含杂率为性能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机具进行检验,优化得出机具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4.87km/h、拉茎辊转速为877.27r/min、剥皮辊转速为442.52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1%,含杂率为0.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收获机前进速度为4.9km/h、拉茎辊转速为880r/min、剥皮辊转速为450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4%,含杂率为0.57%,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可为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收获期,果穗及秸秆含水率较低,秸秆易折断、果穗(粒)易损失特点突出,要想达到损失率、含杂率等作业指标要求,要求收获机必须对行作业,而单一收获机外型尺寸、动力轮距、摘穗台很难适应不同行距的要求。行距不一,给机械作业尤其是机械收获带来很多不便,造成机具适应性和通用性降低。同一机具在行距不同的条件下作业,作业质量不同。本研究根据沈阳地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作业需求,通过对平作、垄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鲜食玉米收获机在收获果穗时,果穗中含有茎叶等杂质,影响运输、贮存和后续加工等问题,采用轴流风机负压除杂技术去除果穗中的茎秆和茎叶等杂质,同时在除杂装置内增加动、定刀,切碎杂质,便于后续的打包回收利用,并对风机负压除杂装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参数优化。通过对动、定刀进行动力学分析,对动、定刀数和刀间隙进行分析,确定了该装置的风机转速范围为1326~1573r/min,动、定刀间隙20mm,定刀数为3~8。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案,以风机转速、定刀数、喂入量为试验因素,以果穗含杂率和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分析各因素对指标贡献率,得到影响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的主次顺序为喂入量、风机转速、定刀数,影响果穗含杂率的主次顺序为风机转速、喂入量、定刀数。建立了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利用Optimization模块优化得出,当风机转速为1524r/min、单排定刀数为4、喂入量为7.6kg/s时,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为96.8%,果穗含杂率为0.69%。对优化后的参数组合进行了5组验证试验,得到茎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平均值为96.2%,果穗含杂率平均值为0.71%。相比于传统收获机,该装置使果穗含杂率降低了23.3%,说明该优化参数能够满足鲜食玉米果穗收获和茎叶青贮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2020,(2):27-27
4YZ-4M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保留了4YZ系列的所有优点,可在作业时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剥皮、果穗升运集箱、果穗侧翻卸粮及秸秆粉碎还田等联合作业。(1)4YZ-4M玉米收获机采用4行板式割台,可用于收获鲜食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效率高;同时还可有效收割倒伏玉米。  相似文献   

5.
采摘收获期的鲜食玉米果穗,测量其物理性状。设定影响因素,通过包切式鲜食玉米脱粒机进行脱粒试验,验证果穗物理性状特征与脱粒效果的相关性。试验数据证明,果穗大小端直径差是影响机械脱粒效率、芯轴残留率和子粒含杂率的主要因素,子粒含水率主要影响子粒机械破伤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摘收获期的鲜食玉米果穗,测量其物理性状。设定影响因素,通过包切式鲜食玉米脱粒机进行脱粒试验,验证果穗物理性状特征与脱粒效果的相关性。试验数据证明,果穗大小端直径差是影响机械脱粒效率、芯轴残留率和子粒含杂率的主要因素,子粒含水率主要影响子粒机械破伤情况。  相似文献   

7.
新鲜甜玉米收获后,通过鲜食甜玉米剥皮机将玉米果穗外表皮剥落.笔者针对鲜食甜玉米剥皮机的机器要求、安全作业注意事项、作业、作业质量、保养存放等进行了阐述,以便作业人员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鲜食玉米在群众日常生活中也成为重要的蔬菜之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200万亩,位居世界首位,鲜食玉米果穗市场消费总量达到600亿颗。种植面积和市场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对鲜食玉米生产方式,尤其是机械化收获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玉米夹持摘穗装置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由于鲜食玉米收获期植株特性,需要研制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收获装置,以有效避免收获作业中存在的二次伤穗、果穗破损率高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当前影响辽宁省发展玉米收获的制约因素 1.1玉米收获机械制造质量不过关、机具性能差、作业效果不佳.玉米收获机仍处在技术生长期,本身还存在不少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籽粒破损率、损失率和果穗损失率较高,清洁率较低;作业功能只能进行摘穗集箱和秸秆还田作业,有些机型虽有剥皮机构,但剥皮效果不好,存在剥皮不净,分离不清和损伤果穗现象;许多机型的摘穗、割台、秸秆还田及升运等机构存在制造质量问题,导致作业故障率高,堵塞现象和零件脱落卡死现象严重;对倒伏后玉米,多数机型无法进行收获.  相似文献   

