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农残人参栽培势在必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参及人参制品在我国以及全世界都颇受欢迎的保健品,销售量日趋增加。而国际上对农药残留限制也越来越严。除过去规定的检测品种有狄氏剂、艾氏剂、DDT、七氯、七氯的氧化物、六六六和五氯硝基苯等含有机氯农药残留外,最近有的国家又增加检测其它含有机氯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这样就给我们人参栽培事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发展和栽培低农残人参。  相似文献   

2.
人参中农药残留,主要是有机氯农药的HBC、DDT、PCNB。也是我国人参出口主要检测的农药残留量。西欧有些国家,除要求检测上述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外,还要检某些有机磷农药、含汞和含砷的农药。有机氯农药和含砷农药以及含磷毒性大的农药,我国早已下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了。但个别地区有库存,再加上这些农药有效,所以个别地区人参中农药残留仍然很高,主要是PCNB(五氯硝基)。长白山区,过去因森林虫害严重,尤其是松毛虫,曾用飞机撒过六六六之类的杀虫剂,造成了土壤残留量很高,尤其α—HBC表现最为突出。近两年来,六六六含量大大的下降了,  相似文献   

3.
有机氯及有机磷农药目前在人参栽培中广泛使用,过多使用这些农药易在人参植株中造成残留,从而影响了人参的质量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并危害人体的健康。本实验定性分析人参茎叶中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的残留,为人参茎叶的使用,为合理使用一些有毒农药和控制人参茎叶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实验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增补本人参、西洋参项下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对人参、西洋参中七种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方法按照有机氯农药残留下的检测方法,配制混合对照品,设置气相色谱仪条件,绘制工作曲线,处理人参、西洋参样品,在相同色谱条件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实验室有能力使用该方法对人参、西洋参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对国产西洋参和进口西洋参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产地西洋参均含有六六六和 DDT,六六六残留量约为0.028~0.300ppm;DDT 约为0.041~0.361ppm。薄层斑点面积法可作为监测西洋参有机氯残留量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简便可行,在推广应用上具有实用价值。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名贵药材。自1975年在我国引种成功以来,人们一直密切注视其内在质量,同时也关切着它的有机氯残留量。据文献记载。以30%DDT 悬浮液喷洒森林,三年后树下30cm 深的土壤中含有 DDT 为1.23~1.27mg/kg。在70~100cm 深的土壤中含有0,68~1.13mg/kg。有机氯杀虫剂在土壤中分解需要很长时间。DDT 在土壤中分解半量时间为3~10年,六六六为2年。由此可见,尽管我们目前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它们可在停止使用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仍能在环境中检出。因此,我们对国产和进口西洋参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随着人参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参药食同源进程的推进,人参产品的农药含量检测指标由原来的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及重金属检测,升级到各种使用农药残留的检测,所以在人参栽培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结构发生着变化,一些质优价廉、低残留、药效好的新型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的应用数量在明显上升,高毒高残留的杀菌剂需求明显减少。在人参种植过程中,对人参病虫害的合理的预防和治理是提高人参产量和保障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杀菌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08,(6):41-41
2004年5月和6月采集了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省5个茶园的38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和滴滴涕,检出率都为97.4%,这两种杀虫剂是茶园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等未检出。总有机氯杀虫剂含量平均为17.4肛g/kg。滴滴涕占总有机氯杀虫剂含量的97.9%,是茶园土壤中有机氯杀虫剂残留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对人参中主要十六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合人参中有机氯农药的实验方法,对人参禁用的十六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评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论:结果表明,人参在进行有机氯农残十六种检测分析时,样品的重复测量和回收率是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应给予格外重视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十六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人参项下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对人参禁用的十六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有关规定,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评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该研究测定过程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回收率和重复性试验,其他因素影响很小,在实验过程中应给予格外重视并加以控制。结论本评估方法可为气相色谱法检测多组分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开河白参和抚松烫参是我国人参商品的新品种,与高丽白参和日本白参相似。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对新开河自参、抚松烫参与高丽白参和日本白参中有机氯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三七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方法采用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采用GC-ECD检测。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高效,适合用于三七中有机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含量的变迁与化学农药品种的衍化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在茶园中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导致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茶叶中高水平的六六六、DDT残留.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之后,70年代开始在茶园主要使用毒性较低、降解较快的敌敌畏、马拉松、辛硫磷、乐果、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虫害,代森锌、托布津和波尔多液等防治螨类和病害.80年代初又引进高效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并出现了抗药性等问题,至80年代末,茶园中开始使用第三代农药,如安全低毒、具选择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和除虫脲.目前,我国茶园杀虫剂的品种已比较齐全,与化学防治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相当,但杀螨、杀菌剂的开发进展缓慢,有的地区为了控制茶树螨害,不得不使用已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加上茶园经营体制改革后,分散型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缺乏指导,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的事件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分析,试图阐述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演替趋势及存在问题,以揭示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特点,探讨进一步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宋艳宇  张浩  王岩  逯忠斌 《大豆科学》2007,26(4):634-636
为了制定氯嘧磺隆在大豆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将5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于大豆生长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测定了氯嘧磺隆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在大豆植株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得快,其半衰期分别8.77~8.86 h和10.47~11.07 d.大豆收获期籽粒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5 mg/kg,土壤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03 mg/kg.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人参生产和出口大国,人参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参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农药残留是决定人参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人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国内外人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及人参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翟岚 《福建茶叶》2016,(5):14-15
茶树的种植和生产过程越来越依赖农药的使用,而丁醚脲作为茶叶的除虫、除螨剂,其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关乎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食品中农药的残留测定。本文阐述丁醚脲和丁醚脲代谢物的毒性,以及在土壤中的迁移作用特点,重点分析测定茶叶和土壤中丁醚脲及其代谢物残留,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的高效率。进一步探究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提取、分离检测的工艺,这对测定茶叶和土壤中丁醚脲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形成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问题虽然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先是铜、铅残留量过高,继之在六十年代末出现有机汞、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问题,但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茶叶中的农药残量问题才显得日益突出,而且它的严重性远超过其他植物性农产品。这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 用药量大。据报导美国和西欧的平均  相似文献   

