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水稻二化螟对目前生产上常用化学药剂产生严重抗性、化学防治药效低的问题,寻找出高效的取代药剂,2007年进行5%丁烯氟虫腈乳油防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5%T烯氟虫腈乳油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可达90%以上,且以1龄幼虫高峰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较为理想,建议使用剂量为450~600mL/hm^2。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稻二化螟对目前生产上常用化学药剂产生严重抗性、化学防治药效低的问题,寻找出高效的取代药剂,2009年进行5%丁烯氟虫腈乳油防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5%丁烯氟虫腈乳油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可达90%以上,且以1龄幼虫高峰期至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较为理想,建议使用剂量为450-600mL/hm2.  相似文献   

3.
<正>第3批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和配套技术名单,该名单共涉及害虫19种、药剂品种29种、配套使用技术47个。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3种①丁烯氟虫腈。有效成分2.5~3克/667米2(例如5%丁烯氟虫腈乳油亩用50~60毫升)。②虫酰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1代二化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75mL/hm^2、16%氟腈·毒死蜱乳油1200mL/hm^2、50%敌·氟腈乳油1500mL/hm^2防治1代二化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丁烯氟虫腈对水稻和蔬菜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丁烯氟虫腈乳油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和水稻二化螟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为1.5~2.0 g/667m2,用药后10~15 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在95%以上。有效剂量2.0~2.5g/667m2,用药后13 d,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在90%以上。与对照药剂5%氟虫腈悬浮剂相比,有效用药量相同,两种药剂对小菜蛾和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正>7月份和8月份是我市二化螟、稻飞虱、稻水象甲、玉米螟、粘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做好这几种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我市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二化螟一年发生两代。一代发生盛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发生期为7月底至8月上旬。在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进行防治效果佳,可选用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40ml/667m2,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667m2,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50ml/667m2,  相似文献   

7.
第3批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和配套技术名单共涉及害虫19种、药荆品种29种、配套使用技术47个. 1.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3种:①丁烯氟虫腈.有效成分2.5~3克/667平方米(1亩)(例如5%丁烯氟虫腈乳油667平方米用50~60毫升).  相似文献   

8.
10%氟虫双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分蘖期二化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氟虫双酰胺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有显著的防效。在水稻分蘖期二化螟幼3龄幼虫盛期,用量300 mL/hm2,防效为88.1%,保苗效果85.5%,显著优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3.2%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10%氟虫双酰胺悬浮剂不同用药量试验表明,防治水稻分蘖期二化螟用量以3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对水稻二化螟进行了5种农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丁虫腈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和1万PIB.μL-1.2 000 IU.μL-1茶核.苏云菌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在目前水稻生产中,为避免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导致二化螟抗药性增强,以上4种常规农药交替使用防治水稻二化螟为理想途径之一,建议在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丁烯氟虫腈、阿维毒死蜱2种供试药剂,不同处理剂量对东至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和阿维毒死蜱在卵孵盛期喷雾处理,对二化螟防效很高,均达90%以上,且保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很理想,相对甲胺磷处理,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2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2龄后期(水稻破口期)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甲维盐、阿维·氟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2代二化螟孵卵高峰期,每亩用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30 mL,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2、15 mL,1.14%甲维盐乳油300 mL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88%, 87.29%, 95.50%和92.68%。应抓住2代二化螟孵卵高峰期这个最适期间,将上述药剂作为本地区今后防治2代二化螟的主打药剂进行轮换使用,既可提高防治效果,亦可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多杀霉素、印楝素、丁烯氟虫腈、氟啶脲四种药剂,防治蔬菜小菜蛾。从示范结果可做以下推荐:2.5%多杀霉素乳油最佳使用剂量为60~80ml/667m^2、5%氟啶脲乳油为60ml/667m^2、5%印楝素乳油为100ml/667m^2,以上药剂处理虽见效较高毒农药慢,但由于其为高效低毒农药,且防效较高,可进行大面积推广。5%丁烯氟虫腈乳油两处理药效偏低,有待进一步示范观察。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治效果,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影响不大;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g/hm2和15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600mL/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g/hm25个处理防效在90.30%~100.00%,防效较好;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750mL/hm2、20%甲维盐·毒死蜱可湿性粉剂900g/hm2、24%氰氟虫腙乳油450mL/hm2、5%丁烯氟虫腈乳油900mL/hm24个处理防效在80.33%~85.86%,防效中等;其他药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4.
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水稻二化螟时应在其低龄幼虫高峰期,用36g/hm2(有效成分)对水675kg/hm2细水均匀喷雾,在二化螟中等偏重以上发生时适宜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南城县水稻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控制已产生抗药性的水稻二化螟,选取了9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于二化螟卵孵始盛期以及1、2龄幼虫高峰期在南城县的一季中稻田喷施2次,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卵孵始盛期施用72%丙溴磷乳油1 20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90%杀虫单可溶粉剂2 250 g/hm~2的综合防控效果最好,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均在86.0%以上;其次是卵孵始盛期施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2 250 g/hm~2,其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达80.6%和81.6%。综上所述,这2种药剂的轮换组合可在水稻生产的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氟虫腈、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和3龄幼虫高峰期每667m2稻田施用氟虫腈60~80 mL,防治效果显著且优于毒死蜱,在水稻防治稻纵卷叶螟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褐飞虱3龄若虫具较高的生物活性,其LC50为4.0 mg/L,该药剂的共毒系数为139.35,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对水稻褐飞虱具有速效好,持效期长(药后3 d,29%辛硫.氟虫腈乳油80~120 m l/667m2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85.67%~97.98%,优于对照药剂氟虫腈和噻嗪酮;药后14 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 m l/667m2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85.90%~95.12%,与对照药剂氟虫腈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噻嗪酮);推荐29%辛硫.氟虫腈乳油的施用剂量为100 m l/667m2,防治适期宜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兑水量不低于50 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全面。  相似文献   

18.
80%氟虫腈WG不同剂量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4 g/667m2药后20d防效达86.89%,明显优于5%氟虫腈SC35g/667m2,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照药剂,是防治二化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9.
氯虫苯甲酰胺等9种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化螟是韶关水稻重要害虫之一.2008年晚稻用9种药剂防治三化螟药效试验表明,在三化螟卵孵盛期每667 m2施用16%阿维哒嗪硫磷乳油65 mL、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50 mL对三化螟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9%辛硫&#183;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药后3—7d,29%辛硫&#183;氟虫腈乳油100—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79.09%-86、78%,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处理,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后14d,29%辛硫&#183;氟虫腈乳油100—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3.93%-82.35%,与氟虫腈的效果相近,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辛硫磷、毒死蜱。因此,29%辛硫&#183;氟虫腈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剂量为100~120ml/667m^2,大发生年份可适当加大施药量,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50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