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正>农机的发展与应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近日,农业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机装备发展,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专项行动的实施,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大力提升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能力。在"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大幅度增加农机岗位专家,实现了全部50个体系全覆盖。建立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专家咨询组及11个创新专业组。  相似文献   

2.
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进展及发展重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重点分析了"十五"以来农业装备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部署情况,系统分析了"十三五"以来,智能农机装备技术进展及成效,结合"十四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形势、需求,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成果导向,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战略谋划、系统开展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加强应用基础和战略前沿技术、重大装备及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应用集成创新,支撑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重点发展农业智能生产、智能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实施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等。各地农机部门在农机作业远程监控、设施养殖物联网、自动化作业、精准农业、可视农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为补足短板,鼓励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实施智能制造,特别是日前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不仅将智能制造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更将农机装备等十大领域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实施突破发展,从而为提升农机行业制造水平,促进农机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智能制造的背景现代工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革命,未来的第三次工业革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就是让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展开自主创新能力驱动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性的阐述和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瓶颈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该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进而推动黑龙江省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6.
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与研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化工作中缺乏系统性标准体系指导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首先从标准体系、具体标准、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托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目标及原则,总结了级别、约束力、通用性、性质、对象、标准类别、参考模型、行业分类、产业环节等构成标准体系框架的维度。之后利用级别、类别、产业环节构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三维框架结构,并将其二维分解为基础层、共性通用层和应用领域层。最后提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研究与编制的建议。本研究可为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服务提供系统性指导,引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编漫谈     
中国已经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回望“十三五”农业机械化行业的发展,既有科技创新“供不足需”的问题,但同时农机科技在一些领域也取得了喜人的进步。辨证看待农机科技方面的问题和进步,有利于农机行业增强信心、聚焦问题短板,有利于攻克阻碍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检查报告也指出,自农机化促进法实施以来,农机科研能力同时得到逐步提升。报告显示,我国建立了农机领域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投入16亿元实施59个农机科研项目,自主研发了700多种高性能、智能化农机装备新产品。  相似文献   

8.
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团队以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与创新为主题,介绍了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智能传感器技术、自主导航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大技术普及和推广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等策略,以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本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决策者、从业者等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10月29日下午,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促进精准农业技术装备的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刘宪、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常务副会长马世青、国家农业装备智能装  相似文献   

10.
组建智能农机装备检测中心是推进高端智能农机快速发展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机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建设农机强省的必然要求。文章论述了江苏省组建智能农机装备检测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提出提升高端智能农机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日,科技部正式发布实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其中,多功能农业装备创新重点是:瞄准培育低耗低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开展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农机智能装备、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坊子区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雷沃重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抓住"牛鼻子",找准发力点,推动传统农机制造加工业向高端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发展,壮大农业智能装备产业链条,着力建设现代化的农机城。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出优质增量把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出路,支持引导以雷沃重工、富源增压器等为代表的农机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强做大优质增量。一是坚持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升级。引导企业积极搭建创新平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2016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湖州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要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落实工作举措,大力推进农机化提速发展。召开了全市农机化大推进活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实施农机化六大提升行动,立足现代大农业,突出“两区”大农机,全市农机装备实力得到较快提升,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个多元化、立体化、全程化的农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机科技推广》2017,(1):16-19
<正>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从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典型示范3个层面设置了11项重点任务。该专项将力争突破智能农机技术与装备瓶颈,研发农业全程全面生产配套机械,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缩小与国外主流产品差距,支撑引领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乘科技东风打造现代农业装备"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项目瞄准糖料蔗主产区"双高"需求,重点研  相似文献   

16.
刘琪琦 《河北农机》2023,(21):19-21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精准农业和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已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的目的是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此外,智能农机装备技术还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本文介绍了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并促进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机科技推广》2016,(2):15-17
一、农机装备纳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成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重点之一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农机装备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将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互联网+农机”建设,巩固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协调推进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园艺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一、全区智能农机发展现状(一)农机装备水平。在农机购置补贴持续拉动下,农机保有量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1.12×106k W,农机总值达到10.64亿元,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  相似文献   

19.
正为提升我国农机装备物联网技术产业实力和应用水平,促进农机装备物联网技术广泛普及和健康发展,2017年12月10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天辰在广西来宾市主持召开现代农机物联网应用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副所长叶舸、国家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梅鹤波工程师、尹彦鑫博士以及相关企业家就"智慧农业""未来农业"以及物联网相关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0.
正6月10日,中国一拖、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计划、合作协议,将共同承担我国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历史重任,围绕人才培养、智能农机装备、高新技术项目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深入合作。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黎晓煜,中国一拖党委常委、一拖股份总经理刘继国,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党委书记尤泳等出席签约仪式。黎晓煜、宋正河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实施计划、产学研合作协议。黎晓煜为宋正河颁发拖拉机动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聘书。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以合作促发展,在人才培养、智能农机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