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和木质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原料在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上,采用罐采样-GC/MS采集方法,研究分析了燃烧后烟气中的VOCs排放系数和组分,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的VOCs排放系数分别为0.447、1.111、0.601、0.104 g/kg,与散烧秸秆相比,成型燃料的VOCs排放系数仅为其50%;燃烧后VOCs排放组分占比最大的为卤代烃和酮,分别为49.8%和36.1%;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VOCs排放总的臭氧生成潜势(以O3计)分别为4.792、25.737、9.598、4.502 g/kg,臭氧生成潜势比较高的化合物依次为:苯系物、酮、烯烃和卤代烃。  相似文献   

2.
于磊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S1):350-357
以作物秸秆为原料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燃烧热效率高等优点,可以用来替代煤炭作为农村家庭生活炊事与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但生物质颗粒燃烧会排放较多的氮氧化物,目前生物质脱氮一般应用于大型工业炉内,农村家用的生物质锅炉基本没有氮氧化物处理装置。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所设计秸秆成型燃料专用炉具的结构和关键燃烧技术,对玉米秸秆成型燃料进行燃烧试验研究。采用KM9106型烟气分析仪测量燃烧时烟气中NO、NO2和烟气氧含量。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二次风的风量比例、进气位置、充气角度,在炉具内形成不同的风压射流,以强化热质传递,确保燃尽效果,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二次风量比例为3∶1、扰流形成的风压射流配送二次风时,秸秆成型燃料烧温度最高,燃烧充分,满足高效清洁燃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广大农村农作物秸秆再利用,解决各类秸秆原料运输成本高、造粒困难及颗粒燃料供应不足等问题,应用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研究出生物质粉体燃烧炉及其控制器,采用多级配风、螺旋悬浮燃烧和二次燃烧,使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达到90%以上;在热风炉烟囱处增加粉尘拦截网,达到洁净排放。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点火、自动进料、自动配风,是烘干热风炉热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高效清洁燃烧的目标,通过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进行多变量耦合特性分析,提出基于前馈串级复合控制方法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控制方案,并对搭载该燃烧控制系统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进行热平衡试验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过剩空气系数α为1.7时,燃烧效率最高,达到83.2%~83.7%,且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及清洁能源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传统生物质秸秆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少,每到夏收和秋收两季时,秸秆焚烧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气候环境,引发了大量的交通事故,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秸秆成型燃料燃烧使用方便,排放的污染物少,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锅炉、热水炉、热风炉、取暖炉以及秸秆气化、发电领域。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颗粒燃料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欧盟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CEN/TC 335)试验检测了中国和瑞典典型的10种生物质颗粒燃料,重点对中国的秸秆类颗粒燃料与瑞典的木质颗粒进行了对比,并分析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瑞两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都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瑞典木质颗粒具有较高的性能参数;中国的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发热量比瑞典木质颗粒低20.9%,挥发分低,燃烧后灰渣中的硅含量高20%,灰熔点低,燃烧后灰分多,易结渣,对燃烧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颗粒燃料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欧盟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CEN/TC 335)试验检测了中国和瑞典典型的10种生物质颗粒燃料,重点对中国的秸秆类颗粒燃料与瑞典的木质颗粒进行了对比,并分析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瑞两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都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瑞典木质颗粒具有较高的性能参数;中国的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发热量比瑞典木质颗粒低20.9%,挥发分低,燃烧后灰渣中的硅含量高20%,灰熔点低,燃烧后灰分多,易结渣,对燃烧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生物质燃料燃烧特性、压制成型加热温度、结渣原因的基础上,对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进行性能模拟计算和实际推广价值分析,针对试验在生物质种类、试验条件、分析软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生物质气化燃烧锅炉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结渣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燃烧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秸秆类生物质颗粒燃料灰含量高、灰熔点低而导致燃烧过程中易结渣、燃烧器易熄火、燃烧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多级配风原理,设计出高效双层燃烧筒装置,实现三级配风,同时研究了螺旋清灰破渣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采用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和落叶松木质颗粒燃料进行了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燃烧器的多级配风结构和破渣清灰机构设计合理,燃烧效率达到91%,能够有效地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排出,结渣率明显下降,实现了连续稳定燃烧。与瑞典PX-20型燃烧器相比,以玉米秸秆颗粒为燃料时,本燃烧器燃烧效率提高了9%、结渣率降低了25.94%,燃料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于磊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S1):293-298,323
