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现代园林绿地规划是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战略任务内容之一。主要从园林绿地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上作以简述,同时明确了园林绿地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的意义与作用,提出了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原则,以及对不同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类型提出了相关设计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扩张,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我国出现了人均生存空间减少,城市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城市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衰退等问题。因此,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公共开放空间十分必要。本文对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商务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城市开放空间,街旁绿地的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环境的建设和居民文化生活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从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探讨街头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营造途径,使街头绿地更加便于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需求,同时又满足其美观性和生态性,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4.
胡力  李小马 《现代园艺》2022,(4):176-178
绿地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但城市内绿化覆盖率的空间异质性阻碍了这一生态过程,明确驱动机制是解决城市绿化覆盖率空间异质性的科学基础.经研究指出,城市内绿化覆盖率主要由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形态因素复合驱动.但我国绿化覆盖率驱动机制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大陆尺度与城市间尺度.当下需要在中国城市尺度上进行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地破碎化程度的加剧,使得城市带状绿地发展迅速且在整个城市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城市日益紧张的用地下,相对于尺度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主题性公园等块状场地空间,带状绿地较易开发建设,灵活的出现在城市绿地空间中。据此,城市绿地建设考虑到将合理性、可利用性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带状绿地设计已经成为建立生态城市的主要趋向。城市带状绿地的便捷使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休憩选择,进入绿地的便捷性是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选择原因。通过充分挖掘带状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今后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与指导。本文对城市带状绿地景观生态化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绿色公共空间就是园林绿地,其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城市空间被污染的环境得到很好地改善,就应当建设出优质而又高效的园林绿地。以当前我国园林绿地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为依据,对其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现公平而高效的供给。居民对于城市绿地承担的功能的认知差异受到自身因素和其所在绿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分异的视角出发,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问卷对苏州市居民就公园绿地认知进行调查,分析苏州市市区范围内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居民对其功能重要性和功能感知2方面的认知程度和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调研结论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在满足城市发展及人群需求的基础上,为提高公园绿地及城市用地效率提出可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楔形绿地主要指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拥有控制城市形态、缓解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上海市于2001年确立了八大中心城楔形绿地,使其成为确保中心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空间,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东沟楔形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三位一体"的绿地功能体系,从项目核心诉求出发,浅析该体系下的绿地设计策略,旨在为其他楔形绿地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其景观空间也面临着优化调整。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数字景观发展趋势,提出目前城市开放空间数字景观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地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民勤县东湖公园绿地所在区域,原属污水处理厂中水排放区、垃圾填埋场及荒滩地。通过公园绿地的建设,区域小气候有明显改善,作为生态环境监测表的众多水鸟在此栖息,城市"绿肺"功能逐渐显现。通过对公园建设前后鸟类、植物的调查分析,可进一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增强绿地系统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