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猪粪沼液施用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规模化养殖场的猪粪沼液进行秋玉米种植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66.66 m2。对照组(CK组)施用100%化肥(50%基施+50%追施),试验组分别施用50%化肥基施+50%沼液追施(T1组),100%沼液基施(T2组),100%沼液追施(T3组)。试验结果表明:1)T1组玉米产量最高,达1159.34 kg·666.67 m-2、亩产值2782.42元,经济效益明显,产量利润分别比对照高16.06%、385.08元;2)T1、T3与对照(CK)、T2相比,单果重、产量明显增加;3)施用沼液的玉米中均不含抗生素,不会影响玉米的食用品质安全;4)水旱轮作种植中,施用沼液土壤中的理化性状不会明显改变,也不会集累重量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施用50%化肥基施+50%沼液追施可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产值和利润,而且不会对玉米抗生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生物质炭对施用不同磷肥下茄子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施用3种磷肥(磷酸二铵、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条件下生物质炭对茄子生长、产量及茄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显著增加3个施肥处理下的茄子果长、单果重和产量,磷酸二铵处理下分别增加11.5%、4.4%、3.8%;钙镁磷肥处理下分别增加17.1%、8.0%、6.2%;过磷酸钙处理下分别增加18.7%、4.8%、8.0%。生物质炭对茄子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N、P、K、Ca、硝酸盐、黄酮、芦丁含量影响均不明显,但在施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条件下,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茄子Mg含量,分别增加9.2%、8.6%。和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相比,钙镁磷肥对促进茄子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较为明显,不同磷肥处理间产量大小顺序为钙镁磷肥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施用钙镁磷肥的茄果硝酸盐含量最低,而黄酮、芦丁含量最高。生物质炭对茄子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种类磷肥间有较大差异,施用钙镁磷肥能提高茄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肥料能提高玉米产量,还对玉米籽粒品质有很大影响。探讨氮肥、磷肥、钾肥及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性和生产规律,科学地选择和施用肥料是玉米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沼液和菇渣多年混合施用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以“普罗旺斯”番茄为试材,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研究常规施肥栽培(CK)、沼液还田(BS组)、平菇菇渣还田(MR 组)和沼液、菇渣配合施用(BM 组)4个处理在多年栽培下番茄产量、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差异。对比CK,BS、MR、BM 组处理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分别增加了19.33%、14.32%和31.49%,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善了番茄种植的土壤环境;BS、MR 和 BM 三组处理提高了真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了古菌群落的多样性,且BS组和BM组较CK和MR组差异更加显著。沼液或者菇渣和沼液配合施用,不仅能提高番茄的产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良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改变番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桃树无公害栽培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而应是经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允许使用的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⑴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饼肥、泥炭肥、植物枝干和秸秆  相似文献   

6.
汪丰琴 《河北农机》2024,(5):115-117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养分对植株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肥料的施用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摸清乌当区玉米对肥料的利用情况,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方法,为给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而开展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共设置无肥处理、缺氮处理、缺磷处理、缺钾处理、氮磷钾处理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15个小区,同时测定了不同的施肥处理下土壤养分状况、玉米的产量、植株的养分含量,从而计算得出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施肥可以提升土壤养分,增加玉米茎叶产量和籽粒产量;氮、磷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1.90%、20.03%和40.18%;玉米生产面临着磷肥利用率低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覆膜滴灌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采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无机肥作为盐碱土壤改良剂,分析了不同改良剂对土壤pH值变化率、脱盐率、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①不同改良剂均能降低盐碱土壤pH值和盐分,增加玉米产量,其中施用有机肥料300 kg/hm~2+微生物菌剂250 kg/hm~2的处理效果显著,在拔节期和成熟期,该处理的pH值变化率相比CK增加4.58%和2.65%,生育期内土壤脱盐率接近60%,玉米产量较CK增加39.04%;②施用不同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在生育期内呈递增趋势,水解性氮、有效磷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结论】在覆膜滴灌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中,以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菌剂为主要原料的微生物改良剂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4种粉煤灰施用比(与沙土质量分数0%、5%、10%和15%)、3种聚丙烯酰胺(PAM)施用比(0、60和120 mg/kg)和不添加粉煤灰和PAM的处理为对照,探讨了粉煤灰和PAM改良沙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入粉煤灰和PAM后,玉米株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适量的粉煤灰和PAM促进玉米叶片的生长.5%比例粉煤灰改良处理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9%,但是较高比例粉煤灰(10%、l5%)的施用会导致玉米减产,最高减产21%.PAM和粉煤灰联合施用能够减小高比例粉煤灰对玉米产量的抑制.单独施用粉煤灰时,5%施用量对出苗没有显著影响,而施用更高比例时会减少出苗,推迟玉米生长,这一缺点也可以通过添加PAM起到改善的效果.粉煤灰会降低沙土氮含量,而PAM能够有效增加沙土氮含量,因此添加PAM对粉煤灰改良沙土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低平原区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着粮食的高产,亟需构建"中低产区增产、节水"的技术措施。在夏玉米生长季,选择不同类型控失肥并设置不同控失肥施肥比例,研究在雨养条件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环渤海低平原区粮食的节水、增产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保证N和P2O5施肥量同当地施肥量基本一致、相同雨养条件下,施用控失肥夏玉米产量提高了11%~17%;且不同类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控失肥一次性作底肥为施入,夏玉米增产10%~11%,但可以减少了追肥的劳动力。2环渤海低平原区夏玉米为补充灌溉,在干旱和正常年份,夏玉米即使不进行灌溉,仅施用控失肥替代常规肥料,也能获得高产。3控失肥可以显著提高肥料农学效率。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夏玉米控失肥处理N和P的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08%和432%。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设施栽培丰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Toyonoka)为材料,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专用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产量比对照提高达到了55.5%-63%,差异显著,其中施用专用肥I型的产量最高达37.43t/hm^2;显著改善了草莓果实风味和品质,糖酸比比对照提高幅度达31%-34%;Vc含量差异极显著,比对照提高29%,其中施用专用肥I型效果最显著,糖酸比达8.75:1;Vc含量达88.32mg/100g。该专用肥还具有作物全生育期肥料一次性基施的优点,在南方草莓设施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肥料中N、P、K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有机肥逐步代替化学肥料作肥源。