17.
本公司现使用的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一次性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的残留,茶叶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可在检测当天得出结果,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本文以本公司几年来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经验及大量实验为基础,结合本公司与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联合开发的茶叶中农药残留前处理过程的快速检测方法,为茶叶中多种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提供若干选择与参考。1仪器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选择本公司使用的气相色谱仪为美国惠普公司的HP5890Ⅱ,配有自动进样器。检测器为电子俘获检测器(ECD),ECD对于电负性物…  相似文献   

18.
茶树根系吸收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会龙  屠幼英 《茶叶》2003,29(1):23-24
用田间盆栽的方法研究了茶树通过根系吸收农药对茶叶中乐果、乙硫磷、三氯螨醇和三氟氯氰茶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农药添加浓度为10mg/kg的土壤中培养7个月后,土壤和茶叶中均未检出乐果和三氟氯氰菊酯,而乙硫磷和三氯杀螨醇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仍有3mg/kg-4mg/kg,茶叶中的乙硫磷和三氯杀螨醇残留分别为0.08mg/kg和0.15mg/kg,并且茶叶中残留浓度随土壤中残留量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9.
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地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指导苯醚甲环唑及其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通过添加回收率实验,借助GC检测技术,研究并建立了黄瓜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与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黄瓜地使用后,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①黄瓜和黄瓜地土壤样品中残留的苯醚甲环唑可用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再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层析柱净化,最后用GC-ECD(Ni63)检测,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0 ×10-11 g,其在黄瓜和黄瓜地土壤样品中的最小检出浓度均为0.05 mg/kg;②当添加浓度为0.05~1.00 mg/kg时,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和黄瓜地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在89.22%~99.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 ~5.41%之间,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③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黄瓜地使用后,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和黄瓜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在6.46~9.94 d之间,表明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地中属于较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20.
豆田残留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有除草剂污染的豆田土壤和无除草剂污染的正茬土壤分层采集土壤样本,在盆栽条件下种植甜菜,鉴定农药残留。结果表明:大豆田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0~10 cm土层植株生长到4叶期全部死亡,表明该层残留农药最多;10~20 cm土层对甜菜生长产生严重抑制,表现为株高降低37%,鲜重降低31.7%;20 cm以下土层的甜菜正常生长,该层氯嘧磺隆的残留量对下茬作物无明显影响。通过对特定指示作物甜菜苗期生长发育的研究揭示了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消除残留除草剂药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