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目的]研究坡向对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北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的变化规律。[结果]阴坡和阳坡林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阴坡立地条件下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阳坡;总体来看阴坡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和树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影响较大,两者在35、30 a时差异最大,最大差值分别为0.001 4、0.003 2 m3。[结论]处于阴坡的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阳坡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坡向和坡位对枫香与细柄阿丁枫人工混交林生长及种间竞争状况的影响。[方法]基于不同坡向和坡位下16年枫香+细柄阿丁枫行间混交人工林生长的调查数据,分析2个树种的树高、胸径、平均最大冠幅、林木材积与林分蓄积等变化特征。[结果]坡向和坡位对枫香造林保存率无显著影响,而细柄阿丁枫造林保存率为半阳坡>阳坡,且随着坡位的上升而逐渐增加。枫香和细柄阿丁枫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均呈现出阳坡>半阳坡的趋势,且均随着坡位的上升而逐渐降低。枫香的林分蓄积量为阳坡>半阳坡,且随着坡位的上升而逐渐降低,但细柄阿丁枫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同时,阳坡下枫香的林木保存率、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林分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同一坡位下的细柄阿丁枫;半阳坡下,2个树种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林分蓄积量无显著差异,但枫香在下坡的林木保存率显著高于细柄阿丁枫,而中坡和上坡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阳坡条件下,尤其是中、下坡位,种间竞争激烈,枫香的生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位导致细柄阿丁枫的生长受抑。而在半阳坡区域,光照等资源环境有限导致混交树种之间的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不同海拔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海拔对6年生西南桦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从高到低排序均为630 m、750 m、500 m、950 m、400m、1 250 m、1 450 m,其中海拔630~950 m比400m和1 250~1 450 m平均树高高18%以上,平均胸径大34%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人工造林15年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生长量的调查,分析不同坡向和不同坡位对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质量等级及经营措施条件下,不同坡向以阴坡的生长量最大,半阴坡次之,阳坡最小,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阴坡比半阴坡和阳坡分别高出9.9%、14.3%,平均树高分别高出7.4%、11.0%;枫香的平均胸径阴坡比半阴坡和阳坡分别高出7.9%、11.5%,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7.0%、21.3%;杉木+枫香的总蓄积量分别高出29.6%、40.8%。同一坡向以下坡生长量最大,中坡次之,上坡最小,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下坡比中坡和上坡分别高出5.9%、16.1%,平均树高分别高出5.5%、19.5%;枫香的平均胸径下坡比中坡和上坡分别高出11.3%、16.0%;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6.4%、28.6%;杉木+枫香的总蓄积量分别高出22.4%、56.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工造林15年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林生长量调查,分析不同坡向和不同坡位对杉木和枫香造林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质量等级及经营措施条件下,不同坡向以阴坡的生长量最大,半阴坡次之,阳坡最小,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阴坡比半阴坡和阳坡分别高出9.9%、14.3%,平均树高分别高出7.4%、11.0%;枫香的平均胸径阴坡比半阴坡和阳坡分别高出7.9%、11.5%,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7.0%、21.3%;杉木+枫香的总蓄积量分别高出29.6%、40.8%。同一坡向以下坡生长量最大,中坡次之,上坡最小,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下坡比中坡和上坡分别高出5.9%、16.1%,平均树高分别高出5.5%、19.5%;枫香的平均胸径下坡比中坡和上坡分别高出11.3%、16.0%;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6.4%、28.6%;杉木+枫香的总蓄积量分别高出22.4%、56.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氮磷钾肥中添加微量元素进行配方施肥对西南桦幼林生长的影响,为营造西南桦人工丰产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西南桦幼树每株施用有效成分总含量为45%的氮磷钾肥0.5kg及分别添加10.0g硼或10.0g硼+5.0g铜9个配方施肥处理,分析各处理幼树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结果]施用不添加微量元素的氮磷钾肥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西南桦幼林的树高生长(P<0.01,下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虽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在氮磷钾肥中分别添加硼或硼+铜,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促进2年生西南桦幼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氮磷钾肥、氮磷钾肥+硼及氮磷钾肥+硼+铜3类配方施肥处理的西南桦幼林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值为1.0:1.2:1.4,其中以磷、钾含量较高的氮磷钾肥+硼+铜的效果最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氮磷钾肥+硼或+铜配方施肥西南桦幼树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氮磷钾肥中添加微量元素硼或硼+铜进行配方施肥对2年生西南桦幼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尤其以磷、钾含量较高的氮磷钾肥+硼+铜的施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遗传测定。[方法]对4年生子代测定林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家系内差异不显著。平均树高家系遗传力为0.497,平均单株遗传力为0.128;平均胸径家系遗传力为0.599,平均单株遗传力为0.190。家系间树高、胸径遗传力中等以上,说明其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家系内遗传力较低,说明家系内变异受遗传控制影响较小。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间平均树高变异较大,为4.4~6.6 m;平均胸径总体差异较小,为6.7~11.0 cm;平均单株材积差异较小,为0.0103~0.035 0 m3,不同家系间的胸径生长量较树高生长量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大。