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72,偏酸土壤占60.7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82 g/kg,高于15.0 g/kg的占78.57%,基本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丰富( 30.0 g/kg)的柑橘园比例为0;碱解氮和交换性钙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53.57%和50.00%,有效镁、有效硼缺乏比较严重,缺乏和极缺乏的比例分别达57.14%、21.43%和32.14%、67.86%;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普遍过高,过量的比例依次为78.57%、78.58%、96.43%和89.29%。【结论】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普遍偏酸性,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同养分的丰缺状况差别很大;应适当控制磷、钾肥和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并加强钙、镁、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土壤偏酸性的柑橘园应用石灰进行土壤调理,同时可减少土壤过量的铁。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解本县水蜜桃园地作物土壤养分,探讨园地土壤养分供应情况。在水蜜桃作物土壤上,共采集土壤样品2635个。调查结果说明,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7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是136、37.6、66.7mg/kg、微量元素有效硼的含量为0.16mg/kg、土壤pH值为5.0。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水平的占94.2%、碱解氮含量属于的中等水平是94.2%、有效磷含量达丰富水平的占87.3%,84.3%土壤的速效钾缺乏、微量元素有效硼的缺乏样品达96.21%。所以提高有机质含量和改良土壤酸度与增施钾肥适施硼肥,要作为本县水蜜桃园地土壤改善养分供应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泉港区566个水田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3.08 g/kg,83.57%的样品处于中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15.11 mg/kg,95.05%样品的含量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4.82 mg/kg,处于缺乏水平的样品占54.06%;速效钾含量平均为61.73 mg/kg,81.27%的土样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pH值偏低,81.62%的土样处于微酸性至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析霞浦县耕地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结果表明:耕地土壤pH值5.20,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32.34 g/kg,处于高水平;碱解氮含量94.11 mg/kg,处于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19.20mg/kg,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75.95 mg/kg,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1.07 g/kg、0.68 g/kg、24.53 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霞浦县耕地土壤酸化比较严重,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速效钾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山西省核桃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情况,探讨其丰缺状况,为指导核桃丰产栽培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核桃主产区汾阳市、左权县、盂县、黎城县及古县核桃园0~30 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8.26,95.2%的土壤为微碱性土壤;山西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4 g/kg,70.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和有磷缺乏,平均含量分别为52.3、11.0 mg/kg,缺乏比例分别占67.5%和60.0%;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70 mg/kg,大部分地区速效钾丰富,过量比例为61.9%;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5.25、0.89、0.85、5.34 mg/kg,存在不同程度的铁、锰、锌缺乏以及铜、锌过量。不同县市、同一县市不同核桃种植地之间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万宁市菠萝土壤养分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  习金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92+16646
[目的]采集海南省万宁市菠萝产区土壤,分析、比较土壤养分。[方法]采用常规分析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结果]pH以酸性为主,平均值为5.43,属于5级微酸性土的采样点占总数的40.00%;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平均值为19.21 g/kg;全氮含量为缺乏水平,平均值为0.89 g/kg;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52.50 mg/kg;有效钾含量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为48.33 mg/kg。[结论]海南不同地区菠萝土壤养分含量对比,pH差异较小,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不同地块间差异大,差异最大的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采集了龙陵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170个,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龙陵烟区植烟土壤总体偏酸性,平均为5.68,85.88%的植烟土壤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处于中等-丰富,有机质平均30.2g/kg,碱解氮平均111.90mg/kg,45.2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30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17.70mg/kg,有74.71%的植烟土壤速效磷20mg/kg;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139.41mg/kg,速效钾含量150 mg/kg的植烟土壤占31.76%;土壤有效镁含量平均为202.52mg/kg,处于匮乏-中等水平;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88mg/kg,总体较丰富;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32mg/kg,处于极缺乏水平。龙陵烟区烤烟生产上应因地制宜,加强平衡施肥技术,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同时注意补充镁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
商南县茶区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商南县主要茶区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商南县清油河、过风楼和金丝峡3个茶区的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商南县茶园土壤pH值较适宜茶树生长,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的占68.20%;商南县茶园土壤有机质缺乏,平均含量为8.25 g/kg,以清油河茶区缺乏最严重;茶园除全氮含量外,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处在缺乏水平,分别占样本总量的73.86%和84.27%,以过风楼茶区缺乏最严重。因此,商南县大部分茶园土壤培肥时应采用"增施有机肥,重施磷钾肥"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集海南省剑麻主产区土壤,分析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养分。[结果]土壤微酸性,pH平均值为5.81,属于4级微酸性土的采样点占总数的55.26%;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平均值为19.31 g/kg;碱解氮含量为缺乏水平,平均值为51.94 mg/kg;不同地区有效磷含量差异性较大,平均值为65.80 mg/kg;有效钾含量总体上偏低,平均值为92.91 mg/kg。[结论]海南不同地区剑麻土壤pH差异较小,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差异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商水县6 920个土壤样品分析表明:全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平均分别为16.05 g/kg、1.11 g/kg、15.17 mg/kg、124.24 mg/kg、1.05 mg/kg、0.86 mg/kg,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36%、46%、230%、128%、105%,土壤速效钾降低28%,年平均下降2.03 mg/kg。不同质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为:轻黏土重壤土轻壤土中壤土紧砂土。从养分分级来看,全省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的样本占测试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7.8%、18.6%、34.5%、9.3%。超过70%的耕地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制定洛阳不同区域烟草施肥方案,提高烟草生产效益,于2011年对洛阳烟区3个主要植烟县共52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并与2002年烟田土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2g/kg,有78.1%的土壤有机质在适宜范围;速效氮含量偏高(>65mg/kg)的土壤占16.6%;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9.52mg/kg,有68.8%的土壤速效磷处于缺乏或极缺的状态;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3.1mg/kg;全市土壤有效铜、有效铁基本不缺乏,缺锰的烟田主要集中在洛宁烟区,全市有68%烟田施锌有效,有效硼普遍缺乏,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整体适宜。同2002年相比,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有较大幅度下降,土壤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微量元素中有效锌略有降低,有效硼下降幅度较大,土壤氯离子有较明显的下降。