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生育特点与种植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3类抗虫棉品种(系)生长发育和种植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6H1和H9513在生长发育上有明显的优势,常规抗虫棉美国33B表现苗弱、前期生长慢、后发性强的特点。两个抗虫杂交棉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中棉所9418,两个常规抗虫棉的产量比对照低5%~20%。抗虫棉品种(系)的总治虫用工可减少57%,其中减少防治棉铃虫用工70%;总治虫用药投入减少70%,其中防治棉铃虫用药投入减少90%。  相似文献   

2.
<正>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推广种植了十多年,但随棉并着其品种的不抗虫。这增多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却有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有些抗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有些棉农错误认为转基因抗虫棉就是无虫棉,种植抗虫棉就不用防治棉铃虫,结果贻误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减产减收。事实上,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抗虫棉田内仍会出现害虫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3.
张海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88-288,305
转基因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是有选择抗虫的抗虫棉 ,笔者就其抗虫范围、生态学意义、抗虫性表现进行了分析 ,提出抗虫棉综合防治策略 ,制定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病.利用果树害虫天敌和保护果树害虫天敌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就是以虫治虫防治。  相似文献   

5.
郭静 《河北农业》2009,(9):21-21
抗虫棉是常规棉花品种导人Bt抗虫基因后,从分离后代中通过连年定向选择而成,在正常条件下其抗虫基因能得到较好的表达,有较强的抗虫能力,但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仍需因地制宜进行防治,否则也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花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其抗虫能力强、节本增效的重要作用。但是,转Bt基因抗虫棉不是无虫棉,那种认为种植了转Bt基因抗虫棉便可免去农药防治虫害的看法是很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防治就是在农林业生产中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病虫害,包括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及小动物治虫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转基因抗虫棉因其抗虫(鳞翅目害虫)性好,减少了大量用药,已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重大成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虽然抗虫棉对棉铃虫有较好抗性,但对非靶的害虫无防治作用,因减少防治棉铃虫用药,带来了其它害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德州市1997—2005年抗虫棉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系统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抗虫棉对各代棉铃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防治压力仍然较大,其他寄主田已成为棉田棉铃虫的主要虫源基地。种群数量的消长主要受气候、虫源、食料、天敌、及防治状况等综合影响。防治策略上,对二代棉铃虫要适当施药防治,对三、四代棉铃虫应注重施药防治,重点保护棉花蕾铃;同时,注重对玉米、花生、大豆、辣椒及蔬菜田棉铃虫的防治,减轻棉田防治压力,全面压低棉铃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推广,使防治棉田害虫的次数减少,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受到了棉农的欢迎.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有些农民误认为抗虫棉为免药棉,致使对棉田放松管理,造成害虫的严重发生,给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现将抗虫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推广,使防治棉田害虫的次数减少,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受到了棉农的欢迎。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有些农民误认为抗虫棉为免药棉,致使对棉田放松管理,造成害虫的严重发生,给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现将抗虫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农药喷杀生产上农药防治分为普治和划片治虫两种。普治即对桑园普遍喷药1次,要求做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农药浓度、统一防治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划片治虫就是在近蚕期或蚕期中确需喷药治虫时,用残毒期较短的农药如乐果、辛硫磷、敌敌畏等进行分区域治虫。  相似文献   

13.
一、农药喷杀 生产上农药防治分为普治和划片治虫两种。普治即对桑园普遍喷药1次,要求做到统一用药时间、统一农药浓度、统一防治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划片治虫就是在近蚕期或蚕期中确需喷药治虫时,用残毒期较短的农药如乐果、辛硫磷、敌敌畏等进行分区域治虫。  相似文献   

14.
在引种过程中,有些棉农误认为抗虫棉为无虫棉或无病棉,以为这种棉花不生病、不生虫、不需要打药防治就可以随便种植。其实,这样认为大为错误。 所谓抗虫棉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将苏云金杆菌中能够产生有毒蛋白质的基因导入棉植株内,选育成具有杀死绵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棉花品种。因此,抗虫棉仅对棉铃虫等鳞目害虫有抗性,有害幼虫在三龄前因取食棉株器官后中毒而死,但对其它害虫及病害没有特殊抗性。同时,抗棉铃虫是相对的,其对三龄后的大龄幼虫抗性较差,因此田间仍会不同程度残存着棉铃虫。所以,在栽培中仍需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态园林植物保护和天敌资源的利用--以虫治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园林绿化有害生物生态治理中 ,“生物防治”仍属主要内涵之一。“生物防治”最通俗易明的提法 ,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螨治螨、以线虫治虫等。以虫治虫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 ,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 ,成功经验 ,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 ,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 ,进一步推行 ,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在八个不同的试验点,以不治虫和治虫两种处理的泗棉3号品种为对照,研究了六个抗虫棉品种的抗虫特性和品种稳定性。结果表明,六个抗虫棉品种对棉铃虫具有高度抗性,产量表现也较好。各品种稳定程度不同,1号和2号品种具有较好的品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治虫上,有些地方流传“有虫治虫、无虫防虫”的说法,这是不科学的。它的后果是:①在防治上造成滥用农药,浪费资金,增加生产成本;②大量杀死天敌,使生态失去平衡,导致害虫狷獗;③害虫产生抗药性,给防治上带来更大困难;④化学农药残毒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科学的治虫是需要有个防治标准的,不是有虫就治,更不是无虫防虫,而是达到或者超过标准的防治,低于标准的不治。作者认为确定这个标准的原则是:治虫的收益要大于或等于治虫药费、人工和药械损耗的总和。所以要根据害虫的发生密度和危害程度,运用统计方法,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损失数量,拟定出合理的防治标准(或称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接虫试验的方法,探讨江苏沿海地区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危害与产量损失。结果表明,Bt棉田的残虫量、蕾铃被害率和产量损失均随着接虫量的加大而增加,其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从各代棉铃虫的接虫数量与残虫量的线性关系看,2代虫量呈对数增长,3、4代虫量表现为直线增长;Bt棉田棉铃虫的防治可以幼虫数量与蕾铃被害率两项指标来把握,其2、3、4代虫量分别为百株有3龄左右幼虫15头、8头和10头,若以Bt棉的蕾铃被害率为防治指标,则依次为1.18%、2.70%3.30%。  相似文献   

19.
生物防治是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从生物防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物防治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捕食性动物治虫、生物防治植物治虫等,以期为农业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烟草治虫技术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744000)赵剑鸣童红梅烟草治虫是利用烟草所含的烟碱对害虫的毒杀作用来防治农田害虫的一种植保措施。烟草治虫法经济、方便,既能有效控制害虫的危害,又能提高烟株综合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生产实用价值。烟草属茄科作物,杀虫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