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在西北半干旱区旱作梯田中,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对目前旱作区马铃薯不同垄播覆膜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物侯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早,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生长期延长,尤其双垄全膜黑膜覆盖能优化马铃薯农艺性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降低地温,有利于马铃薯薯块的生长,在多年高温少雨的地方,覆白色地膜栽培的马铃薯不利于其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镇巴县马铃薯早播是创高产的有效途径沈开安,何代元,罗树云(陕西省镇以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723600)1前言马铃薯是镇巴县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但多年来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为了迅速增加马铃薯单产,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从1990年...  相似文献   

3.
Subrata  那凤琴 《杂粮作物》1998,18(4):52-53
种薯生理成熟对早播马铃薯芽生长和产量的影响Subratakroy等著那凤琴译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在印度西北平原9月份播种,早期生长阶段易遭遇平均29℃左右的高温。高温下生长的植株细弱、叶小,产量下降(Kushwah和Govi...  相似文献   

4.
经多年引种试验示范,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在张掖市城郊蔬菜区地膜覆盖种植,每公顷平均产量为37.5 t,最高产量可达67.5 t,每公顷产值为30 000~75 000元。在种植模式上,采用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或大小拱棚复种秋菜等,每公顷产值为45 000~150 000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复种指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施足基肥、根外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高垄栽培、浅灌勤灌、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晚霜冻害及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5.
播期的选择决定了冬种马铃薯收获的品质和产量,但各地在播期选择上随意性很强。大田试验设在广东省最大的冬种马铃薯基地-惠东县,设计从10~12月较大时间跨度的播期范围,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主要病害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中旬之前播种的马铃薯,单薯重较高,干物质积累较多;而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的马铃薯,产量较高,病害发生较少。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结果显示,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播种的各平行样品之间性状比较接近,可获得稳定的收获预期。在供试条件下,适当晚播可提高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 前 言山西中南部限制马铃薯复播面积的主要原因是无优质种薯。北部种薯区因早熟马铃薯上市早、价格高,优质种薯被当作商品薯食用,加上早熟马铃薯种薯贮藏时间长,损耗大,种薯价格相应提高,农民无法接受。解决早熟马铃薯留种困难的方法是夏播育苗移栽留种。据杨孝楫、何廷飞等研究,夏播、育苗留种技术有增加产量,减缓退化,减少病害的作用〔1,2〕。山西北部在7月15日左右春麦收获后,移栽优质薯苗,每667m2可产种薯750~1000kg,这就为扩大早熟马铃薯及其复播面积,提供了种源,同时开辟了一条经济有效的繁种…  相似文献   

