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坪草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草坪草遗传转化的方法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草坪草的植株再生体系和草坪草的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手段,对早熟禾属,黑麦草属,结缕草属和剪股颖属的一些物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植株再生体系。在这些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电激法,硅碳纤维法,PEG法和基因枪法在上述各属的一些物种上已成功地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2.
44个百合品种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沈阳市栽培的野生百合系8个、亚洲百合系18个、东方百合系11个、麝香百合系1个及日本百合系6个,共5个百合品系44个百合品种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44个百合品种所进行可溶性蛋白和4个酶系统的检测得出,各百合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33—0.97,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657。其中东方百合与野生百合的遗传相似度最小,亲缘关系最远;日本百合与野生百合的遗传相似度最大,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
植物多基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性状、研究基因的功能获得了长足发展,不断出现的多基因转化方法为现代植物基因工程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概述了植物多基因转化的传统方法、双元载体转化法、直接转化法和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植物人工染色体法,评论了一些方法在植物多基因转化中的优缺点,探讨了植物多基因转化中存在的植株遗传稳定性和启动子表达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小平 《绿色科技》2020,(5):105-109
以兰州百合、OT型百合“木门”及东方百合“索邦”试管鳞茎的鳞片为外植体,在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头孢噻肟钠(Cef)、卡那霉素(Kan)和潮霉素(Hyg)的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抗生素及其浓度对百合鳞片存活及再生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为百合遗传转化和组培过程中细菌污染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Cef对百合鳞片再生的影响较小,300 mg/L的Cef可用作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组培快繁过程中细菌污染的脱菌剂;Kan对百合鳞片再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兰州百合最适宜的筛选浓度为40 mg/L,而“木门”和“索邦”适宜的筛选浓度为100 mg/L;Hyg对百合鳞片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以Hyg为筛选标记进行兰州百合遗传转化时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5 mg/L,“木门”和“索邦”适宜的筛选浓度为35 mg/L。  相似文献   

5.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与植物纤维素合成有关的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导入喜树体内,并对影响遗传转化效率的几个因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喜树遗传转化体系。采用预培养的外植体在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10分钟,外植体与农杆菌侵染后在再生培养基上与农杆菌共培养三天,然后转入筛选培养基,获得了最佳的转化效率。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UGPase基因已经整合到喜树的基因组中。在最佳的转化条件下获得了 6%的转化效率。这个转化系统对于利用遗传转化对喜树进行遗传改良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南林95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以南林95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U12(12×63),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定位法,根据GUS基因的瞬时表达量,研究了农杆菌浸染时间、农杆菌菌液OD600值、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等4个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建立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优化了南林95杨叶片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即农杆菌浸染时间35 min、农杆菌OD600值1.1、共培养时间4 d。  相似文献   

7.
反义PSY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中国水仙的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从中国水仙花瓣中分离得到该基因的572bp的片段,将该片段反向连接到pCAMBIA1301双元载体质粒上,得到CaMV 35S组成型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CAM35S-PSY,用“冻融法”将pCAM35S-PSY质粒转入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两个菌株中。PCR扩增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pCAM35S-PSY是正确的并已经成功导入农杆菌中。随后,按照业已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对中国水仙进行了遗传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抗性芽。  相似文献   

8.
针叶树种遗传转化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尽管针叶树种的遗传转化相对较难, 但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针叶树种的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文中从针叶树种主要采用的转化技术和遗传转化研究的应用2个方面对针叶树种遗传转化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遗传转化及其应用于杨树遗传改良的潜在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遗传化和核遗传化技术均已是比较成熟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然而二者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却不相同。目前,杨树遗传转化时大多应用的都是核遗传转化系统,几乎还没有人进行过其叶绿体的遗传转化,参照目前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杨树遗传转化育种发展的需要,及时尝试开展杨树叶绿体遗传化的研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杨树遗传转化育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唐巍 《林业研究》2002,13(2):91-97
本文建立了一个微弹介导的火炬松遗传转化系统。这个系统解决了火炬松遗传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困难。运载抗虫基因的质粒载体经微弹转化法进入火炬松成熟合子胚,然后在添加了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从转化的成熟胚上诱导出有器官发生潜力的愈伤组织,再从转化的愈伤组织上产生转基因植株。利用这一系统生产的转基因植株已经被随机扩增技术、Southern杂交技术和虫试验所证实,并且转化的植株已在土壤中成活。图3表2参28。  相似文献   

11.
林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树的应用是当代林业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尽管微弹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已经被应用于重要的针叶树种,转基因植株仅仅在少数几个针叶树种上获得成功。大多数转基因针叶树来自微弹介导的转化,例如转基因的挪威云杉、白云杉、黑云杉和辐射松等。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树的形状、生长率、木材质量、抗虫性、抗除草剂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本文对遗传转化技术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做了简短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矮牵牛的遗传转化体系,将非洲商陆蛋白基因转入矮牵牛,经PCR检测得到29个转非洲商陆蛋白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作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载体的发根农杆菌Ri质粒,在其结构、功能及用作基因导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被转化植物的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由于竹子的开花周期长、结实率低,新品种培育极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竹子育种工作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中在介绍竹子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竹子再生过程中外植体的类型和发育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的使用以及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菌液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竹子遗传改良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日本百合、荷兰百合以及湖北野生百合共34份组培苗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4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6条。供试百合材料的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623,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6 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38 8。湖北野生百合遗传多样性较高,日本百合和荷兰百合相对较低。根据标记分析结果,基于供试样品间遗传距离,采用UPGMA分析方法构建了聚类图,对不同来源百合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近年来对欧李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结果发现:1.带有芽点的茎段是构建无性系的主要材料;2.叶片更适合诱导愈伤组织产生;3.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接近时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产生,比例升高时会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4.单独添加生长素可以诱导生根;5.欧李遗传转化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同时总结和讨论了...  相似文献   

17.
百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王锦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3):151-155
从有性繁殖、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分子育种等多方面介绍了百合的育种研究进展,并对百合的遗传育种提出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遗传转化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以及干旱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培育高抗的林木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转基因技术目的性强、时间短,同时林木不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敏感问题,所以基因工程手段在林木的应用更加便捷。该文阐述了林木相关功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应用,讨论了抗病、抗虫、耐盐碱等逆境胁迫基因遗传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小黑杨转抗真菌病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黑杨为受体材料,在对传统的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改进的基础上进行了转化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试验表明,菌液浓度为0.3~0.4是小黑杨遗传转化的适宜浓度,0.3时分化率最高(24.75),菌液浓度超过0.45时,分化率逐渐下降。经过对转化子的PCR及PCR-Sothern鉴定,结果呈阳性,证明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并整合进小黑杨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0.
以南方四季杨叶片作为受体材料,分别设置梯度实验,研究了Kan(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遗传转化过程中影响转化效率的5个主要因素(预培养时间、浸染时间、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浓度),得出30mgL-1的Kan浓度作为南方四季杨遗传转化过程中的选择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叶片预培养3 d;OD600=0.4的菌液浸染10 min~15 min;浸染前菌液中加入AS(乙酰丁香酮)300 umol·L-1;22℃~25℃条件下暗处共培养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