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荣誉4010"西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和苗龄对西瓜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BA 4.0mg/L+NAA 0.1mg/L为培养基,3d苗龄的子叶为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达9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mg/L,生根率可达100.0%。  相似文献   

2.
甜蛋白基因MBLII 对莴苣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敬梅  陈大明  陈杭 《园艺学报》2001,28(3):246-250
 以4 日龄莴苣(Lactua sativa L.) 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成功地进行了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BLII 对莴苣的遗传转化。抗生素浓度和子叶外植体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是影响转化的重要因素。附加卡那霉素( Kan) 50 mg/ L 的诱芽培养基MS I(MS+ NAA 0. 1 mg/ L+ 6􀀁BA 0. 1 mg/ L+ 羧卞青霉素500 mg/ L) 最适于侵染后子叶外植体的诱芽培养。在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0~ 7 d 的范围内, 以共培养3 d 最佳( 生芽率58. 3%, 白化率29%) 。1~ 2 cm 再生芽移入诱根培养基MS II (MS+ NAA 0. 05 mg/ L+ Kan 50 mg/ L+ 羧苄青霉素300 mg/ L) 中, 诱根率可达100%。获得的抗性植株经组织化学及PCR 特异扩增鉴定和统计, 7. 6%阳性。Southern blot 结果证明MBL II 基因已整合到莴苣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木锉芦荟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4.0 mg/L 6-BA和0.1 mg/L(毫克/升)NAA的组合诱导频率最高,经25 d~30 d(天)培养,芽数可增殖4.5倍.诱导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并附加0.02 mg/L6-BA、0.1 mg/L(毫克/升)NAA、0.3%活性炭为最佳.经15 d(天)培养,生根4~5条,苗高达5 cm~6 cm(厘米).  相似文献   

4.
以“荣誉4010”西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和苗龄对西瓜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BA4.0 mg/L+NAA 0.1 mg/L为培养基,3d苗龄的子叶为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达9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 mg/L,生根率可达100.0%.  相似文献   

5.
新疆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NPR1/HRP双价抗病基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厚皮甜瓜5d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添加6-BA、IAA和卡那霉素不同浓度,进行甜瓜再生体系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甜瓜子叶最适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0.3mg/L,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 0.75mg/L+IAA 0.3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3mg/L,适宜的转化条件为外植体预培养48h,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3~0.4,侵染时间为15min,22℃暗培养48~55h。经75mg/L的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再生甜瓜幼苗21株,其中8棵经PCR鉴定证明NPR1/HRP双价抗病基因已经整合到甜瓜基因组中,即转化率为38%。  相似文献   

6.
甜瓜子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厚皮甜瓜WT-1的子叶为外植体,对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 d苗龄的子叶诱导不定芽效果最佳;子叶近轴端不定芽诱导率为96.7%,明显高于远轴端;不同激素配比中添加6-BA 1.0 mg/L的MS培养基诱导率高达91.7%,转接MS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芽的伸长培养后,在1/2MS+IAA 1.0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试验建立了甜瓜遗传转化和快繁的子叶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苜蓿子叶节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对苗蓿离体再生体系中子叶节外植体分化、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及生根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苜蓿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苜蓿子叶节再生最佳萌发培养基为MS;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诱导时间为7~10 d;不定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1 mg/L IBA,15 d即可生根.  相似文献   

