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个春播红小豆品种的生育日数、株高、主茎分枝数等经济性状及产量等重要指标进行了详细考查,为长治地区红小豆品种的筛选、鉴定和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小豆是白城市主要的小杂种粮作物。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红小豆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白城市的红小豆种植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仍存在着产量低、抗性差、品质低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品种差、栽培技术落后等。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红小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生产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3.
宝清红是黑龙江省宝清县主栽的高产、优质红小豆品种。近几年来,由于在生产上栽培技术措施使用不当,致使产量不断下降。为此,笔者对宝清红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如下。1选地与整地红小豆耐涝性较差,宜选择沙壤土较多、地力较薄的慢岗地或不易积水的地块种植,前  相似文献   

4.
红小豆是我省的传统出口产品,具有栽培和生产的悠久历史。由于近年来种植结构的调整,红小豆产量低、效益差、品种杂,导致其种植面积逐渐下降,生产效益也日趋降低。为此,选育优质、高产的红小豆品种,提高我省红小豆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红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红小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现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小豆引种与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阳自古就有红小豆的零星种植,近几年随着人类对健康的重视,在饮食上越来越追求营养的合理搭配.而杂粮内所含的营养成分恰好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因此,对杂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从此目的出发,通过引进红小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鉴定红小豆品种(系)的适应性、生产力与商品性,筛选出适宜庆阳市种植的优良高产品种,并在全市推广种植,提高度阳市红小豆整体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本课题组从全国各地引进9个红小豆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红宝1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研究其生长规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商品性,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为庆阳市红小豆品种改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辽小2号综合性状良好、折合产量高,达到3068.20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红宝1号增产29.94%,增产潜力大,适宜在度阳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的8个绿豆品种、4个红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进行了观察鉴定,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2个绿豆品种(郑绿7号、冀绿9802)和2个红小豆品种(冀红9218、冀红引2号),可在山东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垄密栽培技术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大垄密栽培技术在红小豆上的应用试验,试验表明大垄密栽培技术同样可以提高红小豆的产量,与常规栽培方式对比,增产12%以上。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红小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Vigna angularis)又名赤小豆、红豆、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我国红小豆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红小豆营养价值高,也是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几年来,由于在生产上栽培技术使用不当,致使产量下降,为此特总结黑龙江省红小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红小豆生产。  相似文献   

9.
“农安红”红小豆具有籽粒大、色泽好、质量优、产量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本地区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已成为了种植面积最大的红小豆品种。由于红小豆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生物学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其对应的栽培方法也不尽相同,2013年八五五农场科技园区在以往的试验基础上,针对农安红小豆的密度和播期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求掌握此品种的最佳栽培技术,为红小豆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红小豆属于豆科短日照喜温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种植红小豆要获得高产。一、栽培技术1选种在小豆生产中,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是关键,应选用品质好,颗粒大小适中,色泽  相似文献   

11.
吴春艳 《北京农业》2012,(30):32-33
2011年根据辽宁省喀左地区红小豆品种混杂退化的现状,我们与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合作,实施了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引进了多个红小豆新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喀左地区栽培的红小豆优良品种,解决了红小豆生产上品种混杂的问题,改善了品质,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垦区红小豆综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方式、密度和播期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本文初步研究了佳木斯地区红小豆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双条播种植方式产量较高,适时早播有助于红小豆产量的提高,1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红小豆小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红小豆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以红小豆品种小丰2号为试材,研究了3种药剂对红小豆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2%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对红小豆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最佳,发病初期防效为80%以上,停止喷药后14d,防效为76.5%,产量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比对照增产52.0%。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特大粒红小豆辽红小豆8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产量表现及适应性,从整地施基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传统杂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品种老化、产量低、栽培技术不规范等问题,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合作,从杂粮试验入手,筛选出了10个适宜迁安自然条件的杂粮品种、合适的肥料品种及其最佳施用量,制定了谷子、大豆、绿豆、红小豆四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万亩,共生产各种优质杂粮1 717.76万kg,较种植当地品种增加产量570.94万kg,每亩平均增收255.17元。  相似文献   

16.
田再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90-91,95
为了筛选出适宜雁门关地区种植的杂豆新品种,提高雁门关地区杂豆产量,2017—2018年对引种的11个杂豆品种包括绿豆、红芸豆、红小豆进行了对比试验,考察不同种类杂豆品种的适应性、农艺性状特性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绿豆品种以汾绿豆5号、1015-38-1、晋绿豆9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1738.5kg/hm2、1679.25kg/hm2、1665kg/hm2;红小豆品种以汾小豆2号、晋小豆2号、汾小豆3号的产量均较高,分别为1805.25kg/hm2、1686kg/hm2、1617kg/hm2;红芸豆品种品以金芸3号、英国红芸豆的产量均较高,分别为1898.25kg/hm2、1740kg/hm2.以上杂豆品种生产性能较好,产量较高,可在雁门关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安全有效的红小豆大田除草剂,对红小豆品种小丰2号田间进行播后苗前除草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效果最好的处理为75%噻吩磺隆WG 30g·hm-2+72%异丙甲草胺EC 1 800mL·hm-2,使用药剂后的20和40d的株防效最高,分别为94.0%和87.5%;其红小豆产量为2 024.6kg·hm-2,与其它处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适宜在红小豆田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红小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干旱胁迫时红小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加强红小豆杭旱品种的筛选和提高抗旱栽培技术,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红小豆叶片质膜抗氧化系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可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的活性,抑制可溶性糖(WSG)、可溶性蛋白(Wpr)的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白红6号红小豆品种的来源、特征特性,并通过小面积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阐述其产量表现,从整地、施肥、播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红小豆在黑龙江垦区种植范围较广,属常见杂粮类作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其日益受到广泛性关注和普遍认可,需求量也不断提高。从这项作物种植技术来说,发展较缓慢,主要表现在好的品种少,质量不尽如人意,栽培技术亟需要提高。本文就红小豆如何实现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技术加以探讨。红小豆要实现产量高、质量好,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实现有效提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础性环节1.1择优选种提升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