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670%和25.050%。[结论]采用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良种造林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永春县东关镇开展了卷荚相思不同坡位造林试验和卷荚相思、湿地松、西南桦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卷荚相思生长存在差异,其中树高差异不显著,胸径和单株材积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坡位卷荚相思生长大小顺序为下坡〉中坡〉上坡;卷荚相思、湿地松和西南桦3种树种的生长量大小顺序为卷荚相思>西南桦>湿地松,卷荚相思、西南桦与湿地松在树高、胸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卷荚相思与西南桦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卷荚相思和西南桦的土壤疏松程度比湿地松土壤好,肥力状况也优于湿地松土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不同间伐强度对阴坡、阳坡栓皮栎林木生长及干形的影响,为栓皮栎林的合理抚育间伐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阴坡、阳坡生长的栓皮栎次生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间伐强度(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分别保留郁闭度为0.8,0.7和0.6)和对照(未间伐)样地各3块,每块样地面积20m×20m,于抚育间伐7年后对不同间伐强度下林木的生长、干形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阴、阳坡两种生境条件下,栓皮栎胸径、冠幅、单株胸高断面积、单株材积现存量均与间伐强度成正相关关系,间伐7年后林分胸高断面积、蓄积均下降,间伐强度对树高的影响不显著;两种坡向的林木胸径、树高、冠幅年均生长率均表现为冠幅年均生长率胸径年均生长率树高年均生长率;间伐后,两种坡向的林木平均通直度均提高,阴、阳坡林木平均通直度分别在中度、弱度间伐时最高,高径比、活枝下高有所降低,而栓皮栎林平均分杈率出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阴坡的平均分杈率小于阳坡。【结论】间伐强度对不同坡向栓皮栎林木生长、干形的影响存在差异,强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6)对两种坡向林木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弱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8)较利于阳坡培育优质干形,而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较利于阴坡培育优质干形;对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时,应考虑培育目标以及林木的生境条件,以便在更好地促进林木生长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保留密度对油松飞播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丹凤县流岭林场的标准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测树学方法,研究了不同保留密度和不同坡向对油松飞播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密度的变化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对林分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显著.在阳坡,当保留密度为2 800~6 300株/hm2时,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36~0.28 cm,单株材积生长量为0.001 24~0.000 62 m3;在阴坡,当保留密度为1 125~5 306株/hm2时,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54~0.33 cm,单株材积生长量为0.003 6~0.000 98 m3,呈现出随保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形对红花木莲分布的影响,筛选其适生条件。[方法]在腾冲市界头大营林区红花木莲分布区随机布设27个样地,研究其盖度和显著度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类型5个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影响红花木莲分布的主要地形因素为土壤类型、海拔,红花木莲的适生海拔为1 800~2 300 m,坡度为20°左右。红花木莲的分布与坡向和坡位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红花木莲造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77-15778
[目的]为了把握资源发展情况,调查分析2011年福建省尤溪县的造林类型及造林树种。[方法]对2011年尤溪县造林情况汇总,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造林面积14 589.5 hm2,其中荒山造林、采伐迹地更新占主要,面积分别占38.0%、33.9%;在小班个数上,以荒山造林、坡耕地造林、采伐迹地更新为多,分别为51.3%、19.5%、15.8%。坡耕地在2011年造林中得到了很好的开发。造林树种有46种以上,以一般用材林占多数,面积为85.5%。一般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为主,面积分别为7 035、5 253 hm2,占48.2%、36.0%。油茶、阔叶树类、茶叶、竹类占有较重要的位置,比例分别占6.2%、3.7%、1.8%、1.7%。混交林面积有大的增加,面积达4 914hm2,比值占33.7%。[结论]政府在树种选择上应加强指导,做到适地适树,并加强荒山造林的管理,进而更好地发挥造林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退耕还林地鼠害的防治效果。[方法]于2000~2004年在陕西省吴旗、甘泉、千阳、麟游、永寿和淳化6县,采用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退耕还林地鼠害进行防治推广试验。[结果]在鼠害严重的造林地,造林前用克鼠星防治1次,造林后再用克鼠星防治1次,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97.1%,造林后2年平均保存率达到95.3%,分别比对照提高18.4%和28.5%。果树由于立地条件较好,鼠害防治彻底,2年保存率达到97.3%。应用灭鼠剂克鼠星1号进行鼢鼠防治,春季和秋季的防治效果均在89.4%以上,对达乌尔鼠兔的防治率均在84.7%以上。[结论]灭鼠剂克鼠星的研制与应用,杀灭了害鼠,同时保护了天敌,在农林牧业鼠害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寿竹不同径阶母竹造林在造林成本、造林成效、笋竹生长、生物量分配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不同径阶寿竹母竹在造林中存在的优缺点。[方法]以不同径阶寿竹母竹造林地为试验林,在同样的抚育管理下,造林4年后对全林生长指标进行实测调查及分析比较。[结果]在造林成本方面,发现径阶≤2 cm母竹的造林成本分别比径阶为3~5和≥6 cm母竹造林少4 500、10 500元/hm~2;小母竹造林成林时间平均比大母竹造林成林时间早,但成材时间晚;3~5 cm径阶母竹造林形成的林分,出笋数最多,退笋率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寿竹母竹造林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择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樟子松种源,提高林地生产力。[方法]从1991年开始选取7个樟子松不同种源进行种源对比试验,造林后分别于1992、2010、2011年对樟子松不同种源子代林生长因子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净月潭樟子松种源及付家林场母树林种源非常适合付家地区生长,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种源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结论]在今后的造林育种过程中应选择长春净月潭樟子松种源和当地母树林种源。  相似文献   

16.
