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农业经济效应和环境生态效应二方面,论述了稀土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效应与机理;影响土壤区系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的功能,继而反馈调节作物生长;缓解酸雨、紫外辐射和重金属伤害作物的生态生理学效应;并以稀土在作物体内分布与富集规律为参考,探讨了稀土农用的安全性。实践证明,稀土农用只要严格控制剂量就能实现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提高作物经济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顾黄辉  许福涛  陆金萍 《土壤》2012,44(1):50-54
2007—2009年度在海门市进行了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海门市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试验点综合肥料效应方程分别为:y2007-2008=98.220+4.876N-0.231N2+13.399P-1.748P2+6.346K-0.621K2+0.377NP+0.126NK+0.090PK和y2008-2009=110.352+7.636N-0.311N2+7.178P-0.929P2+3.923K-0.550K2+0.152NP+0.175NK+0.173PK。平均每千克养分增产油菜籽分别为:N 5.36 kg,P2O57.78 kg,K2O 4.14kg;N+P2O53.74 kg,N+K2O 2.83 kg,P2O5+K2O 2.18 kg,N+P2O5+K2O 3.85 kg。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三峡库区已进入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献的主要分布特征,得出库区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文章对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产生的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变化,即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接下来,对库区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包括气候、土壤、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因子的研究进展展开评述;然后对上述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最终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当前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给出相关方面的研究展望: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效应的动态研究,建立长期观测数据库,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综合评价库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任祖淦  唐福钦  王东海  张逸清 《土壤》1993,25(1):27-28,31
长效肥具有缓溶解、慢释放、不挥发、难淋溶、少固定、利用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改土效应研究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个省市多年试验研究证明燃煤电厂湿排法排出的粉煤灰改良粘质土壤增产效果明显,亩施粉煤灰1.5万到3万公斤时,小麦增产12.7±5.8%,玉米增产12.1±3.5%,水稻增产13.5±7.0%,此外对谷子、棉花、蔬菜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取得有关施肥参数,建立优质稻施肥模型,选择高、中、低肥力田块,应用3因素4水平设计方案对优质稻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的施用对优质稻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大于磷肥,磷肥大于钾肥,建议梁河县优质稻高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73 kg/hm2、P2O535.6 kg/hm2、K2O87.8 kg/hm2,应施好氮、磷肥,增施钾肥。中肥力、低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87.48~103.7 kg/hm2、P2O559~63 kg/hm2、K2O 47.6~52 kg/hm2,应增施氮肥、磷肥,适量钾肥。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材料土壤生态效应与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土壤生态效应与玉米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地膜、高粱秆片和纸板覆盖均有显著保水作用及明显水分表聚现象,即0~10cm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下层土壤,地膜覆盖兼有显著增温效应,而小麦秸秆、高粱秆片和纸板覆盖土壤温度却明显低于对照。除纸板外其他覆盖材料均不同程度增加0~2 0cm土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且以秸秆覆盖增幅最大。各覆盖处理均显著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不同程度提高玉米生育前期倒1、2、3叶净光合速率。小麦秸秆、地膜、高粱秆片、纸板覆盖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9.4 %、17.2 %、16 .1%和13.3% ,其增产原因主要是由于穗长和穗粒数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氮肥施用的产量效应、品质效应和环境效应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通过 6水平氮肥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大白菜氮肥施用的产量效应、品质效应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大白菜的经济最佳施氮量为 3 1 0kghm- 2 ,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和氮肥施用后土壤 -作物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线性上升 ,大白菜氮肥施用的产量效应、品质效应和环境效应难以协调。采取其它措施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改进现有的栽培体系并进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 ,是今后蔬菜研究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辐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菖浦Gladiolus hybridus Hort。辐射诱变效应研究表明,其球茎的适宜辐照剂量为40-80Gy。不同品种的唐菖蒲为^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所引起的花色、株型突变频率亦有不同,其幅度在2.0%-14.9%。已选育出花色艳丽,观赏价值高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正> 课题提出普通水煮沸5分钟后,在密封条件下迅速冷却到室内温度,即具有很大的活性,称为活性水。用新鲜活性水浸种或灌溉,不仅能促进农作物增产,还有改进品质的作用。浸泡棉花种子,产量提高10-20%;浸泡燕麦种子,增产20-30%;浸泡豌豆种子,收获  相似文献   

11.
离子注入甜菊的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75keV的氮和碳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甜菊干种子,以γ射线作对比,研究其M1生物学效应和M2突变。结果表明,离子术能诱发甜菊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离子束对甜菊的M1损伤效应低于γ射线,而诱发的M2突变高于γ射线。碳离子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M2有益性状突变高于氮离子。离子注入杂交一代丰1×日原和日原×丰2的诱变效应大于济宁种和丰2。  相似文献   

