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征用农用地产生的负外部性只进行了经济补偿,而并未补偿因征地而造成的生态损失和社会保障损失。从农用地本身的价值、农用地的保护、环境的保护以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来考虑,就必须对其负外部性进行适当补偿。运用政府的强制性,设立乡村旅游开发公益保障金,来预防和惩治对环境的破坏;设立利民价值可以保障当地居民的就业;设立监督仲裁机构保障各类政策的实施并保障各方利益。这些办法的目的都是较大程度地补偿农用地转变为乡村旅游用地产生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2.
永嘉县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森林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从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意义着手,介绍了永嘉县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优势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36-139
采用昂普(RMP)分析理论对衢州大橘海省级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产品开发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大橘海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现状,并从社会认知度、旅游品牌形象、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增加树种等方面提出了森林公园开发对策,将为大橘海森林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许东  汤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38-11639
城郊型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旅游地位、功能与其他森林公园有所不同,因此其旅游开发有其独特特点。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的特点以及发展背景,分析了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南靖永丰森林公园进行剖析。南靖永丰森林公园具有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周边景点聚集、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前期投资初见规模等优势,同时存在开发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弱、管理经验尚缺、专业人员缺乏等劣势,具有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森林旅游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等机遇,同时存在同地区同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保护与开发的冲突等威胁,并据此建立SWOT矩阵图,提出发展建议,为今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柳州君武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入手,提出了君武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旅游产品层次构成,进而提出了君武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聂瑀  莫斌 《吉林农业》2014,(15):64-65
本文对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分值为7.17,开发潜力为II级,有利于森林公园良性开发,应注意在开发过程中对重点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8.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近期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然而,一些房地产商不恰当地把责任推到国家土地供应政策上,说什么房价过快上涨是因为国家对土地实行了严管的政策,房地产用地供应不足,出现了“地荒”,抬升了老百姓对未来房地产价格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大兴安岭地区已经建设了一批森林公园,但受制于经济实力、开发政策、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公园的建设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及旅游需求,与此同时,大兴安岭地区仍存在着我国最大的未开发原始林区,对于该地区,结合当前国家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开发政策,可以在大兴安岭地区兴建森林公园,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所拥有的各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分析在大兴安岭地区建设森林公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周边度假接待设施开发模式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  吴必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18-1020,1051
旅游开发者投资行为是旅游地开发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北京城市周边421个度假旅游地,对其经济类型及开发模式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周边度假接待设施开发模式演变表现为以国有投资为引导、农民集体办旅游得以发展、以民营及其他投资方式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方  胡慧  董光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27-14628
我国很多小城市的边缘都有一块林业用地,长期被城市忽视而得不到合理利用与发展,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较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向城郊蔓延,这些林地逐渐被城市所包围,如何对这一宝贵的城市资源加以科学利用,解决小城市普遍存在的绿化面积匮泛,市民活动无场地,业余生活单调,生活品质低下的问题,是一个新课题。研究就天长市森林公园的改造提出了规划见解。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公园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公园,也有别于一般的森林公园。该文以四川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为例,围绕如何根据城市森林公园的特点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充分挖掘城市森林公园价值,打造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符合城市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的城市森林公园这一目标,通过对城市森林公园属性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理念,旨在为城市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森林公园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阐述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与国外城市森林公园进行对比,得出我国城市森林公园应借鉴之处。结合对准公共物品的供给运营方式、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以及理论分析制度对于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必要性,进一步具体提出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制度设计应做到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张炳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720-3723
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对经济发展与城市用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用地序列均符合一阶单整过程;②经济发展与城市用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表明人均GDP每增长10%,将拉动城市用地规模扩张4.94%;③长期内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反向关系则不成立,短期内经济发展与城市用地扩张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仅能够调整城市用地的短期失衡,调整力度为33.83%.因此,政府应制定政策激励开发商、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城市增长边界,并对短期失衡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逐步实施,为确保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促进不动产登记与深化林改的协调发展,该文通过福建省目前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现状,以泰宁县的具体数据及广大林企林农的迫切需求,研究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与深化林改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顺利推进改革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效应;短期内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作用效果并无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但就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东部与西部地区仍以地方财政支出影响为主,而中部地区的情况却出现了逆转,土地出让收入对房价的刺激作用要显著大于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能够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休闲的空间,本文以徐州市代表性的公园绿地—泉山森林公园、彭祖园、快哉亭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从美学、生态学的角度对各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长期的实践,才能使之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美化城市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河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河源市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时间上,1985-2004年近2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减少761.1×10^3 hm^2 有林地面积减少171.2×10^3 hm^2 森林覆盖率提高31.7个百分点 无林地面积减少600.9×10^3hm^2 森林蓄积量增加2 708.4×10^4m^3 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同时力求找到动态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发展方向。空间上,有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源市的北部和邻近边界山地地区,灌木林与疏林地分布在中部地区,无林地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宁市1987、2001年和2014年3期Landsat-5和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GIS支持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定量指标,分析了研究区1987-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建立马尔可夫模型,分析预测西宁市未来26 a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变化最显著,从1987年占各地类比重的10.98%到2014年的23.42%;林地和耕地的变化十分明显,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林地和耕地的变化更显著;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类土地比重也不断变化,根据马尔可夫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在未来的30 a内仍将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遵循就业导向原则,重视对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处理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与房地产类课程的相互关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完善自身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