8.
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荻植株再生体系。荻成熟种子经20%"84"消毒液处理20 min,接种于MS+4%蔗糖(pH 5.5)培养基中培养5 d,萌发率为92%,褐化率为8%,污染率为0。萌发种子继代转入愈伤诱导培养基MS+1mg/l 6-BA+1mg/l 2,4-D+0.5mg/l NAA+4%蔗糖(pH 5.5),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64%。荻愈伤组织在MS+1mg/L 6-BA+0.1mg/L2,4-D+0.5mg/L NAA+4%蔗糖(pH 5.5)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发生率为91%。无根丛生芽继代转入不定根诱导培养1/2MS+0.25mg/L IBA+0.25mg/L NAA+4%蔗糖(pH 5.5),5天可见不定根形成,15天后不定根发生率为92%。研究还发现,荻种子萌发后可直接继代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形成健壮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95%。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黎平朝天椒地方种为试材,取其无菌苗子叶作外植体,采用植物固体培养基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激素配比、无菌苗生理年龄、子叶部位等对朝天椒子叶的离体接种、诱导愈伤、不定芽分化、芽茎伸长、诱导生根、驯化移栽、成苗等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朝天椒子叶适宜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2mg/L+NAA 0.1mg/L,芽分化率达100%;适宜芽伸长的培养基为MS+KT 2mg/L,芽伸长率可达50%;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无激素培养基,生根率可达44%。单个外植体平均分化含15~18个不定芽的芽丛(14~16个芽茎),出苗6~7株。从子叶外植体接种至再生苗出瓶需50~55d,再生苗移栽成活率达98%。该研究构建了贵州朝天椒的高效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为朝天椒的组织快繁和遗传转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被月季‘Royal Bassino’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常青  洪波  王海琴  高俊平 《园艺学报》2005,32(6):1065-1069
 以地被月季‘RoyalBassino’为试材, 进行了组培快繁和外植体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 MS中添加6-BA 1.5 mg/L和IBA 0.1 mg/L 为最适诱导培养基, 诱导出芽率100%; MS中添加6-BA 0.5 mg/L和IBA 0.05 mg/L可以获得最高增殖倍数(6.3) ; 而添加IBA 0.01 mg/L的1/2MS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生根率92%。试管苗经7 d驯化后, 移栽成活率在99%以上。分别以叶柄、叶盘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再生培养,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叶柄在添加噻苯隆(TDZ) 7μmol /L的诱导培养基中暗培养10 d后, 转接到添加6-BA 0.5 mg/L的再生培养基中光照培养约20 d, 可以获得57.1%的芽再生率。  相似文献   

11.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建立了樱桃番茄高频再生体系,并对农杆菌介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化樱桃番茄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1d苗龄的子叶外植体在MS+6-BA 3.0mg/L+IAA 0.2mg/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2d后,用OD值为0.6的农杆菌侵染15min,可使樱桃番茄植株达到最佳的遗传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带有内含子的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 明:西瓜子叶块外植体对潮霉素较为敏感,15 mg/L是适宜的筛选浓度,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脱菌过程中 采用500 mg/L的头孢霉素,对外植体生长影响较小;农杆菌菌株EHA105对西瓜子叶块的侵染能力较强;预培养有 利于转化;共培养3-4 d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避免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OD600值为0.3的菌液侵染10min效果最 佳;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可提高转化频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油葵基因转化体系,以pCB302为载体,进行了C58C1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3 mg/L的除草剂浓度为最适宜的选择压;叶片、叶柄和茎段3种外植体中,茎段的基因转化率最高;71、42、8 d的继代培养时间中,7 d的继代培养基因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西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最佳外植体的选择、最适培养基的制备,以及抗生素、农杆菌菌株类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添加乙酰丁香酮等内容,讨论了西瓜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高月  毕静华  刘永立 《果树学报》2007,24(4):553-556,F0003
为了提高阔叶猕猴桃的遗传转化效率,以阔叶猕猴桃叶柄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遗传转化技术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柄预培养3~4d、用农杆菌悬浮液(D600nm值0.5)感染10min、共培养48h、共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乙酰丁香酮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gus基因表达率。在供试的1200个叶柄中获得了49个抗性芽,转化频率为4.1%。对转基因抗性材料进行PCR检测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阔叶猕猴桃的基因组中,并得到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6.
提高苹果基因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强株系EHA105(p35sGUS-intron)研究了影响‘皇家嘎拉’苹果(Mains domestica Borkh.)外植体的β-葡萄糖醛酸酶(GUS)基因的瞬时、稳定表达水平和转基因植株的再生。证明在培养基生长素(IBA、NAA)存在的条件下,外植体的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水平提高了3-4倍,而共培养两周后稳定表达水平提高2倍以上,产生9.8个GUS愈伤组织表达区域。白化处理促进外植体的基因