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链孢霉(Neurospora spp)又叫脉孢霉、串珠霉、红色面包霉,俗称红霉菌,常见的有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和好食链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是食用菌生产中重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尤其在玉米芯上极易发生,主要以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链孢霉(Neurospora spp)又叫脉孢霉、串珠霉、红色面包霉,俗称红霉菌,常见的有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和好食链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是食用菌生产中重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尤其在玉米芯上极易发生,主要以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玉米芯预湿、棉花塞受潮、湿度、温度、环境卫生情况、高糖分或淀粉等6个主要因素对平菇栽培场所链孢霉感染复发的影响,调查了泉州地区曾经感染链孢霉并彻底根治的种植户239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主要因素与链孢霉感染复发的关联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链孢霉感染复发与玉米芯预湿、棉花塞受潮、湿度、温度、环境卫生情况有关,与糖分或淀粉含量过高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光照、其他病虫害发生类型、消杀药物等因素后,玉米芯未充分预湿(OR=2.237,95%CI:1.039~4.819)、棉花塞受潮(OR=3.272,95%CI:1.471~7.282)、高湿(OR=4.542,95%CI:1.523~13.539)、高温(OR=3.781,95%CI:1.556~9.183)、环境不卫生(OR=4.583,95%CI:2.087~10.063)是链孢霉感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糖或淀粉(OR=0.735,95%CI:0.343~1.577)与链孢霉感染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4.
在木屑和PDA两种平板培养基中以木霉、青霉1、青霉2、黑曲霉、链孢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菌灵(蓝丰)对以上食用菌生产中常见污染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培养基上多菌灵抑制木霉、链孢霉的有效浓度为0.05%,抑制黑曲霉的有效浓度为0.2%,对青霉无抑制作用;PDA培养基上多菌灵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抑制作用较强,对青霉1、青霉2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食用菌污染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多菌灵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青霉防治无效,对于同种污染菌在不同培养基上抑制效果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链孢霉是目前延安地区平菇生产中主要竞争性杂菌之一,危害巨大。本文阐述了平菇链孢霉的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总结了延安地区平菇链孢霉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有效降低平菇链孢霉污染,提高平菇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6.
魏鹏 《农村科技》2010,(10):53-54
<正>③链孢霉病链孢霉又称红色面包霉、脉孢霉,严重危害所有食用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以及香菇、木耳等熟料菌筒,但在平菇、双孢菇生料栽培中少有发生。污染食用菌的主要是粗糙脉纹孢霉和面包脉纹孢霉。  相似文献   

7.
西宁地区平菇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宁地区平菇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平菇菌种培养和菌丝发育阶段易污染病原微生物,主要有3属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黄单胞菌)和14属真菌(根霉、毛霉、酵母菌、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疣孢霉、轮枝霉、镰刀菌、菌褶头孢霉、白色石膏霉、疣孢褐盘菌、鬼伞)。在子实体形成和成熟采收阶段病原菌蔓延尤甚,给平菇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北方地区香菇冬季栽培发菌时间正在6月至9月份,正是高温高湿季节,链孢霉菌极易发生,污染菌棒。链孢霉的发生温度为5℃~35℃,尤其是25℃以上高温期极易发生。链孢霉发生后发展的速度特别快,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快就能够形成分生孢子团,如果钻出袋口,链孢霉的孢子就能随风传播,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药剂防治链孢霉。在链孢霉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清除污染源,链孢霉就会快速蔓延。链  相似文献   

9.
