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从上海奶牛场分离到的5株牛霉形体和14株牛鼻霉形体,以定型菌种作为对照,进行了洋地黄敏感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精氨酸降解试验、四唑还原试验、薄膜斑点形成试验、产生过氧化氢活性及使绵羊红血球溶血等七项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我们分离的这两种霉形体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定型菌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上海乳牛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地区九个大型奶牛场中,共采集48个乳样,31个哺乳犊牛鼻拭子作霉形体(Mycoplasma)的分离培养。从有临床或隐性乳房炎母牛的乳样中分离到6株霉形体,从1~3月龄的犊牛上呼吸道分离到14株霉形体。经血清学鉴定,这些菌株分别属于牛霉形体(M.bovis)和牛鼻霉形体(M.bovirhinis)两个种。  相似文献   

3.
国内火鸡体内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京和呼和浩特市4个火鸡场的95只火鸡、50只火鸡胚和42份精液样品中分离到15个分离物,用国际霉形体分类分会推荐的生化、遗传学和血清学方法证明其中有两个分离物是两种霉形体混合物,共17株霉形体。所有分离物在无抑菌剂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5次未出现细菌形态、对毛地黄皂苷敏感、不水解尿素、DNA的G C含量介于26-34mol%之间。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技术的试验结果将其中的15个株分属于霉形体属的5个种,即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4株、滑液霉形体(M.synoviae)2株、衣阿华霉形体(M.iowae)1株、鸡霉形体(M.gallinarum)和雏鸡霉形体(M.pullorum)各4株。其余2株也属霉形体属,但尚未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4.
从1980年12月到1983年10月的送检标本中分离出了牛霉形体。其分离14株,用10种抗生素,进行了最小抑制浓度检查,并用泰乐霉素治疗以观察临床效果和牛鼻汁中的牛霉形体的消长。  相似文献   

5.
选择鸡毒霉形体的敏感药物,为临床防治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从鸡场分别取疑似患霉形体病的鸡进行血清学反应、病原分离培养和体外抑菌试验。经分离获得鸡毒霉形体12株,研究鸡毒霉形体对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等12种抗生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种药物对毒霉形体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在霉形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用于霉形体种的鉴定,细胞培养中霉形体感染的检测和鸡胚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检测,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DIBA对11种霉形体培养物和36个自感染细胞和污染疫苗中分离的霉形体的培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直接分离培养物用生长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应用口腔霉形体、猪鼻霉形体、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等4种霉形体的抗血清以DIBA对36株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的结果,证明其中15株感染口腔霉形体,1株感染莱氏无胆甾体,1株为口腔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的混合感染,与对照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一致,还有1株用分离培养方法和DNA荧光染色证明有霉形体感染,经鉴定此株霉形体不属于此4种霉形体,故用DIBA未检出。以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实验感染鸡胚各18枚,以DIBA从这些鸡胚的卵黄液及尿囊液中可检出各自感染的霉形体种。结果说明,在霉形体研究中DIBA为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从40只患传染性窦炎的病鸭眶下窦中(其中4只未作病毒分离)分离到16株血凝性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_(11)-N_9);又分离到18株霉形体中,除2株未定种外,其余16株经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均为鸭霉形体(Mycoplasma anatis)。同时分离到31株大肠杆菌,O抗原分属O_(15)、O_(70)、O_(138)三个血清型。将A型流感病毒(H_(11)N_9)、鸭霉形体和大肠杆菌(O_((?))和O_(138))分别经眶下窦接种1日龄雏鸭,并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鸭霉形体的感染成功地复制出自然病例,表明鸭霉形体是鸭传染性窦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从山羊分离出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从辽宁、河北、甘肃等地区送检的13份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肺、淋巴结、胸水)中,分离到13株霉形体,经鉴定12株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e)、1株为精氨酸霉形体(M.arginini)。从12株绵羊肺炎霉形体中选用辽宁源LG株、河北源HG株和甘肃源GG株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的6只健康山羊肺部产生的病变与自然发病送检的病羊肺的病理变化一致,从病肺中均可重新分离到绵羊肺炎霉形体。证明上述地区山羊群或山羊和绵羊混合群中流行的肺炎是由绵羊肺炎霉形体所致。  相似文献   

