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及“林业科学”杂志,先后对“森林更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辩,这在林业科学领域中,第一次出现“百家争鸣”气氛。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将对森林更新问题的不同意见也写出来,供同志们研究参考。一、森林更新是我国当前林业工作中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几年来我国的森林是采伐多而更新少。据统计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有林采  相似文献   

2.
森林采伐与森林更新,是林业生产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而采伐与更新方式确定地合理与否,是决定能否合理经营利用森林的根本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林业、土壤、土壤微生物等方面十三篇学术论文。其中林叶方面的论文有六篇:刘慎谔:关于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问题;王战:小兴安岭的森林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报告;王正非:森林火灾危险天气预报方法;邓宗文:东北林区森林防火调查研究报告;刘媖心:包兰路中卫县固沙造林:王战:红松直播防鼠害。这些论文报告后,引起到会林学家、林业工作者们的极大兴趣,并展开学术讲座,特别是“森林更新”问题,在这次大会中是广泛引起注意、争论最热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慎谔先生足迹遍中国,不仅对植物分类有研究和创作,而对森林生态和地植物学也很有研究。当我学习了刘先生这篇论文后,使我收获很大。第一,我对森林更新的理论又提高一步;第二,丰富了我对祖国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红松、落叶松——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因为刘先生在他的论文中指出:森林更新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植物生态和地植物学的基础上,而不应该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林业技术问题。并提到采伐方式对森林更新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研究森林更新问题,需要讨论森林的采伐方式。总的说来,研究森林更新问题,不能单纯的强调提高技术;强调机械化;强调生物  相似文献   

5.
森林更新期     
森林更新期是森林连续,永久经营的一个阶段,森林更新期长短直接影响经营森林的经济效益,而影响森林更新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森林经营水平(可缩短成熟令)和更新方式(人工或天然),实际上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因素是林木成熟令的区间法。不论从经营,经济,生态效果上讲,森林  相似文献   

6.
森林更新,是国家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森林基地的首要措施。“使更新的速度超过采伐”,伐一棵种两棵三棵”,是林业工作中的一条根本性的方针。几年来,全国各林区职工和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更新超过采伐”,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1958年,更新面积比解放以来历年更新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更新工作质量也有所提高,人工植苗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这就基本扭转了  相似文献   

7.
我国林业技术历史资料汇集,内容包括种子采贮、育苗方法、造林技术、森林更新、森林抚育、森林作业和森林利用等共7章31节。因限于篇幅,本刊将分次陆续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8.
苏联森林更新工作量超过了别国所达到的水平。苏维埃年代,在5390万公顷面积上完成了森林更新和造林工作,其中播种和栽植林超过3000万公顷。在林业集约经营条件下,目前在森林更新方面,科学和生产的一切努力是解决主要问题——缩短森林资源的增殖时期,从单位面积上得到最大数量高质量低消耗的产品。解决这个复杂任务的途径之一是,  相似文献   

9.
红松的天然更新问题,向为我国林学家们所重视,争执之点也很多。最近连续读到刘慎谔、王战两先生的论著:“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更新调查的初步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3月),“关于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问题”以及“对于小兴安岭红松林更新和主伐方式的意见”(林业科学1957年7月)以后,我个人感到这个问题尚有商榷的必要。但限于自己水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读者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0.
新疆山地林区也是牧区,森林分布与草场相互交错紧密相连。林业和牧业的关系在自治区尤为密切和重要,必须以大力发展林业作保证。在林区林与牧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互相促进的一面,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认识打草、放牧和森林更新的关系,是解决林牧矛盾的重要思想基础。 林区有很多的小片草地及尚未更新的林中空地、采伐迹地,这些地区大都适宜牲畜的憩息、放牧和打草。而打草是畜牧业一项很重要的生产活动,它对森林更新和防火有有利的一面,因为生长旺盛的草对幼树和森林更新危害很大。特别在生草化很严重的地方,几乎很难实现天然更新。在防火隔离带  相似文献   

11.
双鸭山林业局地处三江平原腹部,森林除了它本身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外,还与农业息息相关,它是维护三江平原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工程,是农业的后劲。所以,更新和复壮森林资源,不仅是林业本身的问题,也是大农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双鸭山林业局的森林更新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再生资源。老龄林木成熟衰老死亡.林下幼苗幼树不断出现,取而代之,循环往复。人们主伐利用木材时,也必须考虑后续林分的形成和生长,这都涉及到森林更新。森林更新就是指森林的重建,即在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重新恢复森林,另外林冠下新材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也是森林更新,由于林木的寿命很长,这种重建也有一个时间过程。森林更新按起源的不同,可分为有性更新和无性更新。前者是由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完成更新,后者是由营养器官产生的萌发条完成的更新。根据森林更新发生于采伐前后的不同,可分为代前更新;采伐前杯冠下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回顾了世界森林经营思想和实践的演变过程,对“森林的永续经营”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概念进行了诠释,同时指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概念目前已为世界上众多政治家和林业工作者所接受,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森林经营的主体思想。作者还根据近年来国际森林问题的发展动态,就我国的林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作者认为,保持森林的环境保护与生产作用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在重视生态保护的同时,切莫忽略了森林的传统功能——生产。  相似文献   

14.
残次林分的更新改造是整个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森林、发展森林、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是,近年来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严重存在重伐轻造,盲目采伐和滥伐现象,忽视了森林更新改造工作,致使大面积用材林退化为残次林,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国家建材严重不足,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迅速改造好残次林,变残次林为用材林,已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有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在编制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将“软件工程学”的科学思想及关键技术应用于林业设计中,使林业设计向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引入“森林经营方案”动态结构的概念,从宏观上给出了一个“森林经营方案”的框架结构,对“森林经营方案”的各纱进行了分类和初步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施行了。这对有效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完善林业法规将起到重要作用。做好森林采伐和森林更新工作是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靠保证。并为开创经营利用森林新局面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办法》应了解一下它的特点及过去所规定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7.
森林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新是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生态学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本文从树种特性、生境因子、立地条件、干扰及森林空间异质性对更新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森林更新研究的进展情况。初步解析了森林更新过程中的障碍因子及其形成机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带岭林业实验局的森林资源,伐区生产现状入手,对当前木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用生态观点指导伐区生产,改革采伐方式和生产工艺,为森林更新创造条件,加速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林业企业摆脱“两危”,治危兴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基础。以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2019年的116块样地数据,从林分结构、林分因子、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被特征和干扰等5个方面选取影响森林更新能力的19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指标权重,建立了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线性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森林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值,对该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更新优劣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值可以很好地判断森林更新的优劣,不同林型下综合评价值对森林更新优劣的判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从总体上看,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的更新情况相对优于针阔混交林和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研究提出了基于森林更新影响因子评价体系构建的一种更新优劣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是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现代化林业的重要措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近几年来,林区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偷伐林木,牲畜啃踏幼林等现象仍相当严重,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林业建设中,对森林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重采轻造,造管脱离,采育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森林更新工作进展缓慢,应该更新而未更新的迹地逐年增加,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危害。同时护林机构不完善,护林队伍不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