克隆了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油菜菌核病菌(Sch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炭疽病菌(Ca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ies)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病原菌的9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进而与典型模式菌粗糙麦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4种病原真菌β-微管蛋白序列与粗糙表孢霉具高度同源性;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由Glu突变为Ala,是导致上述病原菌产生对多菌灵(MBC)抗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与其他抗多菌灵真菌一致,且与乙霉威(NPC)之间存在明显负交互抗性。但小麦赤霉病MBC^S和MBC^R菌株的β-微管蛋白序列完全一样,且与NPC之间不存在负交互抗性,有关小麦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加大,食用菌产业在各盟市发展迅速,内蒙古自治区夏季栽培处于雨季,增加了空气湿度,链孢霉侵染香菇培养料机率加大,为了早发现,早防治,现将有关防治链孢霉的知识介绍如下。一、什么是链孢霉链孢霉是危害食用菌一重要病害,多数属腐生菌丝体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国家种质库存小麦的主要寄藏真菌,评价不同地域来源的小麦种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吸水纸法、平皿测定法和洗涤法检测了共1465份库存小麦种质。【结果】在来自陕西、河北和青海的712份小麦种质中,通过吸水纸法共检测到17属近40种真菌,其中陕西小麦种质上的优势菌群主要是交链孢(Alternaria)、根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Xspergillus)、离蠕孢属(Bipolari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膝葡孢属(Gonatobotrys)和毛壳霉属(Chaetomium)等,河北区小麦的优势菌群为交链孢、根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芽枝霉属和镰刀菌等,青海区小麦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是交链孢、根霉属、离蠕孢属、芽枝霉属和聚端孢属(Trichothecium)等;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对种子存活力具有严重破坏作用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rtiliforme)、节状离蠕孢(Bipolaris nodulosa)、草本芽枝霉(Cladosporium herbarum)等。通过平皿测定法在353份陕西小麦材料中检测到16属25种真菌,较为常见的几类真菌是交链孢属、曲霉属、离蠕孢属、膝葡孢属(Gonatobotrys)、青霉属、镰刀菌等。运用洗涤法在400份小麦种质中检出6份带有小麦条黑粉菌(Ustjlago tritici)的材料,在陕西小麦材料中占1.3%,河北材料中占2.0%。【结论】在小麦种质中共检测到19个属真菌,大部分为腐生菌,少数属弱寄生菌,对种子存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株重寄生菌的分离和对靶标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用选择性培养基和诱捕分离法获得温室番茄叶片上发生的重寄生菌F46,从被条锈菌感染的小麦叶片上分离获得重寄生菌PR。本研究从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对2种重寄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F46属于链霉菌(Streptomtyces sp.)金色类群;PR归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轮生类群。F46和PR对除禾顶囊壳以外的其他8种供试靶标病原真菌(胶孢炭疽病、灰葡萄孢、大丽轮枝菌、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褐孢霉、粉红聚端孢、梨状毛霉、扩展青霉)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梨状毛霉的抑制效果最好;PR对所有致病菌的作用优于F46。40%五氯硝基苯、50%腐霉利和链霉素对2种重寄生主菌均无抑制作用。F46对70%代森锰锌和25%甲霜灵都非常敏感,PR仅对50%多菌灵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栽培银耳易受绿霉菌危害,也有部分根霉、毛霉和少数链孢霉污染。绿霉、毛霉、根霉常发生在菌袋接种穴旁,或接种后9~10天两穴菌圈接头时,在菌丝前端出现,也有在袋壁出现。绿霉也发生在子实体上,使耳片霉烂。链孢霉多发生在袋口扎缝处,造成  相似文献   

14.
(二)病害类 1.细菌类污染:假单孢杆菌、粘芽孢杆菌、黄色单孢菌肥、托兰斯假单孢杆菌、枯草杆菌粘液变种、蜡状芽孢杆菌粘液变种、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 2.真菌类污染:①木霉类:绿色木霉、康氏木霉、木素木霉。②青霉类:桔青霉、青霉菌。③根霉类:根霉、黑根霉、华根霉。④曲霉类:黑曲霉、烟曲霉。⑤黑霉类:黑霉菌。⑥毛霉类:大毛霉菌。⑦链孢霉类:链孢霉。⑧聚端孢霉菌。⑨尖刀镰孢菌肥。⑩拟青霉菌。 3.酵母类污染:酵母菌、浅红酵母、清酒酵母。  相似文献   

15.