夏永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95-198
[目的]计算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GHG减排量。[方法]在林内设置2个固定样地,48个随机样地;在林缘外荒漠环境下设置1个固定样地,4个随机样地,分别计算人工林碳储量、荒漠碳储量、人工林内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泄漏,从而计算该项目的 GHG减排量。[结果]2001~2009年,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GHG减排量为432 751.59 t CO2,年均GHG减排量为54 093.95 t CO2。[结论]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减排效果显著,表明在干旱区实施造林减排项目是可行的。该研究为干旱区造林减排项目开发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相关政策的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邓力  李元强  吴庆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15-11717,11804
[目的]研究10年生珍贵树种人工林凋落物归还动态及其持水能力。[方法]对广西观光木、香梓楠、灰木莲红椎混交林、西南桦、火力楠及黑木相思6种10年生珍贵树种人工林凋落物归还动态进行了为期1 a的定位研究,并分析了凋落物的持水特性。[结果]6种人工林凋落物归还均主要是叶子,观光木和黑木相思林归还动态呈双峰型季节变化;西南桦和香梓楠林为单峰型;灰木莲红椎混交林林为3峰型;火力楠则呈不规则型。其中最大峰值都出现在7月,1月份均出现最小值。6种林分凋落物持水率在30 min内迅速增大,0~8 h,林分凋落物持水率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之后逐渐趋于饱和。[结论]观光木林、香梓楠林、灰木莲红椎混交林、西南桦林、火力楠及黑木相思林凋落物年归还量分别为7.17、7.78、10.42、6.04、7.59、6.78 t/(hm2.a)。6种不同人工林凋落物吸水速率为观光木>香梓楠>灰木莲红椎混交林>西南桦>火力楠>黑木相思。观光木、香梓楠、灰木莲红椎混交林、西南桦、火力楠及黑木相思林地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470.10%、433.95%、405.86%、332.89%、304.50%及222.88%;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53、1.92、2.21、0.77、1.23、0.46 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10000地形图对特定高原喀斯特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划分与归类,分层取样分析土壤剖面特性、理化性质变化。耕地(含坡耕地、退耕地)土壤按耕作层与底土层,其他按淋溶层与淀积层记录土壤剖面特征,土壤取样点包括样地对角线的1/2、1/4部位计5点,如土壤取样点岩石裸露可适当位移,同层土样等量混合,带回室内分析。土壤样品相关指标分析执行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数据分析使用SPSS11软件。[结果]土层(A+B层)厚度的变化趋势为坡耕(退耕林)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灌木林地,土壤剖面特征、水源涵养、颗粒组成、土壤肥力与肥力有效性的相关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间发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规律性变化。土壤综合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为耕地退耕林地坡耕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耕地土壤综合质量最高,是自然成土和人为经营的结果。3~5年的退耕林地土壤综合质量高于坡耕地,表明造林措施是改善喀斯特洼地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天然林土壤综合质量高于人工林地,这为利用"近自然经营"技术改善喀斯特洼地土壤质量提供了依据。[结论]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物治理、土壤质量演化的生物学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喜  连宾  尹洁  刘延惠  崔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71-5775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10000地形图对特定高原喀斯特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划分与归类,分层取样分析土壤剖面特性、理化性质变化。[结果]土层(A+B层)厚度的变化趋势为坡耕(退耕林)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灌木林地,土壤剖面特征、水源涵养、颗粒组成、土壤肥力与肥力有效性的相关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间发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规律性变化。土壤综合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为耕地〉退耕林地〉坡耕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耕地土壤综合质量最高,是自然成土和人为经营的结果。3~5年的退耕林地土壤综合质量高于坡耕地,表明造林措施是改善喀斯特洼地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天然林土壤综合质量高于人工林地,这为利用"近自然经营"技术改善喀斯特洼地土壤质量提供了依据。[结论]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物治理、土壤质量演化的生物学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