对烟区不同茬口土壤养分特征分析表明,不同茬口烟田养分存在明显差异,土壤速效氮含量以玉米和花生茬烟田较高,红薯和大豆茬烟田土壤速效磷明显低于其他作物茬口,土壤速效钾以花生茬最低,不同茬口烟田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潮土区甘薯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甘薯碳氮积累与分配是影响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长期有机肥料添加条件下甘薯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响应关系,为实现潮土区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0年潮土长期定位试验(徐州)为平台,选择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施有机肥料(M)、有机肥料+氮磷钾肥处理(MNPK)处理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施肥措施下耕作层土壤性质、甘薯收获期的地上/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各主要功能器官的碳氮含量,阐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碳氮含量及其在各功能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的影响,以及不同施肥措施下甘薯地上、地下部碳氮比(C/N)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甘薯碳氮分配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长期有机肥配施氮磷钾化肥(MNPK),相较单施有机肥料(M)或化肥(NPK),甘薯块根生物量与干物质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通过对土壤性质与甘薯碳氮固持及碳氮比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各器官碳氮固持量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而土壤有效磷(AP)含量并未与甘薯叶片碳氮含量表现出相关关系,但与块根氮固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0.839。甘薯叶片C/N与土壤E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柄与藤蔓C/N与土壤E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甘薯地下块根C/N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过对碳氮固持量在地上部、地下部的分配比例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C/N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前两个轴共同解释了66.6%的变异,第一主成分轴贡献率为42.8%。CK与NPK处理在轴1上的排序较高,说明两者处理下土壤pH与EC值较高,且对于碳氮在甘薯地上部的分配以及地下部C/N的解释度较高。【结论】有机物料添加能够合理调配各器官C/N,提高碳氮在甘薯地下块根部分的分配比例,促进甘薯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红塔区花卉生产中轻施有机肥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因子间的关系,找出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的科学依据。在7个花卉主要种植区采集有代表性的耕层土样50个,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13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花卉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9~49.7 g/kg之间,平均29.53 g/kg,95%置信区为26.59~32.47 g/kg,同时确定了其他12项养分指标的变幅、平均值、95%置信区。(2)有机质含量丰富、较丰富水平的在30.1~49.7 g/kg之间,平均37.90 g/kg,占48%,适合红塔区花卉种植;中等到极缺水平的在5.9~29.8 g/kg之间,平均21.80 g/kg,占52%,是有机肥培肥地力的重点部分。(3)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全氮、有效磷、有效锌、缓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铁、交换性钙共8个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以上,通过回归分析,均得出回归方程y=a+bx,方程式经方差分析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回归系数经t测验P值均小于0.05,证明有机质含量对8项养分指标有显著以上的影响。因此,红塔区花卉生产中,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土壤养分评价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g/kg、0.89g/kg、32.80mg/kg和136.79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平谷区养分含量结果相比,全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1.8%,全氮含量增加了17.1%,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46.0%,速效钾含量下降了8.1%。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和FCM的宁乡植烟土壤养分管理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地统计学和模糊c均值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宁乡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管理分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乡植烟土壤主要养分指标均为中等程度变异,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3项指标的块金效应在25%~75%之间,表明研究区域该3项养分指标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碱解氮的块金效应75%,表明研究区土壤碱解氮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决定。土壤有机质为高水平,碱解氮和速效钾均为中等水平,有效磷为极高水平,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为中等至极高,但约有40%的面积土壤速效钾缺乏。宁乡烟区可划分为3个养分管理分区,分区间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宝鸡烟叶主产区207个土壤样品的主要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68 g/kg,总体上处于适宜水平;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总体上处于适宜或较高水平;速效磷相对缺乏,96.6%的植烟土壤缺磷;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针对土壤养分含量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魏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28-2830
[目的]探讨种植紫花苜蓿对高寒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后其土壤中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等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而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弱。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2年后,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分别增加17.70%1、4.45%、13.53%,而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则分别下降1.63%、9.03%和12.67%。[结论]在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改善土壤氮素水平,在种植过程中应增施磷钾肥以充分发挥其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奕  满秀玲  蔡体久  盛后财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13-1416,1420
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山地樟子松天然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得出:坡位对土壤速效养分影响较大。樟子松天然林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解氮含量均有:坡上〉坡下〉坡中,二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4%和573.45mg/kg;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其含量平均值为2.504g/kg。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规律为:坡上〉坡中〉坡下,其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2.469、2.180和2.160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607.80、509.76和443.84mg/kg。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为:坡下〉坡中〉坡上,平均值为50.41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为:坡上〉坡中〉坡下,其值分别为:500.16、476.00和443.15mg/kg,平均值为473.10mg/k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元素含量呈正相关,除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相关性较差,其余相关性均较好。在不同坡位上,土壤全量养分间的差异不显著,速效养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陕西省陇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形因子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位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98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7.68mg/kg,有效磷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10.26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为157.95mg/kg。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与速效钾、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阴坡含量高于阳坡含量,速效钾阳坡含量高于阴坡。  相似文献   

20.
以高寒草甸藏嵩草沼泽草甸、小嵩草草甸和黑土滩裸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全钾及速效钾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并与生物量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藏嵩草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值最大,黑土滩值最小;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磷相对稳定;地上、地下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土壤速效养分直接决定生物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