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英一  王宇  杨伟光 《草地学报》2018,26(3):757-763
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苜蓿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总黄酮得率为6.43 mg·g-1。苜蓿叶总黄酮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苜蓿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608 mg·mL-1。超声提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紫花苜蓿叶总黄酮方法。超声优化的苜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经济、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卢俊 《饲料研究》2023,(9):97-102
试验旨在研究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青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核桃青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4个单因素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核桃青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20 mL/g、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总黄酮得率为6.13%。抗氧化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总黄酮提取液的质量浓度为1.0 g/L时,对二苯基苦基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4.98%、89.89%,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核桃青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绿色抗氧化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索了微波协同双水相法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黄芪茎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协同双水相提取黄芪茎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7,微波功率400 W,醇水比0.67,提取时间7 min,硫酸铵质量浓度0.27 g/m L;黄芪茎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液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以达到82%,而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优化超声波辅助液体双相渗透法(ULDPM)同步提取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ULDPM同步提取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相液料比11 mL/g、下相液料比15 mL/g、超声功率69 W、超声温度49°C、超声时间55 min。在上述条件下,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42.00μg/g和26.12 mg/g。浓度为2.0 g/L时,黄贞菌质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分别为87.3%、80.3%、0.9;黄贞菌质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分别为49.5%、43.3%以及1.2。研究表明,ULDPM可同步提取黄贞菌质总黄酮和多糖,且回归模型具有极显著性,可应用于预测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得率,且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乙醇浸提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优化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讨对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优化工艺参数。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血满草叶中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0%、液料比45:1(mL/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70℃,此条件下血满草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为2.55%,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绿原酸提取液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59.7、23.0 mg/L,DPPH和ABTS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5.3%、61.5%。  相似文献   

6.
韩勇 《中国饲料》2023,1(1):72-77
本试验通过超声波法提取水蔓菁中的挥发油,并运用响应面试验分析方法对挥发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来研究水蔓菁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的水蔓菁挥发油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6.6:1 (mL/g)、提取温度53℃、超声时间30 min,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提取挥发油,提取率为1.13%。水蔓菁挥发油浓度为1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8.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7%,并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所得水蔓菁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黄芪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黄芪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以黄芪总黄酮对二苯代苦味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为9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64℃,提取2次,黄芪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256 8%。黄芪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与总黄酮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说明黄芪总黄酮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海南辣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热回流提取海南辣蓼总黄酮,以提取液中总黄酮的百分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设计(BBD) 对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液料比、提取时间及乙醇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应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方法,对最佳工艺所得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辣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5、提取时间60 min、乙醇体积分数48%,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0.101%。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95 mg/mL和0.46 mg/mL。该方法优选的工艺合理,操作简便,试验周期短,且提取的海南辣蓼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琼辣蓼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优化刺三加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先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拟定的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5%、料液比1:40 g/mL、超声温度25℃、时间35 min,此条件下提取率为7.59%,相当于总抗氧化能力为3.361 mmol/L(FeSO4当量值),而0.4 mg/mL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89.4%。本试验易操作、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刺三加根中的总黄酮提取,且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可展现出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可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郭翎菲 《饲料研究》2022,(18):92-97
研究旨在优化碧根果青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碧根果青皮多酚,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等4个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口腔、胃肠道消化探究碧根果青皮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法提取碧根果青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5 m L/g、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此条件下碧根果青皮多酚得率为8.96 mg/g。模拟体外消化表明,碧根果青皮多酚具有较强清除DPPH·、OH·和·O2-的能力。碧根果青皮多酚的DPPH·、OH·和·O2-清除率在模拟口腔消化15 min时最强;DPPH·和OH·清除率在模拟胃液消化2 h时最强,而·O2-清除率在消化1 h时最强;DPPH·和·O2-清除率在模拟小肠消化4 h时达到最强,OH·清除率在6 h时达到最强。研究表明,可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碧根果青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对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检测分析桑叶总黄酮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能力来研究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体外总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溶剂乙醇质量分数70%,料液质量浓度30g/L,提取温度80℃,优化后的桑叶总黄酮提取率达到33.97mg/g;不同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提取液均对自由基ABTS~+·和DPPH·有清除能力,但不同品种间的清除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昌盛、湘桑7920、佛堂瓦桑、鲁插1号有较强的ABTS+·清除能力,清除率在90%以上,皖桑2号、鲁插1号、湖桑199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清除率在90%以上,表明桑叶总黄酮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枇杷叶中的黄酮,采用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显示,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枇杷叶黄酮的较优工艺为: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30 mL/g、硫酸铵用量8 g、超声功率270 W、乙醇浓度35%.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量为10.82 ...  相似文献   

13.
