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传统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在农业单位作业和农业产量为基础进行作业,将作业对象即土地作为重点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传统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传统作业内容,适用于农民作业的大田。深松少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继少耕、免耕农业技术之后逐步成为保护性耕作农业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说明了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和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肯定了少耕、免耕与深松少耕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由于长期使用传统耕种方式使犁底层变硬、蓄水保水能力较差、透气性也不高,导致农作物的根系生长不发达,增加了农业种植的风险,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保护性耕作能改善上述不良因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此大力推广保护性耕种技术势在必行。为了让广大农民朋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此项技术,本文就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农作物现代一体化的新型耕作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结合地区土壤的自然条件较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得到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属于综合性技术生产体系。黑龙江地区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耕地实施保水保土保护措施,保证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保护性耕作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可以促使耕地具有较高的再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黑龙江肇东在农作物耕作上普遍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保证了当地的农业经济效益。本论文对保护性耕作进行了研究,并就技术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保护性农业耕种逐渐被农民重视。保护性耕作采用的主要作业手段是机械化作业,采用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少耕或免耕。采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进行地面覆盖,杂草和病虫害采用农药进行控制的一种耕作技术。保护性农业不但可以曾产增收,更能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它也是解决传统机械化耕作与自然矛盾的新型耕作技术,达到既要耕作为种子发芽创造条件,又保护环境、保护土地的目的,实现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双赢。文章主要就玉米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实施的农业种植技术。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不仅生产速度快,而且产量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型玉米耕种,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在玉米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维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针对旱区缺雨少水,土地贫瘠、大量蒸发、产量低却不稳、严重水土流失等会降低农作物产量,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出现的一种用于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新型耕作模式。在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21世纪,加强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时代意义。而本文则结合实际,对如何做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提高土 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它也是解决传统机械化耕作与自然矛盾的新型耕作技术,达到既要 耕作为种子发芽创造条件,又保护环境、保护土地的目的,实现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双赢。文章主要就玉米 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问题,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按照《平凉市崆峒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抓好集中连片示范点建设为目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合理确定符合崆峒区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模式,大面积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农业综合生产的新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优点。自2013年崆峒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遵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在崆峒区的草峰镇、白庙乡和寨河乡,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监测,取得了详实的科学数据,对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进行客观分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建立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探索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传统散户和江苏省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两类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结果表明,影响传统散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现有住房价值、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影响种稻大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受教育程度、水稻种植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提供机械补贴、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共同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人口数、现有住房价值只影响前者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水稻种植面积、是否提供机械补贴、土地流转只影响后者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两类稻农的受教育程度;促进两类稻农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应将传统散户中的男性稻农作为先行推广目标,坚定不移地对种稻大户提供农业机械补贴;审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事业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但是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农业机械的作业量在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确实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使耕作的强度在不断加强,大地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缓解土地压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本文从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入手,主要总结了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作用,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问题,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正在力推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博乐市作为新疆地区重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市之一,自2007年起乌镇就已经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初期试验与探索。2007年在小麦成熟后分别进行免耕大豆、青储玉米、油葵等农作物,大规模地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因此,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技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以提高土地抗旱能力和增加粮食产量进行的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等多项保护性耕作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农机与农艺巧妙结合。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节水省肥;节省机械作业支出;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现代化成都的逐步加深,应在在农业方面的各种先进技术得到了有力的推广和实践,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推广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够在节约土地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还在节省生产成本、延长土地使用寿命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保护性耕种技术,能够对实施耕地区域进行保护,以此来扩大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保护性耕种技术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在免耕、少耕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养分,促进玉米的有效生长。本文从山西省汾阳市出发,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应用特点,提高玉米实际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5,(12)
<正>所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懒汉种田法),就是在保证农作物种子成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运用少耕或者免耕等技术,使农作物的残茬覆盖在土地表层,从而减少风蚀、水蚀等现象发生的一项农业技术。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种完地,地里面全是玉米秸秆乱糟糟的没法看,在田间地头,农民们把这项技术称作懒汉种田法,认为是懒人在种地,大多数农民并不认可。铁岭县农机局针对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抵触心理,自2014年10月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