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套作大豆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贡选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豆歌、矮壮素、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套作大豆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后植株株高降低,以分枝期喷施150 mg·L-1多效唑效果极显著;茎秆增粗,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显著;分枝数增加.单株荚数、百粒重增加,二者均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极显著.调节剂处理后产量增加显著,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最佳,较对照增产77.6%.结果表明:在改善大豆株型、提高产量方面,均以分枝期喷施100 mg·L-1烯效唑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掐尖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合丰49和合丰50大豆品种在1~3片复叶期掐尖,以不掐尖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掐尖时期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掐尖对大豆的株高、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和粒数产生了一定影响,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豆产量在掐尖处理中表现一致,2个品种均是1片复叶期掐尖产量最高,合丰49与合丰50 分别较对照增产9.65% 和28.80%.因此,1片复叶期掐尖对大豆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吉育88为材料,研究了在V4、V7、V10、V13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增加大豆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减小三出复叶的叶面积;通过对节间的控制,降低了植株高度;且显著影响产量,4个喷施时期中,在V10期喷施多效唑显著增产9.9%,V4、V7时期喷施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V1...  相似文献   

4.
探讨多效唑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调控效应,以为其高产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设计4种多效唑浓度处理,比较其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有较显著的正效应,而高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则有一定的负效应,与CK比较,低浓度多效唑处理(50 mg/L)的种子产量(1318. 5 kg/hm^2)显著提高了17. 3%,但在收获指数上与CK无显著差异,其优势主要来自于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分别比CK显著增加了8. 31%和20. 6%;同时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性能,其后期叶片的SPAD值比CK明显增加3. 44%~4. 67%,其单株总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了20. 48%。相关分析显示,单株种子粒重与单株总粒数和果荚数呈显著正相关(r=0. 6126和0. 5657),与结实率呈明显的负相关(r=-0. 5361);通径分析表明,各产量构成因子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大小为单株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果荚数,其中单株粒数的贡献率最大,为0. 4918,其次为结实率的0. 2677。  相似文献   

5.
朱林 《作物研究》2019,(6):547-548,553
以黑农35号大豆为材料,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喷施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枝期和初花期经5种药剂处理后,生根壮苗激活剂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381.37 kg/hm^2,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喷施烯效唑产量分别增加189.29和222.63 kg/hm^2,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增产原因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PP333)对大豆增产作用和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荆,经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盛花期喷施,可以使植株高度显著降低,喷施后8d可降低16~20cm,成熟期可降低40—41cm,同时也可使结荚高度降低12~13cm,而且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但对植株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喷施多效唑可以显著增加产量,增产幅度为17%-18%,光合效率增加29%左右。增产的生理效应主要是使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和光合效率提高,可增加单株粒数和荚数,粒重提高,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对春花生的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裴润梅 《花生学报》2002,31(4):9-13
盛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强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增强主根的根系活力。喷施3周后,单位叶面积鲜重和干重以及植株鲜重和干重均有所提高。成熟收获时,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均比对照高。其中,以喷施150mg·L-1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806.25kg/hm2,比对照增产12.57%。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大豆花荚脱落情况,以大豆(Glycine mex)垦农4号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了大豆植株花数、荚数以及花荚脱落数.结果表明:氯化胆碱(Cc)明显的增加了大豆植株的花数及荚数.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SOD.有效降低了花荚脱落数以及脱落率;其中DTA-6还显著增加了大豆株高和茎粗,提高了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以及单株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增产幅度为13.24%.可见叶面喷施Cc有效地促进了开花结荚,而在产量增幅上,DTA-6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夏大豆进行全程化控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上喷施多效唑及望立亭进行化控,能使大豆株高显著降低,七个处理中有三个处理对植株抗倒能力均有所增强;喷施多效唑化控对大豆主茎节数、结荚高度、茎粗、有效分枝影响均不显著。喷施多效唑化控,对产量影响不显著,但少量多次喷施有增产趋势,一次喷施量大会使大豆倒伏现象有增加趋势,使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条件下,以2对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大豆品系A31和6059为材料,于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来研究不同叶型大豆品系对多效唑的反应.结果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豆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同时还改善了叶片的生理功能和产量性状.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得到了提高,脂肪含量降低.不同叶型品系对多效唑的反应不同,表现为圆叶品系的增产效果好于尖叶品系.  相似文献   

