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测定不同极性溶剂的甘草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甘草的6种溶剂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半裸镰刀菌、茄链格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率和抑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分别是82.64%和83.13%。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可能为甘草黄酮类。  相似文献   

2.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是枸杞种植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究尖孢镰刀菌侵染枸杞的分子致病机制,并挖掘其关键致病基因,通过尖孢镰刀菌侵染‘宁杞1号’枸杞根系,于侵染第7天刮取菌样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纯培养菌株相比,在侵染第7天的尖孢镰刀菌中共发现了1 89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242个,下调表达基因650个;GO富集分析表明,分子功能分类的跨膜转运蛋白和ATP酶活性以及生物学过程分类的跨膜转运可能在尖孢镰刀菌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KEGG富集分析表明,鞘脂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和ABC转运蛋白是尖孢镰刀菌侵染过程的主要代谢途径。此外,通过对比分析编码碳水化合物酶与植物-病原互作相关基因在尖孢镰刀菌侵染前后的表达量,筛选到10个关键致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
以壳梭孢菌、青霉菌及枝孢霉菌为靶标菌,检测丁香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并进一步探究丁香提取物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丁香乙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效果较佳,特别是对枝孢霉菌抑菌效果显著,3.125 mg·m L~(-1)丁香乙醇提取物对枝孢霉菌具杀菌作用。与无药物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经过1 mg·m L~(-1)的丁香提取物处理的枝孢霉菌表现为:菌丝形态畸形、电导率上升、菌丝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对照组的3倍、菌丝总糖含量下降了87.18%、孢子梗瘦弱纤细,容易倒伏、产孢抑制率为69.31%,推测其抑菌机理是通过破坏枝孢霉菌的细胞膜结构,抑制菌的生长代谢及其繁殖来达到抑菌目的。  相似文献   

4.
天竺葵提取物对黄瓜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云  刘元军  赵燕  谢静静  王巨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28-2229,2262
采用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叶片提取物对黄瓜的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cucumerina)、蔓枯病菌(Ascochyta citrullina)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天竺葵提取物对3种黄瓜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提取物对蔓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次之,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5.
八种中草药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4种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茄子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8种中草药的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中,地肤对4种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在70%以上,并与其他植物的抑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鸦胆子的抑菌效果次之,在40%以上。不同溶剂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地肤氯仿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80.29%;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47.92%。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植物酸对烟曲霉的抑制作用,以烟曲霉菌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植物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MIC和1/2MIC的植物酸液体培养烟曲霉,观察烟曲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顶囊形态变化;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初步探讨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植物酸具有抑制烟曲霉生长的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0μL/mL。在1/2MIC植物酸培养烟曲霉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菌丝形态及分生孢子顶囊部分发育不完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代谢过程,其次是遗传信息处理。涉及上调基因数目较多的代谢通路主要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核糖体、氧化磷酸化和氨酰tRNA生物合成。涉及下调基因数目较多的代谢通路主要是代谢通路,其次是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抗生素生物合成以及星形孢菌素生物合成。推测植物酸可能是通过干扰烟曲霉生长过程中的多个信号通路及多个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实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防风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对防风枯萎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生防真菌。【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可拮抗尖孢镰刀菌的真菌菌株MR-97,并测定其抑菌谱;根据真菌菌落特征、显微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观察MR-97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抗生素标记法测定拮抗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进行田间盆栽试验,检验MR-97对防风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株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效果为64.44%的拮抗菌株MR-97,其对木贼镰刀菌、灰葡萄孢等8种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经鉴定菌株MR-97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MR-97与尖孢镰刀菌对峙培养可使病原菌菌丝产生膨大、畸形、菌丝破损、内含物凝集等现象;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土壤含菌量最高为9.8×106 CFU/g。盆栽试验中,MR-97对防风枯萎病防效为67.86%,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土曲霉MR-97可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等多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可在土壤中较快定殖并发挥生防效力。作为优质的生防菌源,MR-97具有一定的开发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引起的玉米穗腐病是我国玉米产区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论文旨在了解病原菌与玉米籽粒互作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差异,为揭示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和玉米抗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拟轮枝镰孢侵染玉米籽粒0、4、12和72 h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之后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以玉米和拟轮枝镰孢基因组为参考,以|log2FC|≥1,P-adjust<0.05为阈值筛选互作过程中玉米和拟轮枝镰孢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和KEGG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Goatools软件分析植物-病原互作、MAPK途径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测序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互作4、12和72 h后拟轮枝镰孢分别有140、400和1 945个基因上调表达,有9、302和1 784个基因下调表达;玉米分别有293、692和1 426个基因上调表达,320、482和153个基因下调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侵染早期拟轮枝镰孢在细胞间隙生长,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  相似文献   

