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发病,只感染鸡,多侵害3-6周龄的雏鸡,小鸡在0-6周龄时,主要靠法氏囊对疫苗病毒产生免疫抗体,如果鸡感染了法氏囊病毒,那么就使鸡失去了免疫的一道屏障,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感染。1病史某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7000只,38日龄就诊时值7月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仅发生于2~15周龄的小鸡,3~6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1流行特点本病只发生于鸡,虽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反应严重,肉鸡较蛋鸡更为敏感。本病多发于3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本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  相似文献   

4.
<正>(一)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本病仅发生于2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本病还可经蛋传递。本病流行季节性明显,每年5月份以后,  相似文献   

5.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和幼鸡,刚孵出的小鸡法氏囊很小,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大,到10周龄时法氏囊最大,以后逐渐萎缩,到性成熟期开始退化,至10月龄时消失。法氏囊是体液免疫器官,在免疫机制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当本病发生后,免疫机制受到损害,将影响其他各病的免疫效果,特别是对新城疫,增加其易感性,雏鸡感染  相似文献   

6.
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全球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表1为全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情况。2感染日龄与免疫抑制2周龄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会导致永久的免疫抑制,2周龄后感染多导致暂时的免疫抑制(持续10~14 d)。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特征是鸡法氏囊损伤、腹泻、寒战,身体极度虚弱。它主要危害3~7周龄的小鸡,发病率100%。该病具有来势猛、难治愈的特点。并在一个鸡场会多次复发,病鸡即使康复,也会降低免疫力,容易感染其它疾病,给养鸡专业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奖几种防治法氏囊病的有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母源抗体对雏鸡的保护期大约为3周,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鸡在2周龄~15周龄都能够感染IBDV.IBDV通过口腔或者呼吸道方式进入机体,在肠道相关组织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复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法氏囊,盲肠扁桃体的细胞因子表达在强毒攻入SPF鸡体内后发生变化即是很好的例证.体内外的研究表...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15周龄均可发病,有时可提前到1周龄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眭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15周龄均可发病,有时可提前到1周龄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细小病毒(M PV或M DPV)是感染禽类的自主性细小病毒,由它引起的番鸭细小病毒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因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故又称3周龄病。一病原番鸭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番鸭细小病毒为球形、直径为20~25nm、无囊膜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3~6周龄的鸡发病,还可导致感染鸡产生免疫抑制,致使机体免疫应答降低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造成更大的损失。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病毒的抗原变异及血清不同亚型的存在等  相似文献   

13.
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法从23个鸭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为新城疫病毒。该毒株ELD50为5.85log10,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92.5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5,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3,属于中等偏弱毒力的毒株。该毒株不引起6周龄雏鸡发病。结果表明家鸭也能感染NDV。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从暗胸朱雀中分离的一株禽2型副黏病毒APMV-2/Procarduelis nipalensis/China/Suiling/53/2013(Suiling/53)的致病性,本研究分别对该病毒的鸡胚平均致死指数(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及对4周龄SPF鸡和4周龄BALB/c小鼠的感染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株的MDT为120 h;ICPI为0;将含有病毒的尿囊液点眼滴鼻接种4周龄SPF鸡后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或死亡,而分别从感染后2 d的气管组织、小肠、脑及感染4 d后的肺脏、气管、心脏中分离出该病毒;在BALB/c小鼠感染试验中,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并且未从采集的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株Suiling/53对SPF鸡呈低致病力,而对BALB/c小鼠可能无感染性。  相似文献   

15.
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危害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病,以损害鸡的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为特征。该病在生产上导致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某些毒株使3周龄以上的小鸡发病、死亡,死亡率高达20%,同时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② 3周龄以下小鸡感染后,可导致严重的、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免疫抑制。由于免疫抑制的出现,使鸡群发生坏死性皮炎、包涵体性肝炎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增高,以及免疫接种失败。近两年,由于人们的普遍重视,以及采取各种有效的防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 IBD引起的急性死亡明显…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中枢免疫系统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笔者在本学院动物医院坐诊期间,对几起典型病例的诊治做一总结,以供参考。1流行特点该病多发于3周龄至开产前的小鸡,3 ̄7周龄为本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制,易感染其他传染病。本病死亡率为10% ̄20%,少数高达90%;常伴有并发症,以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大肠杆菌病为多见。2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引起急性、高度接触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的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引起的高传染性和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周龄以下鸡群感染是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时诱发二次感染和对其他病原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IBDV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IBDV编码蛋白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深入了解IBDV的致病机制,也为IBD的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不同致病型毒株感染鸡后对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疫苗抗体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周龄接种MDV超强毒株RBIB和7日龄接种MDV强毒株GA的鸡HI效价均显著低于对照鸡,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尚未发现MDV感染对法氏囊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病毒传染病.主要见于3~6周龄小鸡,以下痢、毛松乱,法氏囊发炎后期萎缩为特征.病程短,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该病在我县于1989年上半年开始在部分乡镇鸡场流行,给养鸡专业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