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海拔地区粮菜间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高海拔地区粮菜间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白菜)—大蒜宽窄带间套轮作种植模式产值为79 335元/hm2,纯收入为47 460元/hm2,比对照净增纯收入44 895元/hm2,是对照的20倍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模式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晋东南地区地理、气候环境,通过对粮药间套作条件下苦参碱含量、产量及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探明粮药间套作条件下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作模式"4-2"比"4-3"占用土地低10个百分点,产量高6.8%;套种模式投入产出比高于单作,各生育时期苦参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单作,年均纯收入16 804.5元/hm2,比单作苦参、玉米高44.2%和75.1%。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近年来广西发展的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其增产、增效机理及玉米、大豆种间作用关系,为更好的利用推广该模式的间套作优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土地当量比(LER)、种间竞争力(A)、产量、经济效益等不同量化指标对广西"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A1)、"春玉米/夏大豆"(A2)2种间套作模式和"春玉米—夏大豆"(A3)、"春大豆—夏大豆"(A4)2种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模式进行评定,以探讨A1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及种间竞争力变化。【结果】相较于各作物单作,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下,春大豆、春玉米植株变高,产量降低;夏大豆百粒重增加,产量增加;LER=2.490,Ams10,Ams20,全年粮食总产量、经济效益高于A2、A3和A4,施肥量最少,生态效益最好,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优势。【结论】"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可同时满足粮食增产、经济效益增长等多目标的要求,可在广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82-1785
采用大田试验,设计玉米与苦参、冬小麦—谷子与苦参以及胡麻与苦参3种间套作类型,分析山西丘陵旱作半干旱区适宜苦参"粮药"间套作的类型。结果表明,玉米/苦参套作类型中苦参产量最高,小麦—谷子/苦参间套作类型的经济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眉县苦参产量最高,赤峰苦参产量最低。研究将为苦参粮药种植模式的筛选、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安康富硒茶发展迅速,为提高新栽茶园土地利用率和比较效益,结合安康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设计粮、油、菜3类5种不同作物间套,观察其对茶树生长发育、成活率的影响,分析间套产量、效益,寻找出适合一年期新栽茶园间套的作物摸索出其具体间套方法和管理规范,经多次、长时间观察记载知:一年期新栽茶园隔行间套不同作物其物候期、农艺性状与大田作物表现相同,在其整个生育阶段不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对新栽茶树的成活率无明显影响。对不同间套作物产值(效益)统计分析知:一年期新栽茶园间套粮、油、菜不同作物经济效益差异极显著,套茄子、辣椒与套玉米、马铃薯、花生比经济效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套茄子与辣椒经济效益相互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套花生、马铃薯、玉米相互之间经济效益差异不明显。最后得出结论:一年期新栽茶园完全可以套种茄子、辣椒、花生、马铃薯、玉米作物,为不影响茶园管理操作,可采取套一行隔一行的方法,新栽茶树和间套作物相互之间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以套茄子最好,产值达到了4 101.50元·667 m~(-2),其次为套辣椒,产值达到了2 365.69元·667 m~(-2),第三为套花生,产值达到了374.88元·667 m~(-2),第四为套种玉米,易种易管好收,省事省工,产值达到了220.56元·667 m~(-2)。  相似文献   

6.
近年甘肃成县狠抓“万元田”建设,积极探索农业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其中地膜马铃薯∥鲜食玉米-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较好,每亩产值超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介绍了间套作模式下马铃薯、鲜食玉米、冬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随着年总产量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麦玉玉复合群体的产值和纯收入达27045.9元/hm^2和14884.95元/hm^2,比春玉米一熟单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复种产值提高91.50%和20.38%,纯收入提高74.70%和11.81%。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选择越冬菠菜和早熟秋白菜参与到模式中进行间套作,增加复合群体空间层次与集约程度,其产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河北省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村民普遍采用的高效耕作模式——小麦-西瓜-玉米间套轮作模式。该模式在原小麦-玉米轮作的基础上可多收一季西瓜而小麦减产不多,玉米几乎不减产,产值较传统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增收17 385元/hm2。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养分综合利用效率和减轻重茬病害,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粮食基本产量,可在黄淮海平原相似气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旱地采用本地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0分别与脱毒马铃薯品种米拉、大豆品种1138-2、折耳根(地方种)、食用菌品种凤尾菇及半夏(地方种)进行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的结果表明,玉米套食用菌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63199.50、34566.00元/hm2,该模式属高投入高产出类型,宜在城郊、集镇附近或交通干线两侧发展;玉米间作折耳根的经济效益次之,其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25146.90、13808.40元/hm2,加之折耳根为药菜兼用作物,耐贮运,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平稳,发展前景较好,该种植模式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05~2007年在云南省弥勒县竹园镇进行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栽培模式能减轻辣椒病毒病发病率,2005~2007年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与辣椒单作相比较,成熟期辣椒病毒病发病率分别减轻43 %、36 %、40 %.同时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产值,2005~2007年每公顷产值间套种比单种增加29 469、 29 160、29 797.5元,增幅分别达59.71 %、52.37 %、56.15 %.  相似文献   

