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和白色瘤胃球菌3种主要的瘤胃优势纤维分解菌表现出对Ca2+的需要。本试验评价了Ca2+在纤维分解菌生长和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采用最大生长量或生长率、降解度和延滞时间为评价标准确定Ca2+的需要量。除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A3c,其它菌群在无Ca2+的培养基中重复接种都不能生长。随着纤维二糖培养基中Ca2+浓度的增加,产琥珀酸丝状杆菌A3c的生长速率加快,滞后时间减慢,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S85的最大生长量和生长率都有所增加。瘤胃球菌在纤维二糖培养基中以上检测指标都没有变化。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底物的培养基中,两种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都表现出对Ca2+的绝对需要。菌株A3c的需要量为0.36~0.42 mg/kg,菌株S85的需要量大于0.64 mg/kg。当Ca2+浓度增加时,所有瘤胃球菌菌株对纤维素的降解率都增加,然而,瘤胃球菌在无Ca2+存在的培养基中与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添加Ca2+对纤维素的降解率相似。虽然瘤胃球菌组成中可能需要Ca2+以降解纤维素,但本研究中没有得到证明。尽管Ca2+在黄色瘤胃球菌降解纤维素中作用还不知道,但有可能与纤维素酶的分泌和活化有关。根据对瘤胃中Ca2+浓度的报道,体内这种菌可能不会出现Ca2+缺乏。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等动物难以消化吸收的物质,因此利用率低。通过加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秸秆适口性,从而提高其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本文主要概括了近年来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饲料化加工利用技术,旨在提高畜牧生产中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粗略统计,每年约产农作物秸秆5.7亿吨,但植物秸秆因其茎细胞壁中含有木质纤维素而很难作为工业原料及饲料。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寻找降解植物秸杆木质纤维素的最佳途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将秸杆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如辐射、蒸汽爆破、膨化、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对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多种,但具有共同营养的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有关秸秆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微生物处理秸秆是人们最早应用秸秆作为饲料的方法之一,它与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秸秆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秸秆消化率低。因此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5.
与单胃动物相比 ,反刍动物具有较强的降解、消化饲料的能力 ,这与其体内的瘤胃微生物密切相关。瘤胃微生物包括细菌、原虫和真菌。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1 1 瘤胃中的细菌 反刍动物是食草动物 ,在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少量木质素和多糖类、蛋白质等复杂大分子物 ,因此在瘤胃中发育有能降解这些复杂有机物的微生物区系。1 1 1 分解纤维菌 瘤胃中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十分丰富 ,主要有产琥珀酸拟杆菌、白色瘤胃球菌、生黄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 ,还有锁头状丁酸弧菌。其中对纤维分解起主要作用的细菌是产琥珀酸拟杆菌、白色瘤胃球…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高,但秸秆的饲料利用技术较低。利用微生物对秸秆中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进行降解,提高其利用率,改善营养价值,生产秸秆生物饲料,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开发利用秸秆饲料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详细阐述了混合菌种发酵秸秆的优势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杜红 《饲料研究》2022,(2):154-157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释放游离纤维素,提高饲用价值.文章综述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机理、发酵方式,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江平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11):24-25
从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秸秆饲料将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资源。本文针对秸秆饲料的营养特点,阐述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后,使秸秆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转化,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进而成为畜禽能更好利用的潜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9.
