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在大曲细菌、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分别对单粮型大曲样品中的细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的细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曲单个菌落样品中分别分离出7株纯化的细菌菌株和4株纯化的酵母菌株,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确定其中5株细菌分别为:M1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2为青岛芽孢杆菌(Bacillus qingdaonensis)、M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M5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确定其中2株酵母菌分别为:N1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N2为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结论]该研究为大曲中的微生物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并鉴定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菌株。[方法]以天山雪莲菌酸奶为材料,采用酸化MRS培养基、CaCO3分离培养基和YGC培养基,对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菌株分离,并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特性及鉴定手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学鉴定。[结果]经过分离和鉴定,获得了干酪乳杆菌、过氧化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克鲁维酵母属酵母菌株各1株。[结论]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微生物可产生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物质,这些微生物可作为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年糕内部和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观察、生化测定的方法来鉴定微生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年糕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有6种细菌、3种霉菌和2种酵母菌。细菌中4种是芽孢杆菌,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2种是非芽孢杆菌,分别为乙酰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cetylicum)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霉菌分别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酵母菌分别为茁芽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年糕内部的微生物有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无霉菌。  相似文献   

4.
高鹏  伏毅  陈谦  王艳  伍玲  谢艳  刘绵学  黄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6,(13):3434-3438
以正常和腐败的产品为材料研究引起真空包装肘花胀袋的微生物,将传统培养与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 DNA序列分析和PCR-DGGE技术)相结合对分离纯化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将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回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比较从正常和胀袋产品中分离纯化到的14株和18株菌发现,胀袋组中含有对照组没有的细菌。16S r DNA的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主要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以及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Stenotrophomonas pavanii);而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主要是包括产气荚膜梭茵(Clostridium perfringens)在内的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将分离到的细菌回接到样品中,产品即发生胀袋,可见,引起肘花胀袋的微生物是芽孢杆菌和寡养单胞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鉴定辣椒枯萎病主要致病菌,探寻能够有效抑制该致病菌的生防菌株.[方法]采用植物病害组织致病菌划线分离方法分离致病菌,经形态学以及ITS区域PCR检测,确定菌株属性,通过平板拮抗筛选,确定对该致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农用生防菌株.[结果]初步鉴定该致病菌为尖孢镰刀(Fusarium oxysporum),将该致病菌与11株农用微生物芽孢杆菌和3株农用微生物木霉菌进行拮抗试验,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marin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6株芽孢杆菌对该致病菌拮抗效果明显,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2株木霉菌对该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效果.[结论]筛选到了8株能够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生防菌株,为以后研究生防肥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凉州熏醋酿造醋醅为材料,以经典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从醋醅材料中分离筛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通过应用Voges-Proskauer(V-P)反应和分光光度法对筛出菌株发酵产乙偶姻能力进行考察以得到高产乙偶姻的功能菌株,结合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定性试验确定菌株类别。对高产菌株进行发酵动态跟踪,以获得其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从醋醅中共筛选获得了5株芽孢杆菌和8株酵母菌,其中芽孢杆菌和酵母各有5株和7株可以发酵产乙偶姻,以酵母J2产量最高,为8.55 g/L。经鉴定得知该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动态跟踪该菌株的发酵特性,其在发酵40 h时乙偶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楚振华  钟响  鞠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47-11548,11580
[目的]为了研究柄海鞘体内的微生物能否产生具有抗菌功能的活性物质。[方法]从烟台海域的柄海鞘中筛选到一株细菌,命名为N2。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抑菌试验,同时进行菌落形态、常规生理生化研究和细菌鉴定系统测试。为了进一步确定菌株N2的分类学地位,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相关细菌种属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菌株N2具有抑制霉菌生长的特性;菌株N2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杆状,具有鞭毛,菌落呈乳白色,菌株N2与Bacillus属细菌的特征相似;菌株N2与枯草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结论]菌株N2可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将其作为潜在的海洋有益菌应用于抗肿瘤和植物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刘国勇  石小涛  李瑞萍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4-14255,14257
[目的]从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和鉴定酵母废水降解菌株。[方法]采用富集驯化和选择性培养,分离能以酵母废水为唯一碳源、氮源的细菌,采用形态学、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到1株能降解酵母废水的细菌A-2,该菌株被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结论]该研究为酵母废水的生物降解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某些老陈醋产气现象进行研究,找到引起此现象的微生物,并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不同的培养基(血平板、营养琼脂培养基、MRS培养基、M17培养基)和不同的方法对产气醋中的微生物进行涂布分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产气性鉴定。[结果]经离心处理后最终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出7株细菌,编号为W1、W5、W3、W6-D、W6-X、WY1、W4*,其中WY1是在厌氧条件下分离得到。[结论]经产气试验确定W6-X具有产气性,并初步鉴定W6-X菌株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通过TCBS培养基分离筛选对虾养殖水体中的细菌,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和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以TCBS培养基分离筛选的60株菌中,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只有SWG-27、SWG-28、SWG-29为弧菌属,占总鉴定细菌的5%,其他细菌大部分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 sp.),分别占总鉴定细菌的36.7%和43.3%;自60株细菌中随机挑选15株作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弧菌属细菌也只占很小比例;60株细菌接种于6种不同品牌的TCBS培养基上均可很好地生长。