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青田县自1979年从陕西、山东、临海等地引进1000余头奶山羊。于80年7月至9月发生脑脊髓丝虫病,虽用海群生等药物治疗,但仍未免偏瘫而淘汰,死亡奶羊20多头。为此应重视本病的予防和治疗。马、羊脑脊髓丝虫病,是由牛腹腔指状丝虫或唇乳突丝虫的童虫经传播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雷氏按蚊传播,侵入马、羊的脑脊髓而引起的一种丝虫病。脑脊髓丝虫引起的疾病,最早于本世纪初先发现于马的“腰痿病”,此后在不少国家相  相似文献   

2.
正马腰痿丝虫病中兽医学中称之谓"马脑脊髓丝虫病"。该病早在1962年发现于福建,其后相继在山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和辽宁等地的马匹中发现。近几年以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花海子地带患病马中经常发现该病的临床表现。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确诊该病为马腰痿丝虫病,并在治疗当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主要病因本病多发生于沼泽、温暖、潮湿、积水坑较多、芨芨草和苔草较多处,放马、蚊虫和虻虫能适应的环境条件下,牛指形丝状虫的幼虫  相似文献   

3.
牛腹腔丝虫在我省耕牛中广泛流行,由于牛腹腔丝虫感染而引起马脑脊髓丝虫病的瘫痪病例,占退役马总数的46%。并已有发现一些诊断不明的小儿麻痹症的病例。为了探讨牛腹腔丝虫与人和其他动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绵羊和山羊脑脊髓丝虫病在我国诸多省份常有发生。该病按其临床症状难以诊断,故常以死后剖检在脑或脊髓中发现童虫而确诊。为了寻求家畜脑脊髓丝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文就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与马、骡、山羊、黄牛和免疫家兔等动物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作了试验,探讨了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用于家畜脑脊髓丝虫病血清学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1979年10月,我部驻河南明港部队发生马“腰痿”病。为确诊,我们扑杀两匹。其中一例,在腹腔和脑底部各发现两条线状小丝虫,经鉴定为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的童虫,而且均为雄虫。这一情况在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标本观察和测量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指状腹腔丝虫的幼虫是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主要病原,中华按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我们在对福建省马脑脊髓丝虫病病原终宿主及其传播媒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78年对指状腹腔丝虫微丝蚴及其在中华按蚊体内发育过程中的形态进行了观察,以期通过观察获得指状腹腔丝虫微丝蚴及其在中华按蚊体内发  相似文献   

7.
牛腹腔丝虫感染蚴皮下接种非固有宿主马和羊,均发生脑脊髓丝虫病;接种沙鼠、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实验小动物,亦均发生类似于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日本学者河野猪二郎曾报道在自然界中牛有脑脊髓丝虫病的病例。在马脑脊髓丝虫病发病机理研究中,我们以牛腹腔丝虫感染蚴接种固有宿主犊牛试验,企图通过人工造病,建立牛腹腔丝虫虫源模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脊髓丝虫病又称腰痿病 ,是由寄生于腹腔的指状丝虫和唇乳突丝虫的晚期幼虫迷路侵入病畜的脑或脊髓的硬膜下或实质中而引发的疾病。马骡、山羊、绵羊常发生 ,牛偶有报道。笔者就近两年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地区的邱江、松桃、德江及沿河等县的波尔山羊公羊的脑脊髓丝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7月 ,在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沿河、德江等县先后发生了波尔山羊后躯不能站立 ,体温、脉搏、呼吸、吃草正常的疾病。 2 0 0 0年 7月 6日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某山羊改良示范点有 1只纯种公羊发病。 7月 8日该县某村又有 1只公羊发病 ,发病…  相似文献   

9.
有关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的牛腹腔丝虫的种类及分布状况所知甚少。牛腹腔指状丝虫可经蚊虫传播引起羊、马脑脊髓丝虫病,唇乳突丝虫也可经人工感染使动物发生脑脊髓丝虫病。因此了解牛腹腔丝虫的  相似文献   

10.
用东乡伊蚊叮吮含有唇乳突丝虫微丝蚴的模型动物——小鼠血液,待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时,分离出感染坳,皮下多点接种43只昆明小鼠(每只15~200条)、1只山羊及2只绵羊(每只200~300条)和4匹驹(每匹750~1 250条);将指状丝虫接种到20只昆明鼠体内,比较两种虫体的致病性。结果:唇乳突丝虫感染鼠有16只经1~8 d潜伏期发病,呈现瘫痪、昏迷症状后死亡.实验羊和驹经5~21d潜伏期后均呈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神经症状,于接种虫体后40~140 d扑杀.经病理学观察,3种动物脑脊髓均呈现虫伤性液化坏死灶及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在其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切片中发现丝虫虫体断面或钙化碎片,从而证明唇乳突丝虫可人工感染昆明小鼠、羊、驹发生脑脊髓丝虫病,进而提出该虫可以成为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病原之一。指状丝虫感染鼠死亡率高于唇乳突丝虫感染鼠(P<0.01),初步认为唇乳突丝虫致病性较指状丝虫弱。  相似文献   

