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主要血清型,试验从内蒙古地区9个牧场共采集236份奶牛乳房炎患牛的奶样,采用常规微生物方法、生物化学反应方法、动物试验和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常规微生物学检验分离得到162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124株、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29株、腐生葡萄球菌(S.saparophytics)9株。动物试验得到116株致病性S.aureus。PCR方法鉴定出荚膜多糖5型S.aureus23株,占致病性S.aureus的19.83%;荚膜多糖8型S.aureus61株,占致病性S.aureus的52.59%;荚膜多糖5型和8型S.aureus占致病性S.aureus的72.41%。说明5型和8型S.aureus是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北京某牛场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采集该牛场48头奶牛的乳头涂抹点、牛乳、粪便以及卧床土等200份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检出可疑菌株142株,并通过耐热核酸酶试验、触酶试验、凝固酶试验等确定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47株菌株对多种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对牛场常用药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0%、53%,已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建议不再经常使用;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噻吩、阿米卡星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80%),可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本研究结果为该牛场在对乳房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及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提供了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
奶牛急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奶牛急性乳房炎致病菌的种类.[方法]通过采集病牛乳汁样品3份,分别对其病原茵进行分离与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检出4种共13株细菌,其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停乳链球菌5株;大肠埃希茵1株,乳房链球茵1株.[结论]该场奶牛的急性乳房炎是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4.
调查北京地区7个奶牛场奶牛流产的发病原因,采集流产胎儿及恶露不尽母牛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中西药的药敏试验,并测定中药的MIC和MBC。共分离出9种42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腐生葡萄球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变形菌属5株、克雷伯氏菌属3株、埃希氏菌属2株、蜡样菌属3株、黏液奈瑟氏菌属4株、浅黄奈瑟氏菌属2株、其他未鉴定出种属的菌4株;其中,葡萄球菌占45.2%、杆菌占23.8%、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占31.0%。通过致病性试验,有28株为致病菌。对其中几种分离菌进行了25种常用抗生素、7种中药及一个复方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对多数抗生素有耐药性,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比较敏感,头孢菌素类药物则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中药金银花和瓜蒌对这些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由患慢性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出的1株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CVs)进行形态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保守基因片段(nuc、nucA、16S rDNA) 多重PCR扩增鉴定、药敏试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补偿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该菌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特异性基因nuc和nucA;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 25923的抑菌圈大小明显不同;菌落形态主要表现为菌落细小、生长缓慢、溶血能力下降;凝固酶活性下降;耐盐能力降低;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补偿试验鉴定该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胸腺嘧啶依赖型。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胸腺嘧啶依赖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引起的奶牛慢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控制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起群发性急性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房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三株菌对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为给黄土高原舍饲养殖场科学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地区2市4县13个规模奶牛场和5个自然村,共77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致病性不明的主要分离菌进行了大鼠子宫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12个菌属、23个菌种、108株细菌,主要细菌为芽孢杆菌(30.56%)、大肠埃希菌(14.81%)、肠球菌(12.96%)、葡萄球菌(9.26%)、乏养球菌(9.26%)、链球菌(6.48%)等;对主要分离菌的致病性研究发现除缺陷乏养球菌外,凝结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20)、屎肠球菌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表明引起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不动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20)、屎肠球菌,可为有效治疗本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有武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0):171-173
为了掌握导致青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流行情况及其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在青海地区18个奶牛场共采集243份乳房炎乳样。应用传统方法进行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通过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与生化鉴定方法,本次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木糖葡萄球菌与产色葡萄球菌各6株,腐生葡萄球菌5株,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4 株,头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各2株;经K-B纸片扩散法对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葡萄球菌主要对头孢类、林可霉素、阿米卡星比较敏感,部分菌株对恩诺沙星与庆大霉素敏感,从而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牛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奶牛场随机采集26份奶样,通过奶样浓缩、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H2O2酶试验及PCR鉴定,并进行菌株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24株疑似菌株中鉴定出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药物敏感试验显示,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尤其对青霉素类药物100%耐药,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优孢欣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该奶牛场乳腺炎主要致病菌,其对抗生素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普遍,治疗应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为参考,有目的性地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状况,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本试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染色特点、形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出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对氟苯尼考和林可霉素却高度敏感,分别为100%和92%;耐药谱型表现为最多的菌株耐9种药物,最少的耐药3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存在着严重的多重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细菌之一.