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农业机械中土壤的含水量对农机具的牵引阻力出发,进一步思考土石料堆取机械中,物料的含水量对附着力和流动能力的影响,从两方面定性简析了土石料堆取机械中含水量等基础参数研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遇到相应问题解决方法,最后提出了农业机械仿生学对土石料堆取机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农田"宜机化"改造,就是综合运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有机质提升等工程和生物措施改造农田,以连通地块、消除死角、并小为大、调整布局、贯通沟渠、培肥土壤等为主要内容,达到改善农业机械作业条件,用得上用得好农机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目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赵宣  孙婴婴 《农业工程》2017,7(6):124-131
寻找环境友好型的土地整治工程修复材料,已经成为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领域中的新热点。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在土地整治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材料由于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微界面性质、吸附特性、重金属螯合作用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特性,在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物等污染土壤的治理中,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目前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在土地整治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应用研究的不足,指明了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推土铲工作时土壤粘附和阻力大的问题,从仿生学的角度对推土铲的曲面构形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主要的结构参数,按照仿生学分析的结果,建立了推土铲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运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设计推土铲的曲面形状,设计结果与实际使用的推土铲结构参数一致。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国家整个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按照国家法律、技术标准等对产品进行有效监督,对安全、适用的优质农机产品进行推荐,对伪劣产品实行限制或取缔.从而保证农业机械的有效投入,使其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的农艺要求、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等也有较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农机产品不仅要有好的制造质量,而且要能适应当地农艺要求。我国农民文化低、技术差,目前还缺乏正确选择农业机械的能力,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对农业机械的大…  相似文献   

6.
松软地面机械仿生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生物经过长期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造就了适应生态环境的生物系统和生存本领许多科学技术难题在生物界已经获得圆满解决。现代侧试技术和测试仪器的出现使得对生物结构、生物功能和生命过程的认识得到了惊人的进展,这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全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在工程科学领域中融入生物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渗透交融的工程仿生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物科学、机  相似文献   

7.
杨玉婉 《农业工程》2022,12(12):114-117
“农业机械仿生技术”课程综合了农业机械学和仿生学的重要理论和核心观点,探讨如何基于仿生学方法解决农机具关键部件作业性能差、能耗高、磨损严重等核心问题,是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典型代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视各个环节的把控,采用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战训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助力破解我国农机装备目前所面临的瓶颈和困难,推动农业装备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激励学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农机人才。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对东北草甸黑土水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炭对东北草甸黑土水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适用于添加生物炭后的土壤模型,以5种生物炭体积比(0、2%、4%、6%、8%)施入土壤,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进行了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持水能力的增加主要是生物炭大于2 200 cm吸力范围持水能力的提升,土壤导水性能的改善是由于生物炭在小于35.82 cm吸力段具有良好的导水特性。饱和导水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接近于生物炭层状分布的理论结果,最大偏差为8.9%。采用毛细管模型模拟了添加生物炭的土壤在渗水24 h后的水分分布情况,模拟计算的饱和度与实际测量值相比偏低11%左右,这说明毛细管模型很好地导出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的非饱和导水特性。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生物炭施加量、施加面积、地势、渗透时间的土壤水力学特性研究提供方法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干旱是世界农业发展中主要的障碍因子之一,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生物炭是一种富含碳的生物质再生产物,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壤改良剂,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同时缓解干旱胁迫对作物的负面效应。综述了生物炭缓解作物干旱胁迫效应的研究成果,包括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抵御干旱能力、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学特性等,重点阐述生物炭特性与缓解干旱胁迫效应之间的联系和关键机制。最后初步阐述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差异和需要加强的方面,并展望了生物炭在缓解干旱胁迫方面的应用潜力,旨在为生物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渠道防渗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介绍了有关北方混凝土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土壤固化剂及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在渠道防渗工程中应用技术,结论认为:采用聚乙烯土工膜,复合土工膜等柔性材料与刚性保护相结合是高寒地区较合理的渠道防渗结构形式;土壤固化剂能与各类土壤发生化学或生物作用,改变土壤结构,亲水性等性质,特别是缺乏砂石料的灌区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在灌区渠道防渗工作中可以防止或减少混凝土裂缝,具有高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棉花、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籽实收获后,秸秆不用切碎,直接将整株扣翻在25~30cm下土壤中,使其在土壤中腐化,增加土壤肥力,这是秸秆还田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和新的突破,具有减少机具投入,降低生产费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黑龙江大田农业机械制造...  相似文献   

12.
水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水源工程对水库库区的永久性影响、周期性影响及临时影响和变化 ,对下游河道及河口三角洲地带的影响 ,气候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及水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分析了水源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环境因子识别及权重分析、综合评价及评价指标等。在目前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建设成为共识的情况下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物长期存在于自然坏境中,知道怎样才能适应生态环境的发展,拥有人类难以企及的生存本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借助科学工具,去认识、探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工程仿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生物科学、机械工程以及松软地面力学等,进行松软地面机械仿生研究工作,离不开对这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1旋耕机械作业具有发展优势 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工作部件对土壤进行作业的耕作机械统称为驱动型耕作机械,由于它比牵引型耕作机械具有更多的优点,因而在国内外已发展成为农业机械的一个重要门类。驱动型耕作机械产品主要有旋耕机及复式作业机、驱动式圆盘犁、耕耙犁、水田驱动耙和立式转齿耙等,但产量比较大的主要是旋耕机。  相似文献   

15.
发展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和电能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新型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以及物理和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对环境和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设施农业节能环保技术;提出发展设施农业机械要以节能环保为中心,充分创造良好的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条件,从而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车辆与农业机械中的液压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液压传动与控制具有能容密度高,动态特性好,便于在中等距离内实现能量的分配,以及传输和控制比较方便等原因,在车辆与农业机械领域中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车辆与农业机械中的液压技术将成为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政策的出台,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扶持力度的增加,使农业机械的保有量明显增加,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尽管农业机械在城镇建设等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农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非法运输,无证、无照、违法、违章等现象日益突出,农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基层农业机械保有量大,  相似文献   

18.
正1前言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生活的主要依靠来源,在生活上它为我国人民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完善农业机械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1])其中,仿生设计对于农业设计的运用,就是人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怎么更加合理的使用设计技术,怎样顺着大自然的生态方式进行设计,又能够使机械的利用率增加,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既可以通过仿生学设计的同时,并且设计出与实际工作需要的机械设备,仿生学设计就应运而生,也使得它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符合各种环境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地域差异大、农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多样,农业机械具有多功能、小批量、定制化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特征。当前国内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研发普遍以跟踪、仿制为主,存在研发周期长、效率低、产品可靠性差等问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低下、缺乏核心自主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智能化设计技术以满足用户定制化、多样化需求为目标,以知识工程(KBE)、数据管理(DM)、人工智能(AI)、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整合农业机械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上下游相关企业已有资源,集成产品数据管理(PDM)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农业机械设计过程的协同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设计水平的关键。本文针对农业机械特点,对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的定义、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总结了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块化设计、知识工程、虚拟仿真、PDM/PLM协同设计等智能化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为农业机械设计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立法沈广树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农业机械散布在农村千家万户,具有分散、量大、工作环境差、易发生事故等特点。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注重运用法律调整自然人和法人因生产、销售、使用农业机械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