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本文在西部现有小城镇发展普遍没有产业支持的现状下,重点研究了产业支持下西部小城镇的发展道路。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应该以制度创新为先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特色小城镇为主体,以特色小城镇体系为目标。因地制宜,只有在产业支持下才能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以产业集聚、进而人口集聚为前提。西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小城镇在产业集聚方面有其特殊性。改善西部地区小城镇产业集聚的条件,对于促进西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10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小城镇的调查,分析西部小城镇产业集聚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刘米琴 《甘肃农业》2003,(12):23-24
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和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应有着重解决好规划、资金、土地、产业支撑、政策吸引、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部小城镇绿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小城镇绿化的发展;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城镇的理念,为西部小城镇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西部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西部小城镇绿化的意义,总结了西部小城镇绿化的特点,提出了西部小城镇绿化的原则,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程东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97-10200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赣州市城镇化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为了逐步缩小赣州市中部与东、西部城镇化差距,全面提高城镇化整体水平,笔者主要从七个路径来构建赣州市小城镇发展机制,分剐为:①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②建立城乡一元的户籍管理制度;③建立统一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④建立多层式的社会保障体系;⑤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财政和投融资体制;⑥建立高效的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⑦建立科学的产业梯度转移对接机制,不仅可以推进赣州市农村改革发展,而且对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也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当前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应于西部卫星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调整法,并通过皋...  相似文献   

7.
基于Hedonic理论,借助SPSS软件,构建了西部农村小城镇二手房特征价格模型,确定影响该地区的主要特征价格因素有房屋面积、房屋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及是否有物业.认为建立Hedonic模型对估算西部小城镇二手房价格、为购房者提供购房意见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敏  康博  张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69-20070
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3种模式:就地务农就业模式、小城镇非农异地就业模式和长距离非农异地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是西部地区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各种数据资料,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中小企业为西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西部地区的了出口,启动了民间资金,有利于壮大区县经济等,文中还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西部地区的出口,启动了民间资金,有利于壮大区县经济等,文中还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中小企业发展滞后,融资困难,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布局分散等,为此,提出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是调整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工业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农村工业化就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从而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西部地区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关键是要逐步减少农村劳动力,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其中,乡镇企业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小城镇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主战场。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突破口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应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积极推进。首先,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使种植业中的劳动力向非种植业转移。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