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泽湘 《内陆水产》2002,27(2):32-32
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克/米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水霉病病鱼在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7,(4):83-83
一、赤皮病 赤皮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又称荧光极毛杆凿。病鱼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腹部两侧最为明显,背鳍或全部背鳍基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间组织被严重破坏,呈典型“蛀鳍”并伴有水毒寄生,呈继发性感染。病鱼肠道有时亦发炎或充血。  相似文献   

3.
肉眼检查(目检),是目前生产上用于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重点检查体表、鳃、内脏三部分,方法如下: 一、体表: 将病鱼置于盘中依次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鳍等顺序仔细观察。 (一)检查有无大型病原体。如水霉、嗜子宫线虫、锚头蚤、鱼鲺、钩介幼虫等。 (二)根据症状辨别病原。如车轮虫、鱼波豆虫、斜管虫、三代虫等寄生,一般会引起鱼体分泌大量粘液,有时微带污泥,或是头、嘴及鳍条末端腐烂,但鳍条基部一般无充血现象。 双穴吸虫病,则表现出眼睛混浊,有白内障。细菌性赤皮病,则鳞片脱落、皮肤充血。疖疮病则在病变…  相似文献   

4.
<正>2.3赤鳍病2.3.1症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患病鱼体各鳍基部和鳍条充血,严重时各鳍条、上下颌、眼睛、背鳍基部至尾鳍均严重充血;有时眼眶出血,眼球突出;有的鳃部出现不同程度腐烂,粘液多;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肠内有淡黄色粘液;肝脏淤血或充血,胆囊肿大,脾脏偏黑。病情严重的鱼狂游、乱窜或静止侧卧于水底不动,最后衰竭死亡。该病  相似文献   

5.
<正>病原锚头蚤。危害较多的种类有多态锚头蚤、鲤锚头蚤等。临床症状病鱼食欲减退,烦躁不安。严重寄生时,浑身布满红色小点,高温季节易继发感染形成出血病。肉眼观察到鱼体表、口腔、鳍条等处有针状虫体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6.
利用冬闲田培育草鱼种 ,由于水浅 ,受外界气温影响大 ,使鱼极易患病 ,防治不及时 ,直接影响成活率 ,因此 ,应注意病害防治。1赤皮病1.1病因及症状冬末春初水温低 ,捕捞等机械原因 ,造成鱼体表受伤 ,有利荧光极毛杆菌入侵后潜伏 ,当气温回升时 ,迅速发展成急性流行病 ,引起大量死亡。表现在病鱼体表两侧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 ,鳞片脱落 ,呈不规则的块状红斑 ,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开裂 ,鱼的上下颌和鳃盖部分充血。1.2防治投放鱼种前 ,每667m2田块撒生石灰20~25kg,鱼种下田时用2%~3 %的食盐水浸洗3~5min ,下田后定…  相似文献   

7.
鱼类红线虫病又称嗜子宫线虫病 ,因其虫体细长 ,颜色鲜红故称红线虫病 ,该病又可分为鲤嗜子宫线虫和鲫嗜子宫线虫两种。下面介绍两种线虫病的区别及防治。1鲤嗜子宫线虫病症状 :该虫主要危害鲤鱼 ,雌虫盘曲寄生在鲤鱼的鳞片下面 ,使鳞片隆起。虫体经常在鳞片下蠕动 ,能破坏皮肤 ,引起皮肤发炎和出血。在皮肤发炎处往往寄生水霉病 ,引起继发性感染 ,严重时肌肉也发生腐烂现象 ,造成病鱼死亡。流行 :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鲤鱼和产卵亲鱼 ,流行季节为春季。2鲫嗜子宫线虫症状 :鲫嗜子宫线虫的雌虫寄生在鱼尾鳍 ,臀鳍和背鳍鳍条间的柔软组织中 ,…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鱼》2005,(7):81-81
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一般认为由嗜水性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发病区广,尤其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地区。一、主要症状和流行季节病鱼体表、口腔、头部、眼眶和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一般同时兼有赤皮和烂鳃症状。肠道一般呈空泡状,充血发红  相似文献   

9.
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笔者养蛙多年,发现牛蛙腐皮病有两种,即营养性腐皮病和创伤性腐皮病。两种腐皮病由于主要症状相同,极易被混淆,造成错误的诊断和施药。笔者根据亲身诊断施药的经验,将两种腐皮病的相同症状及各自的其它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以供大家参考、鉴别。 相同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牛蛙头部的背面皮肤失去光泽,出现花纹状白斑,接着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露出皮下肌肉,并逐渐蔓延到躯干部和背部,终至死亡。 营养性腐皮病  相似文献   

10.
1 诊断1 .1 目检 病鱼体表、鳍条、鳃上均发现有 0 .5~ 1mm的白色小点状突起 ,个别重度病鱼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 ,全身体表如同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 ,粘液增多 ,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 ,多漂浮于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因鳃组织被破坏 ,病鱼经常呈浮头状漂浮于水面。1 .  相似文献   

11.
正引起斑点叉尾鮰出现"白点病"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小瓜虫寄生和蠕虫幼虫寄生。一、小瓜虫寄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于各种淡水鱼和观赏鱼的体表和鳃上引起的,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色的胞囊,故有"白点病"之称(图见彩中插2)。由于小瓜虫没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绝大多数淡水鱼类受其危害。目前,小瓜虫病不仅给鲤、斑点叉尾鮰、鳗鲡和罗非鱼等所  相似文献   