结果表明,TCBS培养基能够培养养殖水体中的弧菌,但其他细菌也能在其上良好生长,利用TCBS培养基检测养殖水体弧菌数量的结果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种护色剂对软包装松口蘑的护色效果。[方法]以维生素C、二氧化氯和亚硫酸钠为护色剂,对软包装松口蘑进行护色效果对比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添加量、温度和时间对维生素C护色效果的影响,并对3个影响因素用响应面法建立相关模型,确定维生素C护色的最佳条件。[结果]3种护色剂的对比试验表明,维生素C的护色效果好,而二氧化氯与亚硫酸盐不适用于松口蘑的护色。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表明,维生素C的最佳护色条件确定为:将盐渍原料投入菇重3倍的清水中,按菇重9.2 g/kg比例加入维生素C,加热至91℃护色20 min,然后脱盐,可取得理想护色效果。[结论]维生素C在松口蘑护色中对控制非酶褐变效果明显,护色效果好,作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鸡腿菇的采后保鲜问题,延长其货架期。[方法]采用6种非硫护色剂对鸡腿菇进行护色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C的护色保鲜效果较好,其中维生素C的护色效果与焦亚硫酸钠相当。复合护色剂中以"维生素C 0.12%+柠檬酸0.6%+氯化钠0.6%"的护色保鲜效果最好。鸡腿菇在护色液中的浸泡时间以20~30 min为宜,浸泡后可用清水漂洗菇体表面残留的护色液。保鲜膜采用密闭包装可以维持包装内的低氧高二氧化碳,有利于鸡腿菇的护色保鲜。[结论]该技术是一种很好的保鲜技术,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来控制鸡腿菇生长,才能获得理想的护色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香菇汁添加量对香菇蛋糕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9-3640
[目的]研究香菇汁在蛋糕糊中不同添加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传统蛋糕制作配方和制作工艺,通过改变在蛋糕糊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菇汁,观察测定影响蛋糕质量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结果]添加10%香菇汁的蛋糕蓬松程度较差,不能体现香菇香味,产品色泽无影响;添加20%的香菇汁即可改善蛋糕的蓬松度,增加了产品的香菇香味,稍微改善了蛋糕的色泽;香菇汁添加量达30%则降低了蛋糕的蛋香味和色泽。综合色泽、香味和蓬松程度几个方面,添加20%~25%的香菇汁最为合适。[结论]香菇汁在蛋糕糊中的添加对蛋糕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无影响,其不同添加量会影响到蛋糕的色泽、香味和蓬松程度。  相似文献   

14.
香菇馒头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堂  高晗  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60-3761
[目的]研究香菇馒头的加工工艺。[方法]在传统馒头加工配方中加入经特殊干制的香菇粉,探讨香菇、水、酵母和糖的加入量对馒头口味和色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香菇馒头最佳配方为(以百克面粉投放量计):香菇1.5g、加水量70.0g、酵母1.25g、糖1.25g,通过该配方制作的馒头从色泽、口感和滋味上都达到了最佳效果,提高了馒头的营养价值。[结论]香菇馒头的研制增加了馒头的花色品种。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5.
张雪丹  王润源  胥洪  张倩  张静  辛力  王传增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82-6384,6485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稳定性.[方法]以粉剂二氧化氯为试验材料,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的试验条件,然后分别用2种方法研究温度、活化时间、降解时间对二氧化氯的影响.[结果]二氧化氯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7 ~ 360nm.利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适宜pH 6.85 ~ 7.15.当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增加或溶液温度升高时,紫外吸收时吸光值随之升高,同时碘量法显示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也逐渐升高.二氧化氯使用时需活化210 ~ 220 min,此时溶液的吸光值最大,ClO2的离子浓度最高,ClO2-的离子浓度最低.二氧化氯使用时快速降解,溶液吸光值降低,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粉剂二氧化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曹福  朱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32-7434
[目的]研究UV光催化联合ClO2降解水溶液中苯酚的方法。[方法]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ClO2为氧化剂,UV作为辅助手段,考察ClO2/UV氧化处理苯酚废水工艺中ClO2投加量、UV辐照时间、废水pH等因素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处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pH在8左右,ClO2投加量为140 mg/L,UV辐照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苯酚去除率高达99.6%。并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ClO2/UV氧化苯酚的效率明显高于单一ClO2或UV法,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ClO2/UV氧化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红连  张东升  徐淏  匡群  张一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2-19574
[目的]为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猴头菇、灵芝、虫草等食用菌水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功能性能量因子D-核糖及其他辅料,研制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对混合浸提液的澄清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结果]澄清剂的最佳用量为8%;各因素对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感官指标的影响依次为:灵芝提取液量〉猴头菇提取液量〉D-核糖量〉虫草提取液量;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猴头菇水提液8%,虫草提取液6%,D-核糖2.5%,灵芝提取液22%。超高温瞬时灭菌对饮料中D-核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建立了食用菌复合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兔肉草腥味的去除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菇味兔肉香肠的原料配方进行研究,以研制出可食率高、营养、方便的产品。[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菇味兔肉香肠最佳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在80~85℃的温度下蒸煮50 min香肠质量较高。[结论]研究可为兔肉加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栾海云  王桂华  许勇  杨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71-8472
[目的]研究松蘑提取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松蘑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采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试验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脑及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松蘑提取液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脑及肝脏中的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松蘑提取液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新鲜的马铃薯皮为样品,采用乙酸提取-氨水沉淀、超声波辅助酸水提取-氨水沉淀、甲醇提取-氨水沉淀、双溶剂法提取、多溶剂混合提取、酸醇提取-氨水沉淀及乙酸和亚硫酸钠提取-氨水沉淀7种方法对马铃薯中的糖苷生物碱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酸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与条件。[结果]7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辅助酸水提取-氨水沉淀法的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30℃,超声时间20 min,酸度25%。[结论]不用有机溶剂而直接加一定浓度的酸并辅助以超声波振荡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周期短、提取效果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