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广西发展乡村旅游现状、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宣传策划等对策,以发挥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6):95-97,46
20世纪90年代末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产生了乡村旅游,我国乡村旅游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蓬勃兴起。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及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客源市场,指出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产业。同时,对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总结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华溪镇长期以来一直以发展农业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以柑橘为主导产业,蔬菜、烤烟、畜牧业为辅助产业,核桃、农家乐旅游为后续产业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科学,发展势头强劲,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  相似文献   

5.
1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休闲旅游农业是一种以特色农业为依托,通过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的有机融合,实现农旅效益并重的新业态。1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前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文化丰富,农业经营类型多样,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休闲旅游农业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休闲旅游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旅游业与农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33-7234
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同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孝永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150-151,155
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发展特色农业,温州市龙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龙湾人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传统果业优势,抓住都市旅游和绿色农业兴起的机遇,发展杨梅产业,引导农民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龙湾杨梅产业带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持。乡村旅游要在增加“三农”收入,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扩大农民就业等领域发挥显著作用。就必须通过加强规划、创新经营管理等手段.协调好旅游业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GDP的增长和当地社区发展、旅游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旅游发展与自然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定西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注重发挥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省、市试点村在确定主导产业中,做大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提升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开辟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种植、养殖、旅游、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了主导产业示范和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文化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延后性、农民本位及社区本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及农业和旅游具有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最后构建了以经济与文化、农业与旅游业、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三对协同概念作为基本要素的新农村建设动态模式。研究表明,只有当经济与文化、农业和旅游业、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基本平衡发展时,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想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村发展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理想载体。生态农村的系统结构包括庭院生态系统、村落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五个子系统,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的内部功能及旅游、教育、示范的外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江苏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农村自然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江苏乡村旅游已突破单一的"农家乐"模式,并出现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其中,种子产业与农业、农民关系甚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一、把种子产业作为切入点,促进新  相似文献   

17.
正丰满区地处松花江上风头上水头,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农业总人口8.5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5公顷,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区。近年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围绕商旅宜居新丰满建设目标,大力唱好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三部曲",走出了产业融合、良性循环、富村裕民的发展之路,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定西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注重发挥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省、市试点村在确定主导产业中,做大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提升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开辟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种植、养殖、旅游、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了主导产业示范和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宁南山区的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发展潜力有限,而林地资源相对充足。按照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杏子产业、果品、菌类、苗木花卉、柠条饲料林、林地养殖乌鸡及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既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又拓展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旅游发展新的内涵和任务。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旅游业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建树,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立足珠海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对珠海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求珠海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以实现珠海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