11.
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布设不同套种模式,比较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几种套种模式产值和效益均高于单种模式,其中玉米套种白芸豆纯收入达29142.0元/hm^2,投产比为1:2.6;玉米套种南瓜纯收入达26530.5元/hm^2,投产比为1:2.9;玉米套种马铃薯纯收入达26289.0元/hm^2,投产比为1:2.3;玉米单种模式纯收入14839.5元/hm^2,投产比为1:2.5。说明套种模式确实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河西地区麦田不同种植模式的水效益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河西走廊麦田不同种植模式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和能量产出各指标。结果表明:春小麦孕穗、抽穗期是提高春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期。春小麦与玉米、马铃薯、甜菜套种农田水利效率高于单种春小麦;河西走廊区麦田节水型高产种植模式主要是春小麦/玉米,春小麦/马铃薯,节水高效模式主要是春小麦/马铃薯和春小麦/甜菜。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增加农民收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开展了红芸豆与马铃薯间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下红芸豆、马铃薯产量差异显著。以2∶2间作模式下红芸豆和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应最高,产量分别是79.6 kg/667m^2、1 126.3kg/667m^2,产值为961.2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蚕豆、马铃薯等不同作物的间作模式,分析在不同间作条件下花椒和各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花椒黑胫病发生状况,总结出既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又有利于减轻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可选择大豆、蚕豆、油菜、马铃薯、小麦作为间种作物,要进行轮作换茬,且灌水次数宜少不宜多,才能达到提高椒园经济效益、减少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与不同绿肥作物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均高于根茬处理,其中以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为最高,较对照单作玉米增产6.37%;玉米间作箭豌豆混播毛苕子的绿肥产草量和绿肥植株根瘤数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各间作模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压青处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绿洲灌区典型间作模式的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河西绿洲灌区低耗水、高光效、高产多熟种植模式,在限量灌水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对该区主要种植模式的产量和光能利用率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4种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排序为玉米/豌豆>玉米/油菜>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在同等可比面积上,小麦、玉米、豌豆和油菜在间作模式下均较单作表现出显著增产效应,但在不同模式下增产效应不同,小麦在小麦/玉米和小麦/大豆2种间作模式下产量分别提高49.14%、51.50%,玉米在玉米/油菜、玉米/豌豆和小麦/玉米3种间作模式中产量分别提高20.88%、53.48%、70.34%.各间作模式下的光能利用率为玉米/豌豆>玉米/油菜>玉米/小麦>小麦/大豆.玉米/豌豆间作模式可作为目前河西绿洲灌区低耗水、高光效型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施氮对带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西一熟制灌区4种主要栽培模式施氮效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以玉米+甘蓝带田的产量增幅最大。同种作物的间套方式不同,产量间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在玉米+甘蓝间作模式中,玉米当量面积产量分别较小麦+玉米、玉米+蚕豆间作模式中的玉米当量面积产量高。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施氮肥明显地提高了作物的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以玉米+甘蓝间作模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能够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华北旱作区夏播种植模式,在河北省徐水县设置夏播作物的不同单间作模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中,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总吸氮量最大,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明显降低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土地当量比也大于1,且在提高后茬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作物吸氮量方面效果较好.与玉米单作比较,玉米大豆间作模式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降低56.66 kg· hm-2,作物整体吸氮量提高6.17 kg·hm-2,经济效益增加2 054.62元·hm-2;后茬冬小麦的籽粒产量、秸秆产量、作物吸氮量分别提高了197、673 kg· hm-2和5.91 kg· hm-2.  相似文献   

19.
木薯间作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木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8种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发现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9(大行距100 cm,小行距70 cm)的鲜薯产量(51 274.36 kg/hm~2)最高,处理4(行距100 cm)的经济效益(52 794.15元/hm~2)最高,处理9的经济效益(46556.97元/hm~2)排第3位。综合评价认为,处理9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