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说的是猫和狗为什么都挨了打。 有一户人家,家里养了一猫、一狗和一群鸡。那猫整天喵喵喵地叫,偏偏不捕鼠。老鼠听惯了猫的叫声,又知道猫不抓它们,便横行无忌。主人看到老鼠东奔西走,猫却叫而不捕,甚是恼火,便狠狠地将猫打了一顿,且边打边说:“谁让你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2.
6月9日傍晚,江苏省国有岗埠农场六机站年近五旬的职工许方奎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告诉了妻子他要“搬家”的事。妻子投过来疑问的目光。许师傅说:“没别的,明天分场开镰收麦,机站的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出动,我们做驾驶的得吃住在机站。家里的事,我怕是搭不上手了。”妻子沉下脸来道:“那可不行。前段时间。你说机站搞维修迎夏收,我支持你,家里的农活,哪样用你操过心?现在眼看麦收了,两个孩子上学,你又急着搬去机站,家里的麦子,指望谁?”  相似文献   

3.
小女当家     
结婚以来.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牢牢掌控在我的手里,老公的工资、奖金如数上交.然后再从我手里领取每月的零花钱。家里的开支无论大小,一律由我说了算。老公常笑称自己在家中没地位——小事不做主,大事做不了主。这样的格局似乎是当下社会最普遍的幸福家庭标准模式了。可是有一天我猛然惊醒:我这个“大权在握”的人.不过是中了老公的“撒手计”。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16日晚7点左右,富阳供电局95598客服中心接到住在富阳市富春街道的王阿姨打来的电话:“家中的电灯闪了几下之后就灭了,家里一片漆黑。”放下电话“保险丝服务队”立即派三位电工师傅上门维修,查找断电原因后很快为她排除了故障,并做到了工完、料净、场地清。电灯亮了,  相似文献   

5.
4月17日.笔者来到阳信县商店镇小桑经贸园区张志昌的家里,宽敞的商住楼里,他妻子和儿子正忙着招揽顾客,张志昌却闲在客厅喝茶。他见来了客人,赶紧起身让座、倒茶。当聊起如今国家和农家的变化时.张志昌打开抽屉,拿出了一摞红的、绿的证件来,说:“你看看,从俺家里这几年又多出的这些新证件说明啥?国强民富了!”  相似文献   

6.
开会情结     
K主任退休回家后,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哦,是开会。上班时老有会开,现在不能回单位开会了,在家里开会还是可以的吧?于是,他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开会”。“会”上,他宣布三条规定:“第一,每周至少开一次总结会,由我报告一周的家中大事。第二,定期汇报,家中重要的事情,比如重要支出、重要活动、与亲明的交往,以及孙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外孙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都要向我汇报。第三,上传下达的主要形式是开会,没特殊情况不能请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农村用电管理对农电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农电工对知识需求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农电工有了对自己工作有益的“婚外恋”。爱书本胜过爱老婆。单位办公桌上是书,外出时工具包的夹层里也是书,回到家里床头上还是书。这是对周庄供电所农电工李运华的真实写照。提起书本,幽默的他总是说,这是除了老婆以外的“最爱”,有时甚至还超过老婆。2004年年底,由于他家新盖了房子,手头经济一时拮据,眼看快过年了也没给老婆添一件像样的衣服。到了腊月二十九县城逢大集这天,他拿着家中仅有的300元钱去办年货,临出门还答应给老婆买件衣…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20日傍晚,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供电所农电工肖德军来到仙女山村黄大爷家,帮他安装室内刀开关。当安装刀开关座时,黄大爷突然想起没买木螺丝,急得直跺脚。肖德军忙说:“没事,我这儿有。”他边说边从工具包内摸出一个空烟盒,找出木螺丝,为黄大爷安装好了刀开关。黄大爷感激地说:“没想到你们农电工还带了木螺丝,想得真周到啊!”  相似文献   

9.
近水楼台者“戒”一位电力系统的朋友在一次拉家常中颇为得意地对笔者说:“我们管电的没其他好处,就是电费不用交。”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位朋友家里除了彩电、冰箱等电器外,做菜煮饭烧水全都实现了电气化。这番话道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实,看来这就是管电人员的...  相似文献   

10.
一本杂志     
电工李勇推开自家院门,径直走进堂屋。片刻又出来,大声问道:“那本《农村电工》呢?”舅舅这一问,小兰快步走进堂屋,找来找去迟疑地说:“妗子走的时候,我好像记得还在这张桌子上,可后来……”“后来如何呀?”舅舅追问,小兰说:“后来我让一个收废品的来过,莫非他……”小兰不言语了。小兰这一说,舅舅如同浇了盆冷水。几年来他养成回家边喝茶边看杂志的习惯。这新送来的杂志上面有着急需的文章,他才看了一半,杂志就不见了,怎么不着急?他沉着脸在屋里踱来踱去。妗子拎着药进了院子,舅舅责问道:“那本《农村电工》呢?”妗子答:“不是在堂屋桌子上…  相似文献   

