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得优质、抗病的同源四倍体紫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var. purpurea Bailey)新材料,使用0.2 g·L-1秋水仙素溶液点滴二倍体子叶顶端分生组织,经形态和解剖学、细胞学鉴定筛选得到同源四倍体植株。通过对二倍体、四倍体植株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分析发现:四倍体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开展度、叶片宽、叶柄长显著增加;叶片数极显著降低。营养品质方面,可溶性蛋白、花青苷含量显著增高;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极显著降低;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光合特性分析发现,四倍体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高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更能适应强光。抗病性分析发现,四倍体受灰霉菌侵染后,菌斑面积小,颜色淡,具有更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以17个地方辣椒品种为试材,选取20个主要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探寻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指标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对这些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辣椒地方种质资源实现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株高、茎粗、株幅、果面棱沟、果肉厚、果横径、叶形和分枝性是影响地方辣椒产量的主要因素。粗纤维含量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单株果数、粗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辣椒素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平均单株果数为99.53个,平均单果质量为7.66 g,辣椒素、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平均含量分别为1.18 g·kg-1、11.79%、13.42%和30.19%。辣椒素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4.92%。聚类分析按农艺、品质指标将17个品种分为4个类群。筛选出单株果数多、综合品质最优的“黄胆辣”,辣椒素、蛋白质含量高的“剑河独杆辣椒”,蛋白质含量高的“内黄尖椒”,单果质量最大的“牛场辣椒”等。  相似文献   

3.
单性结实黄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雌性单性结实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34个杂交组合及1个对照品种碧玉,对黄瓜主要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供试35个黄瓜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不同.其中,单果重和瓜条数对产量影响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6和0.767,达极显著水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87和0.631,单果重和瓜条数对产量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叶面积、株高、单果长度和单果直径等性状和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0.652、532和668也为极显著水平,但它们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仅为0.059、0.086、0.078和0.06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不大,而从间接通径系数上看,它们通过单果重的通径系数比较大,因此,这四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单果重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4.
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教研室收集的47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性上,果实横径、果肉厚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与单果质量相互制约。品质育种上应注意对小果型品种的选择,其营养物质含量高,辣椒素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上,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6个农艺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株型因子、营养品质因子、单株果数因子和熟性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辣椒品种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5.
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工番茄11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加工番茄12个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5和-0.7627;单株产量与果形指数、前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干物质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加工番茄丰产育种中可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6.
樱桃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9个樱桃番茄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每穗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67.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结果数和单果重对单林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单株穗数对产量的间接作用大;这三个性状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樱桃番茄丰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7.
我国辣椒种质资源对黄瓜花叶病毒的抗性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363份来源于我国31个省、市的辣椒地方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抗病(R)材料2份、中抗(MR)材料124份、感病(S)材料237份。同时对供试材料的CMV抗性与花期、株高2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期与CMV抗性之间为极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CMV抗性之间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对CMV抗性较强的供试材料中,羊角椒、圆锥椒、指形椒和线椒占有较大比例;来源于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抗病性材料所占的比例较其他地区高。  相似文献   

8.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迺妮 《长江蔬菜》2013,(22):16-19
对辣椒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估测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几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果数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厚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宽、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都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19,平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21,因此,在辣椒育种中,应同时考虑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2个性状。  相似文献   

