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土滩”退化草地补种禾草和嵩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在“黑土滩”退化草地补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后,第2年禾草产量增加明显,第3年达到高峰(鲜草206.0g/m2),5年后禾草衰退严重,但草地水土条件得到了改善。嵩草的试种结果表明,其自然发芽率很低,株丛生长极为缓慢,4年的生长仍处于苗期,未形成生殖枝。禾草和嵩草的混合补种是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希来 《草业科学》1996,13(2):21-23
依据草地退化特征将高寒草甸草地退化产物--“黑土滩”草地划分为6个等级,研究了各级蜡地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中度退化的“黑土滩”草地(秃斑地面积占27.6%)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较大,为3.234和1.115.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大,秃斑地面积比例和毒杂草比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P〈0.01);原生植被嵩草属植物优势度和草地活根量(30cm)趋于明显减少(P〈0.01);群落产量在各级草地内变化不  相似文献   

3.
叶面施肥对高寒草地产草量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 ̄1998年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进行了氮(N)、磷(P)和赤霉素(G)配方叶面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能提高禾草和莎草和生物高度(P〈0.01),磷能提高豆科牧草生长高度(P〈0.01),赤霉素能提高各类牧草生长高度(P〈0.01or0.05),施肥可明显增加天然草地产草量(P〈0.01or0.05),其中以N90组最明显,最佳配方为N90P45G375,比对照提高产草量179.70%;对人工草地仅赤霉素使无芒雀麦产草量明显提高(P〈0.05),N、P增产效果不明显(P〉0.05);施肥影响牧草营养价值,使可食牧草粗蛋白(CP)含量明显提高,粗纤维(CF)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为:高寒草地施肥以施N为主,辅助施P和G。  相似文献   

4.
为改良新西兰的丘陵草地,播前采用适宜的方法引入优良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种类是主要的措施。由春末夏初至秋季的草地休闲可以为传入的优良牧草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本研究在新西兰东南部贫瘠的土壤上,分别施与不施肥料(P和S肥),和轮牧草地为对照,调查完或部分休闲期间草地种群密度和草地结构的变化。7月的休闲(10~5月)使禾草分蘖显著减少72%(P〈0.01)。白三叶生长点减少87%,其它种密度减少了87%(P  相似文献   

5.
混播草地禾草及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条件下研究了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禾草粗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耕层主要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长第4年混播草地禾草叶片的粗蛋白质含量比单播禾草提高19.1%,茎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8.1%;生长第3年混播草地土壤0 ̄30cm的有机质提高8.5%,全氮提高13.3%,速效钾提高16.2%,全磷降低4.8%。  相似文献   

6.
果洛地区“黑土滩”中秃斑地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黑土滩”中的秃斑地和原草地相比,毒草量增加64.8%,优良牧草明显减少;地下根量(0—10cm)减少2376.6g/m ̄2;土壤趋于碱性、旱化,肥力下降,蓄水能力下降。以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叶面施肥对高寒草地产草量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1997~1998年在青海80306部队海晏牧场的天然草地和人工草的进行了氮(N)、磷(P)和赤霉素(G)配方叶面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能提高禾草和莎草的生长高度(P〈0.01),磷能提高豆草生长高度(P〈0.01),赤霉素能提高各类牧草生长高度(P〈0.01)。施肥可明显增加天然草地产草量(P〈0.01),其中以N90组最明显,最佳配方为N90P45G375,比对照(CK)提高产草量179.70  相似文献   

8.
高寒草甸草地在全封育下的植物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钢丝网封育高寒草甸类的高山嵩草-异针茅草地0.36hm ̄2,封育时间1990—1993年。对封育草地内地上及地下植物量测定结果:封育第一年优良牧草鲜草量增加明显,由原来的174.0g/m ̄2增加到325.0g/m ̄2(P<0.01),第2、3年产量变化不明显(P>0.05);封育的第1、2年,优良牧草成份呈上升趋势,杂毒草成份呈下降趋势,封育的第3年优良牧草成份开始下降,杂毒草开始上升;地下植物总量(40cm内),在封育的第1年下降明显,由原来的6469.56g/m ̄2下降到4721.68g/m ̄2(P<0.01),封育的第2、3年根量开始明显回升,至第3年上升为7310.0g/m ̄2(P<0.01)。测定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地封育时间以2年为佳。建议利用现有围栏,针对冬春草地采取冬季刮用枯草,早春禁牧(4—7月)的措施,封育退化草地两年,即可达到封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豆科牧草来源匮乏始终是制约高寒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除了天然草地资源本身的限制以外,豆科牧草人工草地的建植也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鼢鼠(Myospalax)危害。研究表明,鼢鼠对豆科等轴根系植物具有强烈的采食偏向性,而对禾本科等须根系植物则表现为相对冷淡。据此,本研究采用在豆科草地外围种植禾本科草隔离带的方式,从草种选择、隔离带宽度、种植方式等技术环节对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禾草隔离技术是防控豆科人工草地鼢鼠危害的有效方法,平均可减少危害量82.4%以上;一年生禾草的隔离效果明显优于多年生禾草(P0.01),短期多年生禾草明显优于长期多年生禾草(P0.01);隔离带宽度应控制在3~5m之间;豆科草地建植当年以一年生、短期多年生和长期多年生混播隔离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栽培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海省海晏牧场的草地资源状况和畜牧业生产特点,进行了牧草栽培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最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两种各种禾本科牧草和两种豆科牧草。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随栽培年限延长而升高,年间产草量差异极显著(P〈0.01),第2年产草量比第1年高2.3 ̄7.9倍;笔草的营养价值,分蘖力、生长高度和越冬返青率比第1年高,且均高于天然草地牧草,由此认为,这4种牧草是  相似文献   