11.
日前,笔者在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东店子村春耕现场看到,一台台大农机正在大田里忙着作业。“老把式”徐功金感慨地说:“土地承包到户快30年了,这两年土地才开始深翻、深松。以前家里的地,分了五六块,大农机没法规模作业。而靠家家的小四轮,无法完成深松、深翻,眼看着土壤板结,却无能为力啊!”  相似文献   

12.
身为电工竟偷电,这事儿您或许不觉得新鲜。但下面这件事儿,您或许就觉得有点新鲜。 1994年9月份,一个推销窃电器的人,来到西华县城关镇花园村电工家里,一边展示窃电器,一边得意地夸口说这窃电器如何灵验、如何偷电不留痕迹,并许诺说:“只要想用,价钱便宜好商量,一年包管为您赚很多钱!”但任凭这人如何唆使,杨海云就是不动心,并给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电工》2006,14(11):49-49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拉开了公司系统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帷幕,由于农村无电户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安全用电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低,因此加强农村无电户安全用电宣传至关重要。为了积极配合“户户通电”工程的宣传,促进“户户通电”工程实施期间及日后的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特别是把安全用电知识送到每个“无电户”家中,确保他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安全用电,农村电工杂志社组织编制了《“户户通电”安全用电宣传画》。该宣传画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时代感强,对普及农村用电法制教育,农民安全用电的规程教育及常识教育,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阴雨连绵的8月,天气异常闷热。这天小林下班回家,发现家中的电扇不转了,又看看别人家都有电,就认为自家的线路出了问题。他脱去上衣,光着膀子查找故障,确定故障是接头接触不良后,随即搬着自家的铁梯子,拿着钳子去接线。其父上前阻拦说:“你不能接!快去找电工来处理。”小林接着说:“我在热电  相似文献   

15.
称电能表     
张老汉家中电能表因故烧坏。在商店里,售货员热情地为他介绍了“青鸟”和“金鸟”两个不同品牌,同性能、同价格的节能型电能表。张老汉忙问哪一种耐用,售货员说这两个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电工》2006,14(12):53-53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会议,拉开了公司系统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帷幕,由于农村无电户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安全用电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低,因此加强农村无电户安全用电宣传至关重要。为了积极配合“户户通电”工程的宣传,促进“户户通电”工程实施期间及日后的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特别是把安全用电知识送到每个“无电户”家中,确保他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安全用电,农村电工杂志社组织编制了《“户户通电”安全用电宣传画》。该宣传画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时代感强,对普及农村用电法制教育,农民安全用电的规程教育及常识教育,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幽默天地     
委屈 老王下班回来,见家里一片狼籍,就问鹦鹉:“这是谁干的 ?”  鹦鹉:“是个贼头贼脑的家伙。”  老王:“那你为何不喊‘抓贼’ ?我不是已经教会你了吗 ?”  鹦鹉:“可我问他是不是贼,他说不是贼,是‘小偷’。”骗术 一职员向领导请假 1天,说要去参加表妹的婚礼,领导让他在门外稍候。  领导:你在撒谎 !我刚刚给你表妹打了电话,她说她已结婚 1年多了。  职员:头儿,你比我更谎,我根本就没有表妹。算命 学生家长:“算命时你不是说我儿子今年一定能考上外国语学院吗 ?怎么没考上 ?快退我那 200元算命钱 !”  算命…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北京市各区(县),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时,本着“兴修与管理并重,巩固与发展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针及坚持“修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的原则,突出地抓了平整土地和修建田间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从去冬以来,尤为显著,郊区已平整了125万亩,占计划平整的45%,平整土地增产、省水、省劳力已深入人心,有些公社的群众说:“修渠不平地,浇水干着急,灌溉不平地,白费劳动力”。在方法上,都是利用秋收时“边收边平”,种麦时“边种边平”,春耕时“边耕边平”,麦收时“边收边平”。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中国电力报》、《大众日报》、《山东电力报》、《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以《大山的情怀》为题,先后报道了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蒋峪供电所农电工王运福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王运福先后被临朐电业局授予“模范农电工”称号,潍坊电业局授予“优质服务标兵”称号,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授予“优秀农电工”称号,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不变的情怀2001年11月27日傍晚,王运福刚回到家中,付家庄村的奶牛养殖专业户石金孝打来电话,说他家突然没电了,铡草机不能工作…  相似文献   

20.
更正     
一位顾客用餐后,提笔在意见簿上写道:“贵餐馆的馄饨真够水平!” 女服务员拿过意见簿看了一眼,便拔腿朝留言者追去。 “同志,请您更正一下。”她边追边说,“我们卖的不是馄饨,是饺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