10.
云南玉米宜机械收获性能和机收质量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能和评价玉米机收效果,于2016年在云南夏玉米生产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机收性能采用品种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机收质量采用了两种不同收获类型的收割机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机收性能主要体现在抗茎腐病、穗粒腐病及籽粒含水量指标方面,且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穗收条件下,除了果穗含杂率以外,果穗损失率、籽粒损失率及苞叶剥净率等机收质量指标均未达到标准要求,这主要和收获时高的籽粒含水量有关;籽粒直收条件下,在植株倒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籽粒损失率、籽粒破损率及籽粒含杂率等机收质量指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这主要是由于玉米适时晚收、籽粒含水量低及选用高性能作业的收割机类型有关。本次研究明确了云南夏玉米宜机收性能指标3个,筛选出高效作业收割机1套(4LZ-2.5 PRO6 8 8 Q+4 YG-4 A籽粒割台),从而为今后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的筛选和高效作业收割机配套栽培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西南地区收获机械化作业全部依靠驾驶员操作,操作水平的优劣导致作业效果千差万别,明显地体现在谷物收获的损失率和含杂率上。为此,拟通过喂入量自动控制系统的搭载,减小收割机在作业时的损失率、含杂率并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作业中,先获取割台升降液压缸的压力变化间接测量收割机作业时的喂入量,与设定的喂入量进行对比,当系统监测到作业喂入量超过设定喂入量偏差范围时,系统会指令执行机构调整收割机行走速度来动态调整收割机喂入量的值,使作业喂入量始终保持在设定的喂入量范围区间。在额定喂入量为1.5kg/s的联合收割机在旱田直线收获对比试验中,搭载有喂入量控制系统的损失率和含杂率分别为1.3%、2.4%,平均喂入量为1.49kg/s;未搭载喂入量控制系统的损失率和含杂率分别为2.6%和3.2%,平均喂入量为1.53kg/s。在田间综合对比试验中,搭载有喂入量控制系统的含杂率、平均喂入量、油耗分别为2.58%、1.52kg/s、3.44kg/667m2;未搭载喂入量控制系统的含杂率、平均喂入量、油耗分别为3.69%、1.68kg/s、3.84kg/667m2。该控制系统测量方法简单、安装方便,可明显降低收割机作业时的损失率和含杂率,也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机的作业性能和整机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升,对鲜食玉米机械化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从鲜食玉米的生产现状出发,分析了鲜食玉米的特殊性以及鲜食玉米收获机与普通玉米收获机的区别之处,说明了鲜食玉米收获机摘穗作业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鲜食玉米果穗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1收获损失大(1)收割期过晚。若收割期过晚,则玉米果穗已下重(咬尖),茎秆倒伏,籽粒与果穗的连接力下降,造成收获损失。排除方法是调节扶禾轮的高度,并适当降低作业速度。(2)玉米未成熟。若玉米未成熟,籽粒含水率高,在摘辊的挤压下,籽粒会破损、掉粒,造成收获损失。排除方法是推迟收割,待玉米成熟后再收割。(3)摘穗辊间隙过大。若摘穗辊间隙过大,玉米果穗就会被压入摘穗辊之间,对籽粒产生很大的挤压力,损伤玉米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飞象4YZ-4520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了试验考核,对作业质量数据进行了详细记录,计算出籽粒损失率、果穗损失率、果穗含杂率3个衡量作业质量的技术指标,根据数据进行了试验考核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农机户提供购机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鲜食玉米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普通玉米收获机收获损伤率高的问题,采用仿生摘穗原理研发鲜食玉米收获机,对夹持装置、摘穗装置、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研究,确定了其参数。田间试验表明可满足鲜食玉米收获要求,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收获是燕麦生产关键环节之一,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损失及籽粒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分别采用联合收获、人工收获、人工收割+机械脱粒和机械收割+机械脱粒4种方式开展燕麦田间收获作业,试验以总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和种子发芽率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收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总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影响显著,各组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组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燕麦收获方式选择与收获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鲜食玉米在收获时期含水量较高,因此,对机械化采摘装置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玉米收获机用于鲜食玉米收获会造成玉米籽粒破损率较高的问题,因此,研制适用于鲜食玉米收获装置对于提高我国鲜食玉米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鲜食玉米柔性采摘技术为突破点,在分析鲜食玉米损伤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鲜食玉米低损伤收获装置,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农业发展市场对粮食结构的调整,粮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比逐渐降低,更加倾向于向更高经济价值的鲜食玉米方向发展,鲜食玉米生产环节主要分为耕、种、收三大环节,收获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提高鲜食玉米收获效率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鲜食玉米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基础与相关配套装备尚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对鲜食玉米关键作业环节技术与装备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鲜食玉米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我国鲜食玉米智能化收获技术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研究结果对于完善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于进一步提升鲜食玉米智能化收获水平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玉米收获模式,研究出一种低倾角型收获割台。该装置采用拉茎辊、摘穗板和拨禾链组合方式实现摘穗功能;增设的剔草板可有效清除杂草;在割台中间轴上安装有安全离合器以解决生产安全问题;配装排茎辊的果穗输送装置能有效排除夹杂的茎秆,降低果穗含杂率。割台和果穗输送装置的设计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使玉米收获机升运器在大量玉米果穗喂入下能够快速、有序地实现最大化运输,解决升运时存在的果穗含杂和果穗损伤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收获机升运器.升运器运输方式确定为反转输送方式,果穗升运时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刮板宽度,果穗脱离刮板后进行抛送运动分析确定果穗落入剥皮装置的竖直位移.4 YZB-4 C与4 YZB-6 A玉米收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