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利用ELES模型对2004-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纯收入高度相关;江苏农村居民文化边际消费倾向位居第4位,即位于食品、居住、交通通讯之后,文化是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的重点;江苏农村居民文化边际预算份额呈增加趋势,文化将是江苏农村居民未来消费的主要投向;文化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农村居民对其消费正在向必需品方向发展;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差距进一步扩大,且文化基本消费比例较低,江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质量不高.并提出了提高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户收入、控制通货膨胀、完善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流通体制、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江苏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加强江苏农村文化法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65-167
农产品不仅有着自身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农业美学属性。通过研究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对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建设和推广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江苏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特点、农产品种类、农业历史等资料的研究,得出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受到其"水文化"、"稻作文化"、"儒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其柔情似水、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江苏地区6个文明村居民的调查情况,说明了农村居民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法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需求状况,并分析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对乡风文明建设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稳定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江苏北部某些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对落后。根据目前江苏北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管理、人才、落实、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采用文献综述、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江苏北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调查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建议,以待完善江苏北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治理的过程中能够精准惠民,更好地满足区域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江苏北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江苏老年人为例,通过对江苏老年人全渠道购物态度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老年人对全渠道购物态度受年龄因素、文化程度因素、工作状态因素影响较大,而性别因素、家庭居住情况因素、家庭收入因素、购物频次因素针对老年人全渠道购物态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地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实地调研,发现江苏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交互分析,发现性别、组织参与状况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家庭关系、个人健康状况、个人收入与社会保障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职院校江苏红色文化认同教育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深入挖掘江苏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文化的可信度;多渠道传播江苏红色文化,提高高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力;构建红色文化认同教育体系,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著名古茶区之一,江苏茶史悠久,在江苏各地仍保留少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但由于人口增长、茶叶产业布局调整以及过度开发等多方面影响,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堪忧,亟需采取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本文在概述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资料分析,从茶史研究、茶文化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江苏古茶树资源存在的文化价值,同时强调了当前江苏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相似文献   

9.
程军 《中国农垦》2023,(1):64-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农垦坚持传承和发展军垦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农垦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江苏农垦军垦文化的特征(一)具有先天的忠诚文化特征。江苏农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传承着军垦红色基因。1952年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整建制转为农业建设第四师,开赴江苏沿海、沿江、沿湖荒滩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10.
史炳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21-9323,9325
对江苏、浙江两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学林  黄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61-6364
介绍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现状,认为江苏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在茶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完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是发展江苏省茶文化旅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江浙地区茶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自古兴茶,从种茶到饮茶经千年锤炼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现象。该文就江浙地区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对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江浙地区茶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万源茶区历史文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宗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821-14822
结合宋代石刻和清代品茗诗作等史料,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对万源茶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北的秦巴山区已选育出春分前可采摘的特早生省级优良品种"巴山早"。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09-3011
对传统川西茶馆文化进行总结梳理,发现当下的川西茶馆功能日渐萎缩。可通过挖掘传统川西茶馆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川西乡村茶馆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和社区自治结合起来,将乡村茶馆建设成为代表川西社会独特生活方式和社会主流文化的教育基地,重塑川西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茶叶是江苏丘陵山区优势特色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本文针对江苏茶园现状、目前存在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江苏茶叶绿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苏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从自然、人文资源着手阐述了黄山茶生态环境优越性和名茶品质独特性。黄山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备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基础。并以茶生态体验游、茶博馆研学游为例挖掘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茶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唐宋时期的茶叶消费与茶文化的发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洪升 《古今农业》2006,1(4):89-100
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异军突起,获得了快速发展,茶业遂成为传统社会中新兴的、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茶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商品茶,满足了社会城乡居民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促使自唐代以来的饮茶风习日炽,茶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生活必需品。唐宋茶叶消费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由此发端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祭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China there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and tradition with Tea Worship,which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idea of soul worship and filial piety.The manifestations of tea worship are of great varieties.Tea worship has become important content in Chinese historical tea culture and has been accumulated with national spirit and social fashion.And it w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past.Tea worship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cultural meaning in the new period.  相似文献   

19.
孙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29-11531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仍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传统茶文化所赋存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新时期需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茶文化,这既需要继承原有的文化内涵,也应该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并需采用更广泛地手段予以传播,以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江苏茶叶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茶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也面临一些困境,如企业规模小,市场混乱,发展速度缓慢等。认为江苏具有生产茶叶的生态适宜性和强大的区域竞争力,适宜发展茶叶产业,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江苏茶叶发展,提出了江苏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