12.
几种新的诱变因素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彩莲  陈秋方  慎玫  金卫 《核农学报》2000,14(5):268-273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 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以及用离子束、质子、同步辐射 (软X射线 )处理水稻干种子 ,并与γ射线处理作比较 ,研究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供试的几种诱变因素均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其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空间环境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 ,其它诱变因素均不同程度地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质子等处理在M2 代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叶绿素缺失突变、株高突变和抽穗期突变 ,其有益性状突变频率高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13.
空间环境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第17颗返回式卫星搭载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根尖细胞染色体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又能促进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经空间飞行的水稻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极显高于地面对照组。与γ射线和质子处理的相比较。空间环境对染色体的致畸应变较低,而有丝分裂指数极显大于质子和γ射线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 (软X射线 )辐照 3个冬小麦品种 ,从形态学、细胞学上研究了M1 代生物损伤和M2 代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抑制了M1 代幼苗、植株的生长 ,引起育性、结实率下降 ,M1 代的生理损伤在幼苗生长早期大于γ射线 ,在生育晚期则小于γ射线。细胞学研究表明 ,同步辐射抑制了细胞有丝分裂 ,明显地降低了细胞分裂指数 ,引起了细胞染色体的结构损伤 ,染色体畸变类型不同于γ射线 ,造成的生物损伤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诱发了M2 代较宽的突变谱 ,出现了多种有益性状变异 ,适宜的诱变剂量范围为 2 0 0~ 2 5 0Gy ,小于γ射线 (2 5 0~ 35 0Gy)。  相似文献   

15.
同步辐射(软X射线)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彩莲  陈秋方  金卫 《核农学报》2000,14(3):141-144
对不同剂量的同步辐射 (软X射线 )辐照水稻种子 ,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 ,软X射线同步辐射处理后 ,在水稻根尖细胞内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个品种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提高 ,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同步辐射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相似。 3个品种的辐射敏感性从高至低的顺序为加育2 93 >舟 90 3 >浙 73 3  相似文献   

16.
零磁空间处理水稻干种子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零磁空间对水稻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 ,研究其细胞学和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 :零磁空间处理水稻干种子后 ,当代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提高 ,畸变类型以染色体桥和微核高于其他畸变类型 ;从生物学效应来看 ,零磁空间处理对当代发芽率、成苗率、苗高和分蘖有促进生长作用 ;M2 变异类型丰富 ,早熟类型突变频率相对较高 ,而育性分离较大 ,各类分离程度大小依次为 :早熟 >育性 >株高 >穗型 >粒型 ;当选变异类型单株后代稳定快 ,说明零磁空间诱变处理在水稻品种改良方面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17.
氮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30keV的氮离子注入棉花干种子,并以~(60)Coγ射线辐照作参照,研究了M_1代损伤、M_2代变异频率和变异谱,以及剂量效应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棉花染色体畸变,特别是落后染色体的频率较高。在M_2变异中,数量性状,以及多个性状同时变异的频率较高,尤以4×10~6N~+/cm~2诱发的铃重、铃数、早熟和优质等有益性状的变异最多,其剂量效应曲线可用Y=A+BX+CX~2来描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6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毛竹种子,研究γ射线辐照对毛竹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及核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剂量低于60Gy的辐照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促进和刺激效应;高于90Gy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辐照还能诱发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出现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团)、游离染色体(团)、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微核、小核、双核、核出芽、核耳和核裂等类型。染色体畸变率、核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5、0.9982,线性方程式分别为Y=0.0392X-0.4313,Y=0.0530X-0.0783;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间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线性表达式为Y=0.8836X-0.4525,相关系数为0.8345,F=25.22>F0.01。  相似文献   

19.
苯甲酰胺对大豆辐射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用苯甲酰胺、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电子束复因子处埋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均无明显的影响,对其M2也无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处理,对大豆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或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能明显增强M1的损伤效应,并能提高M2的诱变效应。苯甲酰胺具有抑制辐射损伤修复、提高诱发突变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低能离子束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李红  吴丽芳  余增亮 《核农学报》2001,15(4):199-206
为研究影响低能离子束介导水稻遗传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 ,以粳稻 0 2 42 8、花培 94 鉴 0 9、籼稻明恢 63这 3个水稻品种为实验材料 ,分析了离子的种类、能量、剂量、剂量率等参数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建立了有利于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条件和筛选程序。分子生物学检测证明 ,外源GUS报告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3个水稻品种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率分别为 1 1 %、1 1 4%和 7 1 % ,获得再生试管苗的转化率分别为 1 5 2 %、1 87%和 1 1 3 %。为应用离子束介导法进行其它对农杆菌不敏感的禾谷类作物转基因提供了方法学的参照 ,并为深入研究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