11.
马青山 《草业科学》2009,26(12):161-163
006-2007年,在泽库县 “黑土滩”大面积发生的典型地段,选择退化严重并在环境条件上具有代表性的2块“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试验区,在进行灭鼠和围栏保护的基础上,采取耕翻单播多年生牧草、耕翻混播多年生牧草、重耙补播(混播)多年生牧草和围栏封育天然草地4种试验处理措施,对“黑土滩”退化草地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提出治理“黑土滩”的综合措施是:灭鼠、施有机肥、耕翻、施无机肥、重耙,播种牧草,复磨,封育。  相似文献   

12.
根据7年的牧草月产量定位观测资料,运用相关普查法对影响牧草产量的气候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春季∑2 ̄4月降水量和3 ̄5月日均气温对5 ̄9各月牧草产量(干重)分别有显著的相关(P〈0.05);而∑2 ̄6用和∑2 ̄8月日照只与8、9两月产量(干重)有显著的负相关。对牧草月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5月鲜草量与后其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通过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牧草月产量的多元回归数学  相似文献   

13.
1998年4 ̄9月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的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进行了不同播量、施氮量和不同刈割期对燕麦+箭舌豌豆混播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比例间的牧草产量除第三刈割期外差异显著(P〈0.05);不同播种比例间粗蛋白质、DNF含量差异显著(P〈0.05),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对农作物及饲草增产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塬降水条件和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60 000kg有机肥,春玉米和冬小麦籽实产量分别增加459.0和616.5kg,提高9.59%和44.05%(P〈0.05)。每公顷施100 005.0和200 010kg有机肥,紫花苜蓿草地二茬鲜草产量增加1624.0和3067.5kg,提高24.6%(P〈0.05)和55.6%(P〈0.01),三茬草增产效果不明显。每公顷施50002.5和100 00  相似文献   

15.
李莲香 《草地学报》2018,26(1):264-267
为选择适于本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于2014年至2015年在同仁县年都乎乡进行不同多年生禾草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多年生禾草都能适应本地区,但相比之下,在平均草层高度和产量方面多叶老芒麦明显高出其它三种牧草,更适宜在该地区大量种植,可以作为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紫花苜蓿、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和苇状羊茅等五种多年生牧草与花生在“5+6”模式套作情况下生长特点以及对饲草生产的影响。花生与禾草的套作能够极显著地促进禾草的分蘖(11.01%~14.26%)(P〈0.01),显著增加其叶面积指数(4.62%~6.37%),(P〈0.05)三种禾草的产草量分别提高了8.2%、8.1%、9.3%。花生秧与禾草混合调制后,饲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得到了显著和极显著的提高,而粗纤维含量却明显降低。紫花苜蓿和花生套作能够提高牧草产草量5.8%,豆科牧草与花生秧混合调制以后,粗蛋白、粗纤维以及钙和磷的含量明显下降,粗脂肪得到了极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草地群落特征的变化及其恢复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青藏高原“黑土滩”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地下植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产量比例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下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草地植物根系逐渐变小,草土比值明显减少。分析提出了“黑土滩”的形成机制、生态过程及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8.
董宽虎  穆虎龙 《草业科学》1994,11(2):30-33,21
对条带式补播改良陡坡草地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草地可以提高产草量,较天然草地风干草产量提高176.30%-225.7%(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有毒有害植物明显减少。草地植工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的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表径流比天然草地减少  相似文献   

19.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红壤丘陵山地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69P54,干草产量每公顷可达5337.5kg,且增施磷肥的作用比较明显;翌年,以N207P54为好,每公顷产量可达9088.9kg,但氮肥的影响较大。氮、磷肥混合施用的效果显著高于(P〈0.01)二者单施的肥效。增施氮肥能改善牧草品质,提高其饲用价值。铜、锌、硼肥无论单施还是混施,对牧草产量的  相似文献   

20.
条带式改良陡坡草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条带式补播改良陡坡草地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草地可以提高产草量。较天然草地的风干草产量提高170.30%-225.60%(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有毒有害植物明显秒。草地植覆盖度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