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end-1基因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是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复合酶中的一种。利用Codon W、CUSP和CHIPS等相关软件分析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内切葡聚糖酶end-1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情况,比较end-1基因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以及乳酸乳球菌的密码子偏好性。结果表明,内切葡聚糖酶end-1基因偏好使用G/C结尾的密码子,其中有25种偏好密码子(RSCU值大于1),偏好性较强的有GCT、TGC、GAA、GGT、CAC、ATC、CTC、CCG、CGT、TCC和TAC(RSCU值均大于或等于2);end-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与4个宿主的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差异较大,其中与乳酸乳球菌的密码子偏好性差异最大。若使该基因在上述几种表达系统中得到较高水平的表达,则需要对其密码子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秸秆资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导致其在被反刍动物采食后,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导致了甲烷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农作物秸秆在瘤胃中降解的详细时空程序,制定相对应的秸秆饲料化处理方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前提。文章论述了国内外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农作物秸秆在瘤胃中降解的时空程序、提高秸秆饲料化的利用方案以及甲烷减排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试验探讨了不同菌种及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影响。以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为发酵初筛菌种,探索单一菌种及双菌组合对甜高粱秸秆酒糟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数据可知,单一菌种和双菌组合均能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含量。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合为最佳菌种配伍,且当菌种比例为11时,粗蛋白质含量为18.79%;粗纤维含量为34.68%,较未接菌降低了16.38%,且较单一菌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分别降低了8.15%、7.01%。通过微生物菌种发酵处理可以降解部分纤维素、提高蛋白质含量,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饲料中蛋白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探讨不同比例快速氨化玉米秸秆(ACS)替代苜蓿(AM)对其营养成分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提高粗饲料利用率和降低饲养成本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苜蓿干草和氨化玉米秸秆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和0∶100比例进行组合后各组干物质含量相差较小,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随氨化秸秆添加比例的提高而不断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随着氨化秸秆添加比例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不同比例组合对瘤胃发酵液中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于总菌的数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黄色瘤胃球菌和原虫的相对数量显著降低(P 0.05),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和真菌的相对数量则显著上升(P 0.05),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无明显变化。在发酵48 h时,AM∶ACS(20∶80)组的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分别为0.036%和0.26%。20%的苜蓿干草和80%的氨化秸秆组合可有效提高其营养成分的互补,增强瘤胃内主要纤维分解菌的活性,有助于真菌的定植,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秸秆饲料化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及利用率。合理开发秸秆饲料资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目前秸秆加工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步。因此,文章综述了秸秆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处理技术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高、分布广的特点,分析了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优势,并针对农作物秸秆在饲料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为减少秸秆焚烧、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解决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过程中,秸秆纤维素难降解、适口性差和营养价值低等问题。试验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从堆砌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耐酸且具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HSU-20SJ。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内切葡聚糖酶的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系统。结果显示,菌株HSU-20SJ粗酶液酶活为3.23 U/mL,最适反应pH值为5.0。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从菌株HSU-20SJ基因组中获得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20SJ,异源表达后获得重组酶,分子量约为55 kDa,粗酶液酶活为6.28 U/mL。研究表明,试验在获得耐酸、高纤维素酶活菌株基础上,实现了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可为纤维素酶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资源,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紧密结合,镶嵌形成酯键,从而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利用,因此提高秸秆消化率的关键是对木质素的降解。如何利用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瘤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971年Kirk.T.K发现某些真菌有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尤其是白腐真菌能彻底降解天然植物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复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引起国际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7.
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能提高秸秆饲草品质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本研究在前期获得2株具有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基础上,将两者混配成复合菌剂,考察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等技术对玉米秸秆的微观结构及降解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复合菌剂可以有效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在发酵24 d时,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8.4%,30.5%和41.4%。FTIR和1H-NMR谱图中能观察到木质纤维素分子结构中主要连接共价键,如木质素单体间的β-O-4和β-β键、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连接键以及碳水化合物中糖环内的价键等明显断裂,木质纤维素被部分降解;SEM扫描电镜图则显示发酵后秸秆的组织结构出现松散和破坏。发酵后秸秆中小分子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包含苯丙胺和苯丙酸等保留苯丙烷结构单元的木质素单体衍生物以及苄醇和苯甲酸酯类等木质素单体被进一步降解后的芳香族化合物。玉米秸秆中碳水化合物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可将玉米秸秆中的结构性多糖等大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成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及乳糖等还原性单糖。并利用这些还原性单糖生长代谢,进一步产生乙二醇、丙三醇及短链脂肪酸类等代谢产物。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可有效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玉米秸秆饲草化利用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巍杰  王胜春  尹丹 《饲料工业》2012,33(17):11-14
以树叶为原料,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纤维素酶降解树叶中纤维素,提高树叶饲料的利用率。为优化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酶的培养基,选取碳源(玉米面)、氮源(硫酸铵)、K2HPO4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产酶培养基,提高纤维素酶酶活力。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0.84%,硫酸铵1.79%,K2HPO40.14%,地衣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酶活力为6.73 U。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的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概述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的同时,从营养学和经济学角度对制约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并简要介绍了加速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应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秸秆木质素的生物降解与饲料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迅速发展的养殖业,解决畜禽生产所需的饲料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据估计,每年我国有7亿吨农作物秸秆产生,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随季节变化,体积大、不便贮藏运输,营养价值低,其中的木质纤维素许多动物都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