研究了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并对水培生产中硝酸盐含量的日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栽培中。纯有机肥作肥源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低,水培DFT方式栽培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在基质栽培中。有机肥与化学肥料1:1的肥源条件下空心菜产量最高,同时硝酸盐含量达到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7个施氮水平,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了包膜复合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夏玉米氮肥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肥料的用量,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蛋白质产量也显著增加;施氮量相同时,玉米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底施包膜复合肥>侧施包膜复合肥>普通尿素;与包膜复合肥侧施相比,底施分别使产量、蛋白质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9.6%~12.4%、12.0%~19.0%和16.1%~26.8%。综合分析表明,与普通尿素和复合肥侧施相比,底施包膜复合肥225 kghm2,可显著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和产量,是适宜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孙梦遥 《农业工程》2022,12(11):126-131
以大白菜“北京新三号”为试验材料,选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设置50、72、105和128穴/盘4个处理,探究穴盘孔数对幼苗生长质量、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育苗穴盘孔数通过影响大白菜苗期生长指标进而影响大白菜产量和品质。随着穴盘孔数的增加,大白菜产量呈下降趋势,其中,50孔穴盘育苗的大白菜移栽后产量最好,其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分别比72、105和128孔穴盘育苗的大白菜高3.09%、34.03%、38.73%和33.73%、42.47%、45.70%;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与产量分别比72、105和128孔穴盘育苗的大白菜高12.02%、13.26%、40.41%和0.83%、15.84%、22.31%。50孔和72孔穴盘是大白菜较好的育苗规格。   相似文献   

14.
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小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蔬菜废弃物堆肥为主要对象,研究其与商品有机肥对基质栽培小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堆肥处理(V1和V2)相比商品有机肥(OF)处理增加了产量,分别增加了7.0%和15.9%。与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蔬菜废弃物堆肥的处理促进了小油菜对养分的吸收。相对于有机肥,施用一定量蔬菜废弃物堆肥能提高小油菜的品质。综上,一定量的蔬菜废弃物堆肥作为肥料是生产基质小油菜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魔芋辐照接枝聚合物在玉米抗旱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桶栽控水的方式,研究了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魔芋丙烯酸辐照聚合物对玉米出苗、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同时以田间玉米为对照。结果表明,桶栽玉米施用聚合物出苗率较对照提高3.4%;施用聚合物显著降低旱灾和涝灾对各指标的影响,增强了玉米的抗旱性;轻度干旱组比正常水分组施用聚合物保水剂效果更好;田间玉米也证明了聚合物的保水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长期种植柑橘基地开展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为四川丘陵地区柑橘园土壤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有机肥配施化肥(OF+CF),仅施有机肥(OF),共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Vc等)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OF+CF处理和OF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而全钾和全磷含量降低。OF+CF处理的土壤碳氮比较CK处理降低18.39%(p<0.05)。与CK相比,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29.26%和18.44%,而有机酸分别下降30.52%和22.94%,果实的Vc含量分别增加16.04%和11.19%。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柑橘产量较CK处理增加75.10%和56.32%(p<0.0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及其配施化肥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柑橘产量,从而减少化肥...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茶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置醋糟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的5个处理:100%有机肥、70%有机肥+3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以及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有促进春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但处理之间差异较大。增产作用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最显著,比对照平均增产276.91%,30%有机肥+70%化肥的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的处理居中;茶叶的新梢长、叶面积、芽密度、百芽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为最高。茶园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在肥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即以100%有机肥的处理最高,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次之,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70%有机肥+30%化肥的配施是值得在茶园推广应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灌溉(CFI)为对照,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交替隔沟灌溉(AFI)条件下不同种类丛枝菌根(Glomus mossea,简称BEG167;Glomus diuphauam,简称GD; 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对玉米生长、产量、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AFI显著增加茎干基部直径、次生根数量、根干重和籽粒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8%、10.9%、11.5%、11.5%。接种菌根对玉米株高没有影响,但在AFI处理下GV显著增加玉米单株叶面积,且茎干基部直径和次生根数量也分别显著增加了10.3%、15.2%。3种菌根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根干重,但只有GV对穗干重和籽粒千粒重的增加作用较为明显,尤其是在AFI处理下,穗干重和籽粒千粒重分别显著增加了8.4%和2.5%。3种菌根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籽粒氮含量,其中BEG增加效果最为明显。AFI条件下不同种类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产量及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西灌青贮玉米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紧缺、灌溉水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问题。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发的保水剂(新型生态保水剂)为材料,研究滴灌下新型生态保水剂施用量(CK:0 kg/hm2,B3:45 kg/hm2,B5:75 kg/hm2,B7:105 kg/hm2)对耕层土壤水分及青贮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整个生育期0~4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B5和B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5和B7处理青贮玉米生育期土壤体积含水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1.27%和12.15%;(2)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青贮玉米叶片光合性能,B5处理青贮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CK处理分别提高7.67%、58.32%、32.94%、35.22%和17.63%;B5和B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经济效益和改善饲草品质,与CK处理相比,B5处理青贮玉米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料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有机肥料对蔬菜生长、产量和商品质量的影响,介绍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和有机固态肥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