11.
脑脊髓丝虫病是由寄生于牛腹腔的指形丝状线虫和唇乳突丝状线虫的晚期幼虫(童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羊、马多发[1],蚊是其中间宿主。指形丝状线虫或唇乳突丝状线虫所产生的幼虫(微丝蚴)随血液循环到达末梢血管,当蚊虫叮咬牛只后,微丝蚴即进入蚊体内,经两次平均14 d蜕化发育为感染期幼虫[2],再于蚊叮咬羊时传给羊,侵入羊脑脊髓腔内发育,破坏中枢神经组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髓所支配的后躯运动神经障碍,痿弱和共济失调,故通常称作“腰痿”或“腰麻痹”[3]。笔者对近年来山羊脑脊髓丝虫病在江口县的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做一总结,为今后山羊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 马脑脊髓丝虫病(EquineCerebrospinal setariasis)是由牛腹腔丝虫的幼虫侵入马脑脊髓而引起的一寄生虫病。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免疫、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在《马脑脊髓丝虫病》的专著中均作了一定程度的介绍。近年来,对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发病机制及免疫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根据笔者所在的马脑脊髓丝虫病发病机制研究组实验情况和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就《马脑脊髓丝虫病》  相似文献   

13.
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可引起马脑脊髓丝虫病中华按蚊是其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在黄牛腹腔,幼虫在蚊体胸肌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经蚊虫传播至马体,侵入马的脑脊髓组织内,造成中枢神经实质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以后躯麻痹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波尔山羊脑脊髓丝虫病是由丝虫亚目丝虫科指状丝虫或唇乳突丝虫的幼虫——微丝诞引起的,对波尔山羊有较严重的危害。1999年7月19日和7月26日,永州市江华县某山学养殖场引进的波尔山羊中,二例(公母各一洗后发生脑脊髓丝虫病,分别表现为山羊脑脊髓丝虫病的急性型和慢性型症状。l临床症状11急性型患羊突然四肢无力,倒地不起,随即服球上旋,颈部歪斜肌肉强直,呈现兴奋、骚乱及鸣叫等症状。强直缓解后驱赶运动步伐不稳、头部偏向一侧。12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呈现典型的腰麻痹症状。患病羊后肢无力,由轻微破行开始,常发生一侧后肢。随着病…  相似文献   

15.
山羊脑脊髓丝虫病是由指形丝状线虫(指状丝虫)和唇乳突丝状线虫(唇乳突丝虫)的幼虫——微丝蚴寄生在羊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以脑脊髓炎和脑脊髓实质破坏为特征。因病羊走路摇摇摆摆,故又称之为摆腰病。2008年8月,笔者在师宗县丹凤镇长桥村委会路依格村的养羊示范基地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工作时,看到一种影响养羊业生产的寄生虫病,当地群众称之为“僵腰风”、“风摆腰”或“磨腰疯”,是一种以腰部麻痹并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牛腹腔丝虫感染蚴皮下接种非固有宿主马和羊,均发生脑脊髓丝虫病,接种沙鼠、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实验小动物,亦均发生类似于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在一九五一年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症发生,共发生十六匹,治疗无效全部死亡。继之每年都有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畜发生。特别是今年发生尤较严重,截至八月末即有一百五十余匹牲畜发生此病,(经用家兔接种反应阳性)死亡率占百分之八十。这样对如何防治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就成为我县畜牧兽医工作的迫切任务,虽然采用了许多疗法,总是收效不  相似文献   

18.
前言关于中国牛腹腔丝虫,吴淑卿、夏逊等曾诈过调查,但河北省黄牛腹腔丝虫寄生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了解牛腹腔丝虫的分布规律,对进一步研究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发生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报道了在对自然感染脑脊髓丝虫病的山羊进行免疫学诊断时,为了进一步证实其抗原性,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采集了黄牛腹腔内的丝虫并进行了鉴定。材料与方法从1992年至1995年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采集黄牛腹腔丝虫18O条(雌虫116条,推虫64条).经用光学显微镜鉴定进行了分类和鉴定。调查结果经对所采集的180茶虫体经光镜下鉴定其结果为:唇乳突丝状线虫(…  相似文献   

19.
动物脑脊髓丝虫病是由牛腹腔指状丝虫引起的马、羊神经性疾病。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区均有流行,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本病研究中,病原虫体的来源通常是靠蚊虫叮咬病原牛而获得。寻找病原牛受环境、季节及地理因素影响,且耗费人力和物力,加上腹腔丝虫多为混合寄生,很难获得纯种丝虫,因而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较理想的方法。本实验自唇乳突丝虫、指状丝虫、马歇尔丝虫成虫子宫内分  相似文献   

20.
5例自然感染“腰麻痹病”奶山羊的病灶均局限在脑脊髓系统,其中1例脊髓腔中发现1条活泼的指状腹腔丝虫幼虫,在另一例脊髓实质病变部发现了与指状腹腔丝虫断面相似的虫体断面.各例病变性质均属虫伤性液化坏死性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由此认为,指状腹腔丝虫幼虫是本病的病原.病灶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病变无特异性,主要呈退行性病理变化: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细胞器呈严重的细胞病变,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无髓神经纤维变性溶解,神经毡形成坏死性空洞及出血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