为了调查宁夏地区规模牧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牛中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特点.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常规微生物学及PCR鉴定方法,对宁夏地区6个规模牧场中的856份奶样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856份奶样中,共获得467株金黄...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腺炎是制约奶牛养殖效益和奶品质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当前长春市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流行和耐药情况,本试验对该场奶牛乳腺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采集的119份临床型乳腺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的病原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场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在4%左右,初产牛乳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牛,乳腺炎发病率还与胎次、年龄等因素相关。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木糖葡萄球菌49株(42.2%)、松鼠葡萄球菌39株(33.6%)、大肠杆菌15株(12.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4.3%)、无乳链球菌3株(2.6%)、菠萝泛菌3株(2.6%)、产酸克雷伯菌1株(0.9%)和铜绿假单胞菌1株(0.9%);其中菠萝泛菌、无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普遍存在,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种类最多。除无乳链球菌外,其他菌株均对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敏感,可作为该场奶牛乳腺炎治疗首选药物。本试验通过对该场乳腺炎调查、分离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为该场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复合溶菌酶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有不同程度乳房炎临床症状的8头奶牛中采集奶样12个,经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7个菌株.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等认定葡萄球菌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大肠杆菌2株.本试验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用复合溶菌酶制剂和抗生素对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溶菌酶制剂与抗生素比较表现出理想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164份患有乳房炎奶牛的乳样,采用 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放射根瘤菌30株,分离率高于奶牛乳房炎常见的病原菌溶血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放射根瘤菌对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先锋霉素Ⅴ、头孢曲松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其他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中的11种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68-1571
从陕西宝鸡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奶牛中采取奶样46份,用于分离与鉴定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引起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苦豆草提取物对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2.340、0.585、2.340、4.687m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9.375mg/L。结果表明:苦豆草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对正常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侵袭作用,试验采用普通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临床分离的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25923体外感染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菌侵入细胞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与质控菌株ATCC25923在体外感染乳腺上皮细胞3 h后出现凋亡现象,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致病性,但致病力远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可以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持续存在,在细胞中有一定存活,与金黄色葡萄菌株质控菌株ATCC25923相比对细胞的侵袭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7.
刘大程  程艳  张智勇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71-72,I0001,I0002
本试验对113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估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3大类5种91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溶血葡萄球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停乳链球菌1株;大肠杆菌2株,沙雷氏菌1株,克雷伯氏菌1株。经过绵羊血溶血试验及小白鼠动物试验,确定部分菌株为致病菌。8类1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对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链球菌对洁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喹诺酮类以及庆大霉素等均高度敏感,肠杆菌对新霉素、磺胺、四环素、链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等均高度敏感,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等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2018年-2020年广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致母猪子宫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情况,采集患子宫内膜炎母猪的子宫化脓性分泌物样品177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动物试验、PCR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72株能引起小鼠发病与死亡,具有致病性;分离的72株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荚膜5型(52.8%)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8.3%~95.8%之间;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耐药率在11.1%~29.3%之间。说明从该地区分离的72株致母猪子宫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荚膜5型为主要流行血清型,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2个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患牛为试验对象,共分离鉴定出21种91株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28株(30.78%),链球菌21株(23.07%),杆菌25株(27.48%),其他细菌17株(18.67%)。对主要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致病力较强的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17大类主要病原菌共3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应用较多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对常见致病菌几乎无效,而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则显示出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引发安达市的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对40份乳房炎乳汁进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其主要致病菌为无乳链球菌、肠球菌以及少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等敏感药物可作为该牛场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