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豫北地区节水条件下的小麦高产品种,连续两年选用6个当地主推品种,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品种表现。结果表明:品种在不同灌水模式下产量潜力的大小有差别,在只灌底墒水模式下,首选周麦22种植,其次是矮抗58和新麦19;在底墒水+拔节水模式下,可以选择种植周麦22,其次是洛麦22、矮抗58;在底墒+拔节水+开花水模式下,首选洛麦22种植,可以选择种植周麦22、矮抗58。  相似文献   

2.
刘磊 《河南农业》2017,(7):53-53
一、选用良种,优化品种布局小麦品种利用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为辅;优化品质,扩大优质强筋品种面积;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半冬性品种以西农979、百农207等为主,搭配周麦27、矮抗58、丰德存麦1号、洛麦26、西农3517等。  相似文献   

3.
丰德存麦1号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4 品种名称:丰德存麦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9811/矮抗5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窄小、稍卷曲,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略晚,  相似文献   

4.
周麦27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3品种名称:周麦27号选育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麦16/矮抗5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窄长,分蘖力一  相似文献   

5.
宿553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6 品种名称:宿553 选育单位: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烟农19/宿1264 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叶细长,分蘖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抗寒性中等。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抽穗晚,抗倒春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正>品种名称:周麦28号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9选育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麦18/周麦22//周216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窄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早春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较快,  相似文献   

7.
在黄淮冬麦区进行小麦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周麦22、周麦18、泛麦5号、矮抗58、众麦一号产量高,综合抗逆性强,抗倒性突出,稳产性好,根系活力强,抗干热风,熟相好,适宜推广。弱春性品种新麦208、周麦23、金丰3号表现突出,可作为晚茬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艳俭 《河南农业》2014,(13):41-42
<正>一、夯实麦播基础,提高播种质量(一)合理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的品种应为通过河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本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且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选用品种以半冬性品种为主,弱春性品种应严格控制播期。适宜本区域推广的高产小麦品种主要有矮抗58、周麦22、周麦16、濮麦9号等,优质小麦品种有新麦26、郑麦7698、丰德存1号等。(二)精细整地,足墒播种  相似文献   

9.
南乐县小麦高产品种大区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我们对目前在南乐县产量表现较高的几个品种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为进一步搞好南乐县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一、参试品种及设计参试品种4个,分别为周麦16、周麦22、洛麦23和矮抗58,以矮抗58作对照品种.试验采取大区比较,不设重复.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区,每区面积为667m2(8.8m×75.8m).每区均种植36行小麦,四周设保护区,试验总面积为0.5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可用于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特点,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小麦品种DUS测定的SSR分子标记。【方法】以18份来源于河南省小麦骨干品种周麦13和周麦16亲缘关系较近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252对SSR标记进行筛选,分析可用于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的特点,对鉴别力较高的标记进行稳定性分析,进而确定出可用于河南省小麦品种DUS测定的骨干引物,并以10份来源于周麦13和周麦16亲缘关系较近的高代品系和41份河南省60年以来的大面积推广品种对骨干引物分辨能力作进一步验证。【结果】SSR分子标记对品种的鉴别力与多态位点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从252对引物中得到6对特异性和一致性测定表现较好的骨干引物:Xwmc679、Xwmc574、Xgwm497、Xwmc388、Xwmc500、Xgwm637,利用这6对SSR引物可以将本试验所采用的69份小麦材料区别开。【结论】SSR分子标记对品种的鉴别力与多态位点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Xwmc679、Xwmc574、Xgwm497、Xwmc388、Xwmc500和Xgwm637这6对引物具有较好的品种鉴别力和稳定性,可用于河南省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  相似文献   

11.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比较多,其中半冬性品种主要有豫麦69、豫农202、豫49—198、周麦—16、周麦—18、温麦—19等,弱春性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豫949、兰麦矮早等。在正常情况下,同一地区半冬性小麦  相似文献   

12.
正一、选择优良品种在品种布局上,全县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沙土地块以抗寒、节水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同时加强对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的应用。秋作物玉米、花生、大豆等腾茬较早地块,可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导主推品种,主要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周麦22、漯麦4-168、中育12、漯麦9号、濮麦10号等;一部分棉花、红薯、三樱椒、大白菜、萝卜等中晚茬,可选用分蘖成穗率较强的品种:矮抗58、周麦22、中育12等;种植强筋麦可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洛阳的抗逆性和稳产性,特选择21个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内受干旱、冻害、寡照、干热风和积温偏少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各品种表现差异较大,豫教5号、良星66、周麦23、周麦26、平安8号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从而筛选出一批适应洛阳气候特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选择优良品种在品种布局上,睢县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沙土地块以抗寒、节水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同时加强对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的应用。秋作物玉米、花生、大豆等腾茬较早的地块,可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导主推品种,主要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周麦22、漯麦4-168、中育12、漯麦9号、濮麦10号等;一部分棉花、红薯、三樱椒、大白菜、萝卜等中晚茬,可选用分蘖成穗率较强的品种:矮抗58、周麦22、中育12等;种植强筋麦可选用郑麦7698、周麦24、新麦26等。二、狠抓关键技术"七分种、三分管"是小麦增产的关键。需要注意的环节主要有:秸秆还田要碎、施足底肥(合理施肥,比例适合)、浇水造墒,今年前期雨水多,生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稻茬小麦稳产高产,2014年进行了稻茬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周麦18、洛麦23产量水平较高,烟农19、烟农5158、淮麦22、良星66、济麦22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关中东部灌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以15个小麦品种与周麦36(CK)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纳麦69分蘖强,千粒重高,抗逆性表现好,产量8 942.85 kg·hm-2,较周麦36(CK)增产13.95%,综合排名第一,可作为本地区的首选栽培品种。商优1号和双收麦6号,均较周麦36(CK)有明显优势,可作为本地区的小麦备选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农2号、周麦26、周麦28、丰德存麦1号等32个小麦品种的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宿州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抗性普遍不高。为此提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对小麦赤霉病全面实施药剂预防措施,对部分抗性较弱的小麦品种应实施二次防治,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鉴定出适于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以前期初步筛选的具有一定粮饲兼用潜力的7个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冬季鲜绿饲草产量、农艺性状、籽粒产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周麦18比较,7个品种(系)冬季刈割后的农艺性状均适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周麦32的冬季分蘖数较多,稷麦8号的春季再生能力较强;西农136的冬季鲜绿饲草产量最高,为19.35 t/hm2;西农119的籽粒产量为8.80 t/hm2,比对照周麦18增加了4.76%,显著高于其它6个品种(系)。西农136和西农119的粮饲综合经济收益分别比周麦18的单一籽粒收益增加了47.36%和46.57%。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西农136和西农119表现突出,较为适宜作为粮饲兼用型小麦品种(系)在陕西关中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利用矮抗58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产量高、稳定性好,在2年区试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在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67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5.71%,增产点率100%,小组位次第2。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为黄淮南片冬麦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