优化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浓度蒲公英黄酮对羟自由基和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清除能力。试验利用醇沉法超声提取蒲公英黄酮,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超声波提取蒲公英活性成分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提取蒲公英黄酮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 L),乙醇质量分数5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h,黄酮含量为6.84%。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2 mg/m L时蒲公英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到54.35%;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4 mg/m L时蒲公英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4.59%。研究优化超声波提取蒲公英黄酮工艺,对蒲公英黄酮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效果进行研究。蒲公英黄酮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均较好,为开发利用蒲公英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蒲公英黄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采用超声波提取全缘金粟兰总黄酮,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优选其最佳提取条件,研究全缘金粟兰地上与地下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全缘金粟兰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45 mL/g,在此条件下全缘金粟兰总黄酮提取率为7.68%。全缘金粟兰地上部位与地下部位对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在0.425、0.460 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98.3%和98.2%,二者对于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在质量浓度为0.085~0.450 g/mL的范围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是同等浓度下二者对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反。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全缘金粟兰物质成分基础研究以及药材使用部位的选择提供研究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柿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柿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柿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7、乙醇体积分数53%、提取时间60 min和提取次数4次。经验证该条件下柿叶多酚的提取率为3.77%,与理论预测值较为接近,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柿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可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柿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50)值分别为9.08 ?g/mL和64.14 ?g/mL,均优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Vc),表明柿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黄酮是桑根皮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建立高效、便捷提取桑根皮总黄酮的工艺技术,有利于对桑根皮药用活性成分的深度开发。基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桑根皮总黄酮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选择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和乙醇体积分数作为考察因子,以桑根皮总黄酮得率作为响应值,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结果,确定桑根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6 h、乙醇体积分数80%、原料质量浓度0.04 g/m L。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总黄酮的得率为3.63%,与预测总黄酮得率(3.71%)的相对误差为2.16%,说明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并探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评价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溶剂浓度三因素对红芪总黄酮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DPPH、O_2~-·法和ABTS 3种方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为:70%乙醇,超声功率170 W,提取20 min,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高浓度的黄酮抗氧化活性相当于0.5 mg/mL维生素C,总黄酮对DPPH、O_2~-·和ABTS+的IC50分别为3.336 mg/mL、3.988 mg/mL、4.786 mg/mL。结论:经验证此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较传统的热回流法强,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白术中黄酮的抑菌与抗氧化活性,为白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白术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和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术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g/m L)为1∶40,在50℃下超声提取35 min,在该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38%;白术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酵母菌和产青霉菌则没有抑制作用;白术黄酮及维生素C对DPPH·的半清除率(IC50)分别为17.26μg/m L、12.68μg/m L,说明白术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藿香蓟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藿香蓟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体外法测定藿香蓟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提取藿香蓟多酚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35%、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40 mL/g、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藿香蓟多酚得率为5.32%。当藿香蓟多酚浓度为4.5 g/L时,对2, 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4%、96.2%,还原能力接近浓度为0.8 g/L的维生素C (VC)。研究表明,藿香蓟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为开发藿香蓟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百香果果皮中的总黄酮,响应面法优化百香果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微波功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百香果果皮总黄酮提取物进行初步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响应面优化百香果果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9 mL/g、乙醇浓度71%、超声时间25 min、微波功率420 W,平均提取率为2.25%。百香果果皮总黄酮对OH·的清除率为65%,对DPPH·的清除率达57%;百香果果皮总黄酮提取物中含有羟基、羰基、不同位置取代的苯环、碳氧单键(—C—O—)等官能团。研究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法方案合理,可有效提取百香果果皮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