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四平村,是辽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全村分10组,1485人,人均耕地1.5亩,人均山林近40亩。全村有公益林3万余亩、商品林2.5万亩。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鄞县姜家山村有刚竹(宁波称龙丝竹)面积2400多亩。1992年全村产刚竹笋50万kg,其中35万kg鲜销,15万kg加工成羊尾笋,平均每kg笋的价格达1.32元,全村笋总产值136万元。全村43户,187人,人均刚竹山13亩,户均刚竹笋收入7619元,人均1752元,该村靠刚竹笋成了富裕村。  相似文献   

3.
陈庄村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淮源镇东北部,近年来,陈庄村立足山坡面积大的自然优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创新机制,积极推行林地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使全村的荒山绿了起来,群众富了起来。截至目前,全村已出让荒山1.5万亩,引进来自郑州、舞钢、南阳等地方的客商8家,完成造林1万余亩,引进外资1680万元。全村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1%提高到67%,林业产值由18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00元提高到1345元,每年村集体来自林业的收入达120万元,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4.
喀喇沁旗旺业甸镇有个两家村,30余年来坚持不懈地治山造林,成效十分明显。现在,全村已栽植各种林木2.1万多亩,全村人均有林8.5亩,林木覆被率达到60%,这在三北地区,可说是不多见的. 两家村是个山区小村,全村共有491户,2106口人。过去,这里只有光秃秃的荒山,很少树木。  相似文献   

5.
宝林村位于赤峰市林西镇以北20公里处的边墙梁山脚下,是林西县大营子乡的一个小山村。二十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坑”,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粮食亩产几十斤,全村6480亩耕地中没有一亩水浇地,而如今万亩荒山披绿装,“穷坑”变成了“聚宝盆”,一跃成了全县公认的小康村。全村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淮滨县王岗乡毛庄村围绕行洪滩地作文章,一手抓林业,一手抓药材,取得显著成效。现今,全村共有各类树木26.4万株,人均116株。猫爪草等中药材已发展到462亩,仅此一项,全村总收入达114万元,户均收入上万元的  相似文献   

7.
丰镇市官屯堡乡大三道沟村,坚持种树种草、修田造地不停步,全村有林面积达到3261亩,森林覆盖率为33%,兴修梯田坝地984亩,人均基本农田3.7亩,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现在全村大小畜发展到244头(只),人均粮食由过去的258公斤增加到390公斤,收入也由治理前的84元增加到380元.  相似文献   

8.
白善坊是千阳县寇家河乡一个小山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02户,843口人,292名劳力。境内四梁六沟十六坡,总面积17205亩,其中,荒坡1.3万亩。从1964年开始造林以来,经过30年的艰辛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山上树木成荫,山下农田成方,800多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止1994年底,营造防护林、用材林10800亩,经济林2170亩,全村人均占有林地15.4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3.2%提高到71.9%。用材林已成材9800亩,活立木蓄积量5万多立方米。1974年以来,林业产值累计达31.6万元,年均1.58万元。 1964年,全村有耕地6000多亩,粮食总产不过35万公斤,大部分农民吃粮、花钱很困难,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9.
宁陕县地处陕西省秦岭中段南麓,位于全国南北分水岭交汇处.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98个村,7.4万人口.林地48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活立木蓄积1181.8万立方米,农民人均林地达到50余亩,森林覆盖率90.2%,属全省重点林业县.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潞西市芒市镇象滚塘村委会寨头村民小组位于潞西市城区西北方,320国道近入芒市市区右方15公里处,是个有25户104人的山区小村子,全村无耕地,水田64亩,人均水田0.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均粮食200公斤,全村共有林地面积2813亩,人均林地27亩。寨头村水田少、产业结构单一,是个典型“靠山吃山”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