9.
绵羊肺炎在苏丹是一种重要的羊疾病,但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很少。从患肺炎的绵羊肺脏中分离到霉形体在苏丹已有报道(Khan, 1960; Elmahi等人,1978;Harbi等人,1981),其中E Imahi等人(1978)共分离到11株霉形体,有3株被鉴定为精氨酸霉形体。本文将报告这些霉形体的特性。材料与方法 1978从患肺炎的绵羊肺脏分离的3株霉形体冻干物被送到设在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霉形体合作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边区莱斯特种羊的“烂肺病”做出确切诊断,1986—1987年从病羊群采集病料和血清做了病原诊断和血清抗体检查。结果分离到5株致病性霉形体,并证实其与国际标准绵羊肺炎霉形体 y98C3株的抗原性完全一致,60份被检血清做了霉形体病琼脂扩散试验,检出阳性血样18份,疑似血样10份,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动物感染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等初步确定绵羊肺炎霉形体是“烂肺病”的主要病原,也明确了边莱羊对绵羊肺炎霉形体有高度易感性,成年羊继发感染巴氏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后常引起化脓性胸膜肺炎。其他病因诊断检出绵单进行性肺炎病(OPP)疑似血样5份、衣原体病阳性血样3份、合胞病毒病阳性血样6份,从上述有抗体反应羊中都未分离到病原,它们能否引起“烂肺病”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应用从活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滑液霉形体16个分离物和3株对照株进行了对8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霉形体株对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和泰妙霉素最为敏感,最小抑制量≤0.2微克/毫升。但分离株对链霉素,泰乐霉素和庆大霉素有明显的抗药性,尤其对链霉素的抵抗力极为强大,最小抑制量竟高达1000微克/毫升,为对照株的数十到数百倍。在五批人工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新城疫疫苗样品中,分别加入北里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有效地控制了霉形体污染。经过冰箱温度(5—10℃)保存2.5个月疫苗即将失效前,北里霉素和红霉素依然保持着完全的控制作用。加入四环素的有两批样品中尚有微量的霉形体存活。加入这些抗生素对疫苗效力没有影响。作者们认为,在尚未能普遍应用SPF鸡胚培养制造活疫苗以前,应用抗生素控制疫苗的污染,仍不失为一种控制污染的可行的应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抗体法鉴定无乳霉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抗体法,对我国新疆地区患有乳房炎的山羊、绵羊乳汁中分离到的6株山羊源霉形体、3株绵羊源霉形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9株分离物均为无乳霉形体。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微粒凝集反应试验对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兽医研究所和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从猪呼吸道分离的63个地方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菌体形态和血清学的检查,证明目前我国猪肺炎霉形体同属于一种,我国猪肺炎霉形体与国际上标准菌株 J 株猪肺炎霉形体也同属于一个种;为进行免疫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微粒凝集反应不仅可用于鉴定菌种(63个地方菌株其中55株为猪肺炎霉形体,5株为猪鼻霉形体,1株为猪滑液霉形体,2株需作进一步鉴定),而且可作为猪场诊断猪地方性肺炎可靠方法,有助于清除带菌猪。它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1 日龄雏鸡肺内接种禽败血霉形体(MG)以诱发实验性霉形体病。通过计算鸡死亡率、称重、病理变化、MG再分离率及血清变化来评估抗生素及药物效果。本试验应用此模型比较了丹氟沙星(Danof-loxacin)和泰乐菌素对MG两个分离株,  相似文献   

15.
鸡胚制活病毒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2个鸡胚,80组(每20个鸡胚液混合物为一组)未加抗生素的新城疫疫苗半成品和14批成品疫苗(其中冻干苗12批和液体苗2批)的样品进行了霉形体污染的检查。结果从一个接种了新城疫病毒 LaSota 弱毒株的鸡胚中,9批半成品疫苗中和10批成品疫苗的样品中分离出了霉形体。共20个分离物,对其中12个进行了种属鉴定,12个分离物中有4个含有两种霉形体,因此共含有16株霉形体,即鸡毒霉形体8株,滑液霉形体7株和一株不属于这两种的霉形体。随机选出3个分离物进行了链霉素敏感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抗药性大为增强,链霉素的最小抑制量为对照株的几十百倍,因而能抵抗疫苗中链霉素的作用而污染了疫苗。建议在产品检验中增加霉形体检测项目。在未能使用 SPF 鸡胚生产疫苗以前应尽速进行消灭污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区羊传染性无乳症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地区患乳房炎的山羊、绵羊乳汁中分离到9株霉形体,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等均与无乳霉形体国际模式株 PG_2一致,为无乳霉形体(Magalactiae)。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从家禽分离出许多种霉形体,大体上可以分为病原性的和非病原性的两类.已经确认为病原性的有3种: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火鸡副鼻窦炎的禽败血霉形体,引起鸡和火鸡关节滑膜炎的滑液霉形体.1病原为禽败血霉形体.禽败血霉形体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与血凝阳性株的抗血清在试管中发生凝集,故可利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和检疫.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是为了探讨罗红霉素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联合药敏作用,从而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了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和TMP对鸡身血霉形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测定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的FIC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鸡败血霉形体颜色变化单位的测定是采用十倍稀释法,单药MIC的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罗红霉素和TMP的联合抑菌试验的FIC指数是采用棋盘法测定的,试验重复三次,以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体外MIC结果测定表明罗红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高度敏感,其MIC值为0.0078ug/ml,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不敏感,其MIC值为32ug/ml,两种药物联合时的FIC指数为1.5,结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羊肺炎霉形体病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80~1992年,从四川、云南两省6个种羊场的进口种羊和阿坝、凉山、甘孜州共10个县的本地绵羊和山羊病肺中分离出25株霉形体。经理化特性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测定,并与绵羊肺炎霉形体国际参考株M·O·Y98用生长抑制试验定型,证明这25株霉形体均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ycoplasmaovipneumoniae)。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M·O·Y98抗原与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C87、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C88、羊衣原体、布氏杆菌和羊副结核的抗体均无交叉反应。IHA对人工感染羊和有呼吸道症状的自然病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和82.6%。试验表明,IHA是一种简易、快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本病的群体检疫。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发病羔羊进行药物防治试验,证明枝原净效果最好,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2.5mg,可以抑制肺炎病变的发展。2个试验组的肺炎实变平均值为0.15±0.28和0.58±0.63,而2个对照组则高达11.90±14.04和14.50±12.64。  相似文献   

20.
鸡源霉形体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乌鲁木齐市2个大型鸡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滑液囊霉形体(M.synoviae,MS)感染情况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进行了血清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凝集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92%和35.90%,其中商品鸡场MG和MS的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52.50%。从凝似MG、MS感染鸡的气管、肺、气囊、鼻裂和跗关节腔分离到19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分离物均为霉形体属成员。用生化和血清学及其他生物学方法,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6株为MG,3株为MS,其余10株也属于霉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