11.
氮素用量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0、100、200、300 mg.kg-1)下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动态变化特征,并比较了单株鲜荚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下生殖生长期菜用大豆根系形态指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开花后21 d;100 mg.kg-1氮素用量能明显促进菜用大豆根系发育和根瘤干物质的积累,促使大豆形成较大的根系表面积,较高的单株产量以及2粒荚和3粒荚数;当氮素施用量增加到200和300mg.kg-1时,根系干物质、根系表面积、根长和单株鲜荚产量均降低;300 mg.kg-1氮素施用量的根体积最大;不施氮处理的根瘤数目和重量最高,形成较多的细根,表现为根系长度最长,根系干物质重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具有抑制顶端生长的作用。为分析套作模式中,喷施TIBA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幼苗期生长和倒伏的调控效应,本研究设置50,100,150,200和250 mg·kg^-1的TIBA浓度处理,以清水和无遮荫为对照处理,调查大豆形态、干物质和倒伏性状。结果表明:与无荫蔽对照相比,荫蔽下大豆株高增加,茎粗、节数、分枝数、SPAD、干物质则显著降低,倒伏率显著增加。喷施TIBA后,大豆株高显著降低,茎粗、节数无改变,分枝数增加,叶面积下降,叶片SPAD无变化,干物质下降,大豆倒伏率显著降低。套作模式下大豆幼苗期TIBA喷施的适宜浓度为50~100 mg·kg^-1,且适宜浓度与品种自身耐荫能力有关,强耐荫品种南豆12适宜浓度为50 mg·kg^-1,而荫蔽敏感型大豆XBM为100 mg·kg^-1。浓度高于150 mg·kg^-1处理虽然更有利于降低株高、减少倒伏,但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偏低,不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21份来自全国各地种质资源的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菜用大豆相关品质及炭疽病抗性性状进行评价,筛选适宜浙江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结果表明:121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炭疽病抗性方面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种质资源差异显著;生育期为80~128 d,鲜籽单株产量为14.973~148.791 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9.037~136.683 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4.310~31.130 mg·g-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560 7~37.972 7 mg·kg-1,维生素C含量为4.832~15.460 mg·kg-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21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通化平顶香、豫豆19、中黄58、冀豆21、菏豆13、六月黄为适于浙江地区菜用大豆品种选育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李文博  崔娟  徐伟  史树森 《大豆科学》2019,38(4):584-588
为明确东北大豆田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防治方法。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密度系列试验和拟合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竞争关系,计算其经济阀值。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随野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大豆产量损失率与野黍密度之间关系最好y=22.102Ln(x)-42.592(R2=0.977 2;F=171.338 4;P=0.000 2)。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函数模型,野黍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15.05株·m^-2,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24%烯草酮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化学防除野黍的经济阈值分别为8.19,7.59和7.67株·m^-2。野黍与大豆争夺田间光照和土壤水肥,导致大豆严重减产,采取化学防除野黍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水肥耦合对大豆生长发育的正交设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条件,设置不同灌水和施肥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大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分对大豆的生长影响大于肥的影响,大豆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分供应的多少,在水分充足时增加施肥可以提高大豆产量和株高,但水分过高对大豆生长不利.总体上,随着水分和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在相对含水量55%、N含量为200 mg/kg、P为50 mg/kg、K为100 mg/kg时对大豆的生长最适合.  相似文献   

16.
以特豆1号、浙春3号和特豆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特豆5号在施纯氮90 kg.hm-2时,大豆籽粒氮含量、氮利用率和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组合,产量达2 240 kg.hm-2。3个供试品种中,特豆5号是氮高效利用型品种,浙春3号对氮最敏感。施氮水平和品种间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A2B3组合(特豆5号施纯氮90 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大豆品种改良,本文对101份1982-2021年江苏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抗性演变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株高、主茎节数均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单株荚数、百粒重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其中淮北品种株高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审定品种(其中淮北品种60个,淮南品种41个)产量随年份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年均增产21.08 kg·hm-2,且R2大于0.600,上升线性关系较为明显。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淮北品种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产量与生育期、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合理缩短生育期、减少主茎节数、降低株高与结荚高度可促进产量提升,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可为高产优质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木薯间作短期作物是常见的栽培模式之一,本文以木薯南植199和大豆华春8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间距处理下,记录和测定作物的农艺性状和品质,试图了解间作距离对其的影响,为两种作物合理配置获得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显示:间距处理对大豆的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和木薯的株高具有显著影响,而对两种作物的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当间作间距为D30时,大豆蛋白质、粗脂肪和3种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木薯淀粉含量高于其它处理,但低于单作木薯。此外,间距处理对木薯的单株产量有影响显著,单作和D50间距处理的木薯单株产量高于其它处理,但对大豆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D30的间距间作模式下,木薯和大豆的品质性状具有优势,而D50的间距间作模式下,木薯和大豆的产量性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条绿色高效地提取纯化大豆异黄酮,并联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和低聚糖的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RSM)优化,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超声功率250 W,7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 min,大豆异黄酮提取量为2 104.25μg.g-1,提取率85.34%;并通过三步简单的分离纯化从豆粉中得到1 838.00μg.g-1、纯度为62.09%的异黄酮,最终收率74.54%;最后以提取异黄酮后的剩余豆渣为原料,联产制备了大豆分离蛋白(216.25 mg.g-1)和低聚糖(73.75 mg.g-1),全过程无废液废渣排出。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999年大豆重茬条件下,通过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大豆生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措施不仅能减轻重茬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并且使大豆株高、根长增加明显、干物积累增加,能够为大豆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