生物质炉具是通过生物质燃烧提供热量的环保型炉具,具有高效、环保、热效率高、烟尘排放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民用热水、建筑采暖和工业热力等领域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基础。然而,市面上现存的生物质炉具由于技术限制,在燃烧过程中难以保证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存在锅炉热效率低及污染环境问题;故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变压射流燃烧技术的生物质成型燃烧炉具,即在燃烧过程中,2个进气机构所形成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在炉体中以自旋、整体旋或者二者叠加的方式存在,通过改变两次风的风量比例、进气位置、充气角度,在炉具内形成不同的风压射流,以强化热质传递,确保燃尽效果,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燃料燃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燃烧热效率为85.97%,底灰结渣率为3.42%,生物质颗粒燃烧较充分;SO2排放量为18.34mg/m3,NOx排放量为91.45mg/m3,CO体积分数为0.092%,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锅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存在燃烧效率低、炉膛温度过高、积灰和结渣严重、不适合块状和棒状成型燃料的燃烧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燃烧室的研究和借鉴,设计了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的燃烧室。该新型生物质热风炉的燃烧室只是热风炉的燃烧部分,需要和独立的换热器配合使用。在我国可用于生产颗粒状成型燃料的木屑很少,但拥有大量的可生产块状和棒状成型燃料的作物秸秆。该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的燃烧室主要是为了适应块状和棒状成型燃料的燃烧而设计,也可用于部分颗粒状成型燃料的燃烧,主要由进料机构、燃烧室部分和炉灰清除机构组成,实现了块状和棒状成型燃料的自动进料及炉灰的自动清除。该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的燃烧室可有效减少固体燃料和挥发分气体的不充分燃烧,可将炉膛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了积灰和结渣的产生,并能有效地去除积灰和结渣。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目前,生物质发电量已占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以美国、瑞典和丹麦三国为例,生物质能源分别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16%和24%,而我国生物质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秸秆发电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分为生物质锅炉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三类。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炊事取暖炉是高效、环保、节能的半气化炉,采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燃料在炉膛内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二次供氧状态下再次燃烧,实现生物质的充分燃烧,达到提高炉具热效率的效果;同时,减少烟尘排放。本炉具的核心技术为实用新型专利《彝家锅桩炉具》(专利号为ZL201120488433.8),通过半气化方式燃烧,能提高热效率和燃尽率,烟尘通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燃烧不充分及燃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小型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该燃烧器换热量为0.5 t/h,进料量为20kg/h,并采用三次配风系统,设置7个配风口。本研究对小麦、玉米、水稻3种作物的秸秆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了锅炉换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型生物质颗粒燃烧器采用的三级配风系统配风均匀分布,满足燃料的充分燃烧;3种颗粒燃料燃烧效率均在95%以上,最终的结渣率均不超过5%,燃烧产物达到环保标准。该设计为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锅炉及颗粒燃烧器的烟气污染物排放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颗粒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生物质燃烧的烟气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如不同生物质燃料种类及性能、进风系统和进料系统配置及参数等,着重介绍了进风系统中风量配比、过量空气系数、氧气浓度以及进气流速等因素对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提出了生物质燃烧烟气排放特性和污染物控制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蔬菜大棚冬季供暖、过度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等问题,课题组设计了基于碳中和理念的蔬菜大棚供暖炉。该设备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装置可以对秸秆进行粉碎、压粒成型处理,得到生物质颗粒燃料,使得原料利用率最大化;再燃烧该燃料以提供热源,燃烧后的炉灰可作为草木灰肥得到有效利用,并结合富氧燃烧技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利用尾气处理技术得到高浓度二氧化碳并减少环境污染,使尾气通入蔬菜大棚,由智能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提供气体肥料,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从而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尾气进入大棚的热循环管路,利用尾气的温度达到为蔬菜大棚供暖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仿真结果表明,该储料仓设计合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需求,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翀 《农村电气化》2005,(11):40-41
1建造生物质电厂的必要性 屈番生物质电厂项目,是正在实施的一个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即建设一座生物质电厂,从而避免生物质被露天燃烧或自然腐化。该项目由以森林和纸浆著称的智利Arauco集团提出,由Arauco的子公司屈番木板厂实施。该项目计划在屈番工业园内建设一座30MW发电厂,约60%的发电量供屈番工业园使用,其余的40%则卖给Arauco电厂(Arauco集团的另一个子公司)的自由用户和中央电网(SIC)。屈番电厂是以生物质为燃料,它依靠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热,避免随意燃烧生物质而带来的甲烷排放及厌氧分解。它可以减少能源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了《京都议定书》附件A行业/污染源类别中列出的能源行业燃烧燃料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8.