7.
龙海市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郑龙川 《中国马铃薯》2010,24(3):145-147
龙海市是福建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笔者经过多年的马铃薯生产实践,在当地马铃薯生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环节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与种薯的选择与处理、适期早播、小高垄、施足基肥、适当提高密度、稻草包芯、早施提苗肥、高培土、湿润灌溉、有效防控病虫草害、防控低温霜冻危害以及抢晴收获。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对土传病害黑痣病的规避效应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对栽培技术中的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个重要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选适合马铃薯的高产防病栽培措施。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因素对马铃薯产量效应依次为覆土厚度芽长播期,对马铃薯黑痣病病情指数影响效应依次为覆土厚度播期芽长。获得马铃薯产量大于3 000 kg/667 m2、黑痣病病情指数低于45%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播期5月2~4日,芽长0.54~0.68 cm,覆土厚度15~17 cm。本研究为建立马铃薯可行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闽南海拔高度1000m山区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夏繁试验,结果表明:夏繁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当早播,调节结薯期,避过7月中下旬的高温,而播种期掌握在4月上中旬、播种量不少于15万粒/hm~2和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是夏繁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所谓热量补偿是指通过多头整枝等技术措施,在6月底前充分发挥棉株个体生长发育优势,使棉花花铃期与6~8月高光、热期同步,多开花、多结铃,以伏桃构成产量的主体,避免或减少秋季阴雨低温造成的损失。该技术已经通过鉴定,专家认为,推广该技术对发展陕西省棉花生产有重要意义。1 多头棉栽培技术1.1 适期早播我省适期早播最佳时段为4月5日~12日,省东早1~2天,省西晚1~2天。此时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或超过11~12℃,免受晚霜危害的保证率80%。采用穴播,每穴两株,密度6.0万~7.5万株·hm-2。播种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对土传病害黑痣病的规避效应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对栽培技术中的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个重要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选适合马铃薯的高产防病栽培措施。芽长、播期和覆土厚度3因素对马铃薯产量效应依次为覆土厚度〉芽长〉播期,对马铃薯黑痣病病情指数影响效应依次为覆土厚度〉播期〉芽长。获得马铃薯产量大于3000 kg/667 m2、黑痣病病情指数低于45%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播期5月2-4日,芽长0.54-0.68 cm,覆土厚度15-17 cm。本研究为建立马铃薯可行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刘明  陶洪斌  王璞  张雅杰 《玉米科学》2009,17(2):108-111
以郑单958和鲁单984为材料,研究了两个播期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且品种间表现趋势一致。晚播春玉米生育期缩短,在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早播春玉米。晚播春玉米产量(干重)提高,粒重在播期间、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晚播春玉米穗粒数显著提高,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推迟播期后总耗水量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水分利用效率略高于早播春玉米。在本试验条件下,晚播春玉米具有较优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并向子粒转移,增加穗粒数。因此,在春玉米播期的选择上不应单纯考虑生育期的延长,应重视早播春玉米前期营养生长受限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超级稻连粳7号不同播(栽)期与株行距配置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比较分析,初步认为对于同一株行距,及时早播(栽),产量表现就越好,播(栽)越晚,产量表现就差;对于不同株行距,适期早播(栽)的,行距可以适当放宽,随着播(栽)期的推迟,行距应作相应的缩减,有利于产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2016,(3):149-153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了3种覆膜栽培模式(春季覆膜栽培、播前覆膜栽培、露地栽培)与3个播种时期(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了不同覆膜栽培模式与不同播期互作效应对寒旱区马铃薯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春季覆膜栽培模式,在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可使马铃薯早出苗、早成熟,缩短马铃薯生育期,商品薯率达86%以上,产量位居前2位,分别达2 008和1 899 kg/667m2,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寒旱区马铃薯种植区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中长期预测模型,指导大面积防治,利用宁南山区18年马铃薯早疫病流行程度和西吉县气象资料,采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对马铃薯早疫病流行程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2年预报和18年回测,其历史拟合率达95.0%,精确率达97.0%。在病害盛发前做出预报,有利于指导大田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香1号不同播、抛、栽期对比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中香1号在湘潭适宜的播种期,抛秧期和移栽期,研究表明,中香1号秧龄弹性大,湿润育秧6月20日前播种,7月22日前移栽,软盘育秧6月18日前播种,7月20日前抛秧,均能正常抽穗结实,但适当早播,早抛(插)有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7.
1 前 言马铃薯种植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达3300hm2,但由于高山区种植马铃薯容易遭受“倒春寒”和晚霜的危害,致使单产一直徘徊在9000kg/hm2左右。为了充分利用地膜的优越性,避开冻害的影响,提高单产,我们进行了地膜覆盖试验。 福建省农业厅部署的冬种攻关课题 收稿日期:1999-02-18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品种德友1号(本地当家种)。22 试验地点寿宁县南阳镇溪南村,海拔542m,土壤类型灰沙泥田,肥力中等,前茬水稻,排灌方便。23 试验方法马铃薯采用高垄双行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插单季晚稻秀水134适宜的播栽期和密度。【方法】分别进行播期试验、栽插期试验、播种量试验和栽插密度试验,分析播栽期和密度对机插单季晚稻秀水134的影响。【结果】适期分批早播、稀播,适龄早栽有利于取得足穗、大穗、高产。足丛密植有利于足苗、足穗、高产。浙北地区单季晚稻秀水134机插,以5月中旬至下旬分批播种,播量125~150g/盘,栽插秧龄15~20d,密度27万~25万丛/hm^2,基本苗100万~150W/hm^2为宜。[结论]研究结果为单季晚稻秀水134生产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行距,同一栽培管理水平,及时早播(栽),产量表现就越好,又有利于实现稻麦周年高产;播(栽)越晚,不仅当季产量表现差,同时也影响下茬小麦种植,不利于稻麦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20.
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与密度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和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关系紧密,早播密植、晚播稀植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随播期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且播期越晚,产量下降越显著。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率因气象条件而异,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贡献率较大,且随播期推迟均有所降低;花前充足的光辐射、花期适量的降水及花后适宜的有效积温对玉米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苗后50~60 d的光辐射对穗数影响极显著,光辐射及降雨量与穗粒数也呈显著正相关;苗后70 d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对千粒重影响显著。因此,适当调节播期,使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最适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发挥玉米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