9.
茄子果实的主要性状、营养品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观察了19份茄子种质果实的主要性状,并对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VC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茄子的果皮色、果肉色、果形、肉质及单果质量等果实主要性状均有差异;茄子种质果实的营养品质也具有明显差异,干物质平均含量为7.96%,变异系数为12.8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9mg/g,变异系数为18.22%;VC平均含量为34.8mg/kg,变异系数为25.86%;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3.20g/kg,变异系数为16.21%。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含量与单果质量和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VC含量与单果质量和果长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果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辣椒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种性状不同的辣椒为试材,分别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显性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辣椒的12个重要数量性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杂交育种的选择效率,加快新品种选育的进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参试不同辣椒材料之间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范围在8.49%~37.77%。叶长与叶宽、始花节位、对椒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宽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椒单果质量与维生素C含量、果肉厚呈显著正相关,与始花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与果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肉厚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与对椒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它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株幅、单株产量、果肉厚、单株结果数,表现出较强的正向遗传优势;对椒单果质量、株高、叶长、果纵径、叶宽、维生素C含量,表现较强的负向遗传优势。主要数量性状对辣椒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果肉厚果纵径叶宽果横径。因此,可以根据育种目标对辣椒性状的要求,有目的的筛选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选用5个不同果形、不同果色、不同熟性经过多代选择的辣椒自交系作亲本材料,按半轮配法杂交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进行辣椒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中辣椒单果重、可食部分果重、纵径和横径等商品品质性状具有较强的正向优势,说明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的商品品质;可溶性总糖、VC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杂种优势,表明利用F1代杂种优势来提高果实的营养品质有一定的难度;辣椒素含量的正向优势较明显,说明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素含量。另外,辣椒果实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可食部分果重最高,其次为单果重和辣椒素,说明通过合理的选配找到较优组合的可能性较大。显性度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加工番茄28个品种或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了番茄10个主要性状对粘稠度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番茄果胶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与粘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粘稠度的直接效应最大,是影响粘稠度的主要因素,在加工番茄高效育种中果胶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可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16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2个植株和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及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果柄长、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始花节位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植株开展度-2与果宽、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可以缩减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435%;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按各变量载荷值的大小将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果实性状、植株开展度、叶片和熟性因子。在辣椒育种中,可以按照育种目标对上述公因子或其分量进行单独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加工番茄28个品种或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了番茄10个主要性状对粘稠度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番茄果胶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与粘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粘稠度的直接效应最大,是影响粘稠度的主要因素,在加工番茄高效育种中果胶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可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农艺性状与营养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与株型特征相关较密切的营养成分是N、Zn和Cu,产量性状是N、Mn、Zn和Cu,软腐病是N和K,炭疽病是P、Ca、Fe和zn。N与株高呈正相关,植株开展度呈负相关,与单株毛重、叶球重、软腐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叶重呈显著的正相关。Zn与叶球高呈正相关,与叶球开展度呈负相关。Cu与外叶重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净菜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炭疽病严重度与Ca、Fe和Zn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辣椒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15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结果显示:“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料用于辣椒抗病育种。同时鉴定15份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TMV)、11份材料抗黄瓜花叶病毒(CMV)、7份材料抗炭疽病、17份材料抗疫病、7份材料Vc含量极高、4份材料辣椒素含量极高,这些材料可用作扩大中国辣椒抗病育种的遗传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7.
赖卫  杨红  严希  刘崇政  姜虹 《蔬菜》2022,(2):68-70
黔辣8号是以不育系7204A为母本,以自交系6-244C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指形椒三系杂交种。其早中熟,株高63 cm,开展度70 cm,单株结果数91个,单果质量7.75 g,果长9.84 cm,果肩宽1.42 cm,果实VC含量1 577 mg/kg,辣椒素含量301 mg/kg,干物质含量10.6%;田间表现为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每667 m2产量超过1 200 kg;适合在云贵高原生态区的贵州遵义、毕节、安顺、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番茄的14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番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与番茄产量的关系,为筛选番茄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 2**,产量与株高、始花节位、平均坐果数、果实纵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和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番茄的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为生育期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坐果数株高始花节位果肉厚度心室数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结果个数果实纵径茎粗果形指数;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影响番茄产量的性状是单株产量和平均结果数;试验表明,平均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19.
对红橘砧奉节72-1脐橙正常和油斑病发生较严重的挂果枝植物学性状以及挂果枝所在营养枝功能叶片和果皮N、P、K、Ca含量进行了分析,探讨植物学性状对矿质元素代谢调控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发现奉节72-1脐橙果实油斑病的发生与果枝植物学性状和果枝所在功能叶片矿质营养N、K和Ca含量有紧密的关系,果枝长度6~15cm、果枝叶数7~10枚、挂果数2~3个果实油斑病程度较轻。红桔砧奉节72-1脐橙果实油斑病程度较重的挂果枝所在营养枝功能叶片和果皮中N、K和Ca含量均显著低于油斑病程度较轻的植株,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片和果皮中P的含量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红酥脆梨为试材,研究喷施氨基酸液肥对果实水分、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和平均单果重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液肥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提高,平均单果重和果实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加,水分和总酸含量有所下降,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