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以及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食物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和较长的产业链,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可利用冬闲田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三大粮食作物相比,其单产还有较大的增加潜力。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缓解中国食物安全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膜玉米抗旱抗病性能强,单产高,收益好,使得玉米种植面积在定西市安定区逐年扩大,产量连年创新高,玉米已成为我区继马铃薯、小麦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粮、菜、饲和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产销量在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排在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居第四位.在我国马铃薯为第五大粮食作物,全国有22个省(市、区)种植马铃薯;2006年全国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501.6万hm2和7436万t.我国马铃薯平均单产14.8t/hm2,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平均单产已达30~50t/hm2.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粮食主产区,尤其是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轮作体系的建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2020年、2021年黑龙江省种植百万亩以上的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变化及主要来源,综合得出黑龙江省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在省内自主可控、成效显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育种工作中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4大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和水稻,马铃薯也是人类开发较早的农作物,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为世界之首,但是马铃薯种植存在单产低,品种缺乏等情况,因此,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是马铃薯种植的首要任务。马铃薯脱毒原种是目前发达国家公认的高产优质种薯,本文将针对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在恩施地区的栽培情况展开讨论,以寻求最佳的马铃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玉米是丹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位居各类农作物之首,种植面积10.1万hm2,年产量35.53万t,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1%和粮食总产量的5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丹东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丹东地区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包括品种筛选与布局、提高单产增加增产,高产栽培等。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资料查阅、走访调查的方式梳理了自治区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种植区域、单产水平,并对本地区玉米单产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制约玉米单产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耐密高产品种选育、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高产技术集成、建立合理轮作制度、细化田间管理等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措施,为实现全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是全国和全省的马铃薯主产区和优势产区之一。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5万hm^2左右,全省种植面积60%,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5%,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马铃薯是榆林市第一大宗农作物,对于振兴榆林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32小时,年平均气温8.1℃,年均降水量474.2毫米,年均无霜期142天。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47.6万亩。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谷子、杂豆、蔬菜等。1马铃薯的主要价值1.1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九五”期间,全区年均玉米种植面积达133.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年均玉米总产达733.9万t,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玉米单产平均为……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6世纪中叶中国引入玉米,已经具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玉米属喜温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我国主要有东北春玉米、黄淮海平原玉米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三大玉米生态区。我国玉米种植业虽然面积很大,但单产却不高,因此,提高玉米的单产是今后玉米种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1949~2008年贵州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1949~2008年贵州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烤烟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对近年来贵州水稻、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差、人口增加速度快、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农村水利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是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第四大作物。全球每年种植面积1900万hm^2左右。2001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72万hm^2,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5%。但是中国马铃薯现平均单产只有l4t/hm^2左右.低于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16t/hm^2与荷兰等发达国家45t/hm^2差距更大。造成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种薯生产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差;二是耕作栽培管理原始粗放;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新品种新技术普及利用率低等。提高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将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5.
孙善文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2):23-25,36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商品率位居全国首位.本文从生产布局、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并对黑龙江省玉米单产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作为东北地区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不仅是人们日常主食之一,在世界粮食作物种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型农作物,从古至今得到了广泛的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在东北地区种植马铃薯,如何能够有效实行高产栽培,提升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十分关键。本文就东北马铃薯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葛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北部.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第2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2654hm2,总产量为216772t,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44.82%.近年来,典型的种植制度是玉米小麦轮作,以一年两熟为主.  相似文献   

18.
翠华镇是县城所在地,是大关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马铃薯作为秋冬农业开发的主要项目,不仅充实了蔬菜淡季市场,还填充了农户荷包。马铃薯种植面积大,是我镇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玉米,种植面积在23500亩左右,种植方式以套种玉米为主,净种为辅。本文简述了我镇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虎  毛加梅  李双秀 《农技服务》2013,30(2):193-195
玉米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3%左右,但单产低、生产总量不足。笔者分析了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多年以来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一直居世界首位,但单产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还有提高的潜力。当前,国家加大了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与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在面积、单产和生产效益方面的优势明显,这均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等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