12.
长鳍鲤是广西特产的稀有鲤鱼品种,仅产于广西桂林桃花江,分类上隶属鲤科(Cyprinidae)、鲤属(Cyprinus),因其鳍条比普通鲤鱼长3-5倍而得名。长鳍鲤鳍条似飘带随波摆动。故又称“风尾鲤”。长鳍鲤有食用型和观赏型两种类型,以观赏型的价值较高,其色彩艳丽、花色繁多.宋朝时期是广西进贡朝廷十大贡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湘西呆鲤头尖体短。体形与普通鲤鱼相比较短,头较尖,金鳞赤尾。呆鲤鳞片侧线鳞以上偏金色,向侧线过渡逐渐变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侧线鳞以下由金色逐渐向白色过渡,腹部白色明显;鳍条和尾部下部呈红色,颜色由浅至深逐步过渡,背鳍和尾鳍上半部颜色较浅,或为青灰色。自2015年以来,湘西州稻渔养殖业发展迅速,2018年湘西州全州发展稻田养鱼面积7.52万亩,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效益近亿元,湘西呆鲤性温驯、耐低氧、不易逃的习性适应在山区稻田中养殖,深入了解湘西呆鲤的历史及现状对湘西乃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枝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杀菌等作用,可用于防治赤皮、烂鳃、肠炎、锚头蚤、鱼虱等多种鱼病。一、防治赤皮、肠炎、烂鳃病:每50公斤鱼用松树叶0.5公斤捣碎,加食盐50克,拌和青料喂鱼;或用新鲜马尾松针叶,按每亩20公斤研细,兑水25公斤全池泼洒;也可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新鲜马尾松针叶35公斤左右,浸泡在池塘进水口处,每天翻动一次。二、防治锚头蚤、鱼虱病:①每亩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国河南、河北、辽宁、天津等地养殖鲤、锦鲤多次爆发一种"鲤急性烂鳃病",发病鱼出现烂鰓、眼凹陷等症状,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有关专家经实验室检测确定此病为鲤浮肿病,这是一种境外传入我国的新发疫病。鲤浮肿病是由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感染引发的疫病,或称为锦鲤昏睡病(koi sleepy disease,KSD)。发病鱼有昏睡、烂鳃、凹眼等临床症状,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上世纪七十年代,日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7,(2):10-11
草鱼出血病在我省是1975年8月首先在南城县发现的,随后相继在南昌市、进贤县等地发现此病。从六至十月均可发病,而八、九两月形成高峰,由于此病流行广、危害大,给渔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对于该病的诊断,目前主要靠肉眼鉴别,典型的症状为肌肉点状或片状出血,部份病鱼口腔、鳍条、内脏等处均有充血,但我们发现有部分病鱼并不表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17.
皮肤发炎充血病是金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几年来,一些金鱼生产单位和个体专业户,由于采取密养,但又忽视防病措施等原因,使此病日益严重,威胁到金鱼养殖事业的发展。现将有关此病的症状、危害及作者多年防治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症状病鱼的体表局部发炎充血,尤以眼眶四周、鳃盖外表皮和内表皮、腹部、尾柄等处较为常见。鳍条和鳍条基部有时也有,而以尾鳍最常见,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的肠道、肝脏、脾脏、肾脏、肠系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些患病金鱼的局部肌肉也有充血现象,但病鱼口腔正常,这和鱼类出血  相似文献   

18.
3.尾孢虫病【症状及诊断特征】乌鳢鳍条间出现连片淡黄色胞囊,鱼体瘦弱发黑,大批死亡;鳜鱼鳃上为瘤状或圆形胞囊,引起鳃充血、溃烂,严重时引起死亡;胡子鲶苗种皮肤、鳃、鳍条上长出椭圆形胞囊,影响胡子鲶的生长,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病原体】中华尾孢虫。【流行与危害】尾孢虫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更为流行,四季均有出现,多在乌鳢、鳜鱼、胡子鲶的鱼苗、鱼种中寄生,严重时引起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5~7月。【预防方法】生石灰彻底清塘,可杀灭虫体。【治疗方法】体表、鳃和鳍条上寄生的尾孢虫,可用0…  相似文献   

19.
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其病势之凶猛、传染速度之快、死亡率之高、流行地区之广、危害养殖鱼的种类之多、危害年龄范围之大属多年少见,是一种能够造成巨大损失的急性传染病。它导致多种养殖鱼类如鲢、鳙、鲫、鲤、鳊等的细菌性败血症,而发生大量死亡。一、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和弧菌引起,在低水温下还分离到鲁克氏耶尔森氏菌。二、病症与诊断:主要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1.外表症状: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  相似文献   

20.
1病原  有的学者认为病毒为该病的主要病原,有的认为是由寄生虫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的认为是这几种致病因子混合感染所致。2症状  病鱼少食或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发黑,有的病鱼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解剖观察,肝脏发白或呈点状、斑块状出血,胆囊大,胆汁浑浊变淡呈黄色。脾脏黑红色,无光泽,有的有腹水。3诊断3.1根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前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