9.
在改良的理查德培养基中 ,通过对引起枯萎病的五种不同专化型的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生数量与菌丝生长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专化型的枯萎病菌镰刀菌酸产生的早晚及产生数量明显不同 ,而且其菌丝生长情况也各异。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和翠菊专化型的镰刀菌酸的产生数量与菌丝生长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真菌诱导子调控紫草素合成的分子机制,以新疆紫草无菌苗为试材,经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制备成的诱导子生物诱导后,对其根部进行RNA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尖孢镰刀菌试验组差异表达基因1 735个;立枯丝核菌试验组差异表达基因1 043个。GO(gene ontology)分析发现,2个试验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细胞组分中膜和分子功能中催化活性等生物学过程。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发现,2个试验组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苯丙素合成等通路均有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富集。2个试验组差异表达情况相同的转录因子主要包括bHLH、AP2/ERF-ERF和LOB等,并发现参与紫草素合成及其正向调控的AeGHQH、AeDSH1、AeAP、AePAL、AeDI2、AePGT、AeHMGR、AeG10H基因在2个试验组均上调表达,其中尖孢镰刀菌试验组上调表达较显著。以上结果从分子水平探究了新疆紫草对真菌诱导子生物诱导的响应机制,为未来真菌诱导子应用于新疆紫草种植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32种植物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  蔡小宁  杨平  马军  贲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55-5558
[目的]筛选时植物病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资源,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32种植物的丙酮和乙醇提取物为材料,以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交链孢、链格孢和多隔镰刀菌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种,测定了植物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35g/ml时,广玉兰、小叶黄杨、侧柏、火炬松、黄连木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其中火炬松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对至少4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为60%,对其中2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7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广玉兰、小叶黄杨、火炬松提取物抑制孢子萌发显著,抑制率均在80%以上。[结论]火炬松、广玉兰、小叶黄杨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提取法对菱角壳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作为指标,经正交实验获得菱角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85min时,提取率为3.78%.抑菌试验发现菱角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孢菌、灰葡萄孢菌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效果,对灰葡萄孢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29.41%、23.52%、29.41%.  相似文献   

13.
甘肃瑞香提取物对8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串珠镰刀菌、瓜果腐霉、禾谷镰刀菌、细交链格孢、致病疫霉、尖孢镰刀菌、仁果丛梗孢、绿色木霉为供试真菌,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质量法对甘肃瑞香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菌种的质量浓度为0.1 g·mL-1时,甘肃瑞香叶的丙酮提取物对8种供试菌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其中的7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强,抑制率达...  相似文献   

14.
玉木耳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玉木耳褐变的机理,对褐变和未褐变的玉木耳子实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到5915个差异基因,其中有924个Unigene上调表达,有4991个Unigene下调表达。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及代谢过程、单一有机体、细胞和细胞组分、细胞器和大分子复合体、结合作用和催化活性。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富集程度比较显著的通路包括翻译通路、信号转导途径、内分泌系统、折叠排序及退化、运输和分解代谢通路。挑选与组织褐变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qRT-PCR表达模式验证,获得的结果与表达谱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玉木耳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玉木耳褐变的机理,对褐变和未褐变的玉木耳子实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到5915个差异基因,其中有924个Unigene上调表达,有4991个Unigene下调表达。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及代谢过程、单一有机体、细胞和细胞组分、细胞器和大分子复合体、结合作用和催化活性。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富集程度比较显著的通路包括翻译通路、信号转导途径、内分泌系统、折叠排序及退化、运输和分解代谢通路。挑选与组织褐变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qRT-PCR表达模式验证,获得的结果与表达谱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化学防治法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设计合成了6种席夫碱衍生物,并通过菌落生长直径法考察其对尖孢镰刀菌的菌丝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的6种席夫碱衍生物对尖孢镰刀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席夫碱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络合生产的络合物对抑菌效果未有明显提升,6种合成化合物中,抑菌效果最好的为3号化合物,在4 mg/100 mL浓度下,72 h时的抑制率达到16.0%。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腐病是导致大豆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但危害重而且防治困难,而尖孢镰刀菌是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的优势菌种,为研究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情况,采用蛇床子和知母的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蛇床子和知母的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都有抑制作用,蛇床子提取物在浓度为20%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90.36%,而当知母提取物浓度为40%时,抑菌率为65.27%。  相似文献   

18.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种,中草药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0.01g/ml,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16种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达86.99%。将这16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物稀释200倍进一步测试,有7种提取物抑菌作用大于50%。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有23种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二次筛选后仍有8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于60%,其中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仍为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此外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枯萎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 目 的】 探 究 铁 皮 石 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DcCIPK24 的 下 游 响 应 基 因, 为 研 究DcCIPK24 提高耐盐性的分子调控途径提供指导。【方法】利用 Illumina NovaSeq 6000 测序平台对 200 mmol/L NaCl 处理和对照组的转 DcCIPK24 拟南芥、野生型拟南芥进行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通路,并对通路中的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 PCR 验证。【结果】盐胁迫下,从 2 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的比较组合中共鉴定出 96 个差异表达基因;GO 注释分析发现 96 个差异基因主要被富集在分子功能相关通路;KEGG 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被注释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植物 MAPK 信号通路和甘油酯代谢通路中,选取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 AtGPAT5、AtSIRK、AtMEE25、AtUGE5 和下调表达基因 AtAMT1-2、AtATTI3、AtCYP71A25、AtLHCB4.3 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验证,结果表明盐胁迫下 8 个差异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盐胁迫下,DcCIPK24 主要通过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植物 MAPK 信号途径和甘油酯代谢通路响应耐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