专利文摘     
申请(专利)号:CN03149881.7,名称:一种防治链孢霉菌的药剂,公开(公告)号:CN1575657,公开(公告)日:2005.02.09,申请(专利权)人:勾刚、包俊林。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链孢霉菌的药剂,属于农药领域,它由甲基托布津、克霉灵、链霉素、万消灵、百菌清和纯水混合制配而成。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方便直接地将药剂作用用于病害点上,在不隔离染病菌丝的情况下,便可有效杀灭病菌,控制和防止病菌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查笑君  马伯军  潘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78-8178,8182
[目的]改进粗糙链孢霉杂交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粗糙链孢霉培养条件、培养时间进行探讨。[结果]培养温度为25℃时,链孢霉在玉米杂交培养基杂交培养7d后便能观察到成熟的子囊,其中第12天成熟子囊孢子所占数目最大,是较好的观察计数时期。[结论]试验结果将应用于遗传学试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链孢霉目前是延安地区平菇生产主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危害巨大,笔者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平菇链孢霉污染,大大地提高本地平菇生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鹅掌藤真菌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为害广州地区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的6种病原真菌,即黑白拟茎点霉〔Phomopsis melaleuca (Berk.& M.A. Curtis)Grove〕,鹅掌柴叶点霉(Phyllosticta schefflerae P.G.Xi. P.K.Chi et Z.D.Jiang ),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olivaceum Bon.),楤木球座菌(Guignardia araliae Gutner),烟草疫霉寄生变种〔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 (Dast.)Waterh.〕和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 〕,其中鹅掌柴叶点霉为新种,黑白拟茎点霉为国内新纪录种。在大棚生产中,以烟草疫霉引起的叶疫病和胶孢刺盘孢引起的炭疽病发生普遍而严重。模式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合肥地区虫霉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冬季和1999年夏季及冬季对合肥市郊部分地区蔬菜上虫霉流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经鉴定,冬季流行的病原菌为6种虫霉: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茎腐病主要病原菌及优势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明确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组成及优势种,为病原菌致病机制、抗性育种及茎腐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2017年采集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3个省(河北、河南、山东)的玉米茎腐病样本850份。通过形态学、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对病组织分离物进行鉴定,并采用上述引物直接检测病组织。整合分析分离物鉴定法和组织分子检测法的结果以确定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及优势种;分析主要病原菌在各省间以及同一省份不同年度的检出率,揭示主要病原菌的种群动态变化;分析单个样本中病原菌的检出率,探讨多种病原菌的共存模式。【结果】 有667份样本检测出真菌或卵菌,占总样本的78.47%;年度间样本检出率存在差异,2014年的检出率不足50%,而2015—2017年的检出率相近,均高于90%。在所有样本中共检出20属46种真菌或卵菌,其中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检出率最高,为89.96%,包括禾谷镰孢复合种(F.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厚垣镰孢(F. chlamydosporum)、亚粘团镰孢(F. subglutinans)、尖镰孢(F. oxysporum)、黄色镰孢(F. culmorum)、藤仓镰孢(F. fujikuroi)、变红镰孢(F. incarnatum木贼镰孢(F. equiseti)和茄镰孢(F. solani)11个种;腐霉菌(Pythium spp.)的检出率为34.18%,包括芒孢腐霉(P. aristosporum)、禾生腐霉(P. graminicola)、棘腐霉(P. acanthicum)、孤雌腐霉(P. amasculinum)和寡雄腐霉(P. oligandrum)5个种。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芒孢腐霉和层出镰孢为4种主要病原菌,检出率依次为62.07%、46.93%、29.09%和28.04%,其中拟轮枝镰孢为优势种。各省之间,上述4种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拟轮枝镰孢在河北省的检出率为73.98%,明显高于该菌在河南省和山东省的检出率;禾谷镰孢复合种在3个省的检出率相近;层出镰孢和芒孢腐霉在山东省的检出率分别为35.78%和34.31%,均高于在其他两省的检出率。同一省份不同年度上述4种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呈动态变化,其中任何一种病原菌均有可能上升为优势种。进一步分析表明,单个样本中可以检测出一种或多种病原菌,检测出1种菌的样本占38.38%,检出2种和3种病原菌的样本分别占29.24%和19.04%;2种及以上病原菌共存以镰孢菌和腐霉菌、镰孢菌和镰孢菌模式为主。【结论】 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茎腐病主要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芒孢腐霉和层出镰孢,其中拟轮枝镰孢为优势种;拟轮枝镰孢在河北省的检出率最高,层出镰孢和芒孢腐霉在山东省的检出率最高,禾谷镰孢复合种在3个省的检出率相近;单个样本中存在多种病原菌共存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