秸秆成型燃料是先进的工业技术与再生资源相结合的产品,是一种新型可再生、清洁、无公害生物能源。秸秆固化成型后,体积缩小了6~15倍,降低了运输费用,提高了容积、热值和燃烧性能,可代替木柴、原煤、燃油、液化气等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热水锅炉、工业锅炉和生物质发电等。国家实施对农机的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秸秆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及生产企业的发展。秸秆粉碎或切碎长度和含水率是决定成型的关键。目前生产流程是先将秸秆经粉碎机或切碎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生物质燃烧炉灶热效率低、火力强度达不到要求、供风不充足燃烧不完全、功能单一等问题,依据集中供餐炊事对清洁生物质颗粒燃料炉灶的需求,研制了一种以层燃为燃烧方式,集炒菜、蒸饭、烧水、供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运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炉灶的炊事热效率为42.9%,综合热效率达70.7%,炊事强度为14.1 k W,烟气排放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生物质颗粒燃烧较为充分,可为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的集中供餐炊事炉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林生物质碎料在燃烧时存在连续进料及稳定燃烧困难、污染排放水平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以玉米秸秆、碎木屑为主要燃料的农林生物质碎料燃烧机,采用水平进料方式,并进行防回火回烟、炉壁冷风压保护等设计,在不同一、二次风配比下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当燃烧机进入稳定燃烧阶段,以碎木屑为燃料,一、二次风配比为0.8∶0.2时,炉膛内温度在(1 200±100)℃间变化,出火口烟气温度在(1 000±100)℃间变化;在一、二次风配比为0.8∶0.2和0.7∶0.3两种工况下,烟气中O_2、CO_2、CO质量分数分别在(13±2)%、(7±2)%、(0.2±0.1)%间波动,燃烧效率分别为98.8%、98.5%。以玉米秸秆为燃料时,在相同一、二次风配比下,与燃烧碎木屑相比,炉膛内温度和出火口烟气温度均低100℃左右;在一、二次风配比为0.8∶0.2和0.7∶0.3两种工况下,与燃烧碎木屑相比,燃烧烟气中O_2平均含量约低1%,CO含量略高,CO_2含量相差不大,燃烧效率分别为98.7%、98.9%。与一、二次风配比为0.8∶0.2相比,当一、二次风配比为0.7∶0.3时,以碎木屑或玉米秸秆为燃料时的炉内温度、出火口温度均低100℃左右。经JCP-HD型林格曼黑度计观测,以玉米秸秆或碎木屑为燃料,在一、二次风配比为0.8∶0.2和0.7∶0.3时排放的烟气林格曼黑度小于等于1级。当一、二次风配比为0.8∶0.2时,以碎木屑为燃料,烟气中PM2.5、PM5、PM10变化范围分别为56~72 mg/m~3、38~51 mg/m~3、43~63 mg/m~3,以玉米秸秆为燃料,分别为36~43 mg/m~3、21~35 mg/m~3、38~42 mg/m~3,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