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陈桦 《南方农机》2023,(21):175-177
为了探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方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笔者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发现2017—2022年我国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波动下降,小型拖拉机数量波动上涨。然后基于统计数据,通过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情况,深入探讨了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提出着力提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的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加快补齐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完善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等针对性措施。以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智能、绿色转型,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农业的大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由于使用人力资源成本在逐年增加,农业开始逐步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既节省了工作时间,又增加了工作效率。其中主要表现在大马力拖拉机的引进中。使农业拖拉机市场向着质量更好,动力需求更大的方向延伸。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豆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而大豆机械化程度及水平是保证大豆经济效益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我国大豆主产省区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依据各省区大豆总产量确定了我国大豆的主产省区;进而从综合农业机械化程度、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大中型拖拉机总动力、单位面积小型拖拉机总动力、单位面积联合收割机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及小型拖拉机配套比7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现状,指出了我国大豆主产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进区位于江苏省南部,2014年7月,经省农委、省农机局等部门专家组对武进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评价,全区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进入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2014年末,全区农机总动力达47.9万千瓦。传统农机不断更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53台,小型拖拉机2956台,水稻插秧机1208台,联合收割机768台,烘干机62台。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目前,安徽省淮北市现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共15万余台,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5%;畜牧养殖、果蔬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需求增加,农业机械化在三农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达到较高水平,作为主要动力的拖拉机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如何开发适销对路、用户需求的拖拉机是各个企业努力研究的课题。从市场的角度对拖拉机开发提出了一种模式,使开发输入符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论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主要从农业机械装备系统、农机农艺技术系统、农业经营体制与农业机械化组织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探讨农业机械化系统问题。指出应制定拖拉机动力新标准,以适应与多种农业机械进行良好配套的需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应主动与拖拉机生产企业进行需求信息的沟通: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中农艺技术也需要创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机械化的组织模式创新是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农业机械动力的统计数据,通过改进后的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不同因子的差异贡献大小,可知大中型机械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扩大的作用较为显著,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将不同因子的差异贡献大小分解为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由于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在拖拉机总动力的比重增加较快,远大于集中性效应的影响,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为正,而小型拖拉机比重不断下降且比重变化贡献值均为负数,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为负。以省级行政区划为统计单元制作2007~2012年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专题图,探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发展不平衡性:北方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南方,东中部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西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其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精准制定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山西省2004—2019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趋势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现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影响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2个主成分,并创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除农业机械户年末机构数量和乡村农业机械从业人员数量呈负相关外,机电灌溉面积、机播面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机械植保面积、机收面积、机耕面积、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水灌溉类机械数量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对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农机总动力,促进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机具合理配套,同时保证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是提高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和购机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机械化进入了难得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机保有量迅速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截至2011年底,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48.42万kW。拥有联合收割机294台,大中型拖拉机656台,小型拖拉机5365台,  相似文献   

11.
凌云 《农业机械》2013,(10):81-83
中国在迈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之后,农业机械化正由全程机械化向全面机械化转变。伴随着这种转变,农业生产对农机的需求也由拖拉机、收获机及播种机等传统农业机械向各种专业的装备转变,如农用无人驾驶飞机等。笔者第一次接触到农用无人驾驶飞机是几年前在华南理工大学,罗锡文院士关于水稻全程机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农机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日前拖拉机拥有量已达26万余台,农机总动力达732万kw,机耕水平和机播水平达88%,机收面积达31%,综合机械化程度接近70%,农机化对农业总产值的科技贡献率接近20%.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农机具配套水平低,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畜牧业、林果业机械化发展慢以及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严重存在。在自治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提出了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证在农业机械生产与实际需求的一致性,在制订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农业机械数量进行预测。为此,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我国从1997-2013年期间以农机总动力、中大型拖拉机数量和小型拖拉机数量为内容的主要农业装备数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全国农业机械装备数量,农机总动力预测值与绝对值平均误差为1.080%、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预测值与绝对值平均误差为1.352%、小型拖拉机数量预测值与绝对值平均误差为1.765%,预测精度稳定,该预测方法适用于本时间序列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4.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使用最多、最频繁的机械设备之一。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拖拉机设备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只有推动技术创新,赋予拖拉机更多的科技含量,才能提升拖拉机性能和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拖拉机使用效益。文章介绍了拖拉机使用技术要领,分析拖拉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并就拖拉机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许多因素影响,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选择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农业生产资源、农机装备及技术,共3类21个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黑龙江省2004-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并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全面提高兵团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1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十五”末,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249万kW,拖拉机5.5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12万台,配套农具5.75万台(架),农机具配套比1:2.9,联合收割机1209台、采棉机234台、农用运输车1.33万辆、农用飞机33架、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07万台约45.59万kW。农机固定资产37亿元,…  相似文献   

17.
拖拉机是各类农机具主要的动力输出源,能体现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介绍国内外拖拉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我国拖拉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拖拉机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不仅要关注总量提升,更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使用BCC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0-2013年中国18个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大多数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并不高,农业机械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效率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呈现递减趋势;高效率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的驱动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低效率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的驱动因素呈现多元化。从整体来看,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农用排灌柴油机数量过多是导致大多数省份农业机械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投入结构转变,通过战略结构、动力结构和区域结构等优化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拖拉机是各类农机具主要的动力输出源,能体现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化强省,山东省的拖拉机发展水平一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到2019年拖拉机总功率达到4.16×107k W。根据国家“十四五”要求提高单产水平,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拖拉机的智能化水平,淘汰老旧高能耗拖拉机。目前,信息技术、数据遥感采集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等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拖拉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拖拉机智能化以自动驾驶、协同智能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再次明确指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机具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