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大丰是全 50个生态农业建设之一。本文在肯定生态农业建设初步成果的同时,主要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开创要持续农业新局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超 《中国沼气》1998,16(1):41-42
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肖超(广西农村能源办公室)去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在全区生态农业恭城现场会上说:“小小沼气点燃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之光”。这句话既充分肯定了沼气的作用,也揭开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建设成功之谜。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  相似文献   

4.
随着沼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沼气已不仅仅是为解决用户的生活用能,更主要的是搞好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近几年来,新余市从实际出发,不断开发沼气、沼液、沼渣“三沼”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全面回顾大丰市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保护生态资源形成生物多样性,合理配置资源,发展链网结构的“龙”型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引进“高新”技术,实行科技先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实现人口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生态农业建设核心内容的思考赵小明(江苏省农林厅农业环境监测站)生态农业示范试点在我省范围内已搞了不少,大到一个县一个经济区域,小到一家一户,但是真正效益比较明显的典型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们进一步开展试点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  相似文献   

8.
赣州地区是我省的农业大区,过去由于土壤贫脊(红壤面积占土地总面积75.63%,低山丘陵占93.5%),农村能源匮乏,植被破坏严重,致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不断加剧,造成农业生态的严重失调,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被列为国家重点扶助的贫困县就有10个,其中特困户3.4万户。自“八五”期间“在山上再造一个赣南”决策实施以来,该区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本区低山丘陵起伏,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砒临发达的广东省等四大优势,大力发掘山地潜力。坚持科学开发,创出了以沼气池为纽带,农林牧副渔并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内部活力,使农民快速奔小康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扬中市“九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成就和制约因素 ,提出扬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介绍扬中市“九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成就和制约因素,提出扬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展望。  相似文献   

12.
邱良东 《中国沼气》1998,16(1):39-40
会昌县抓紧实施沼气生态农业建设邱良东(江西省会昌县能源办公室342600)去年以来,会昌县以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  相似文献   

13.
一翻开农村能源的各种资料,沼气综合利用几乎成了描述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利用沼气、沼渣、沼液,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等,是一整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致富农民的系列化实用技术,现已成为沼气建设持续发展的新起点。自从沼气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后,综合利用的形式、内容与日俱增,已成为目前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能源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1.沼气综合利用是围绕厌氧发酵的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通过调查偏关县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以及机械化设施农业工程的实施对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所起的作用,论证了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论述了农机发展方向及农机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须解决攻克的难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工作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沼气生态农业在我县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县累计建池27332口。沼气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沼气与养殖业、种植业的有机高效统一,为解决农村燃料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池子年久失修,农民弃之不用;有的因用管水平跟不上,没有充分发挥沼气池应有的效应,影响了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论述了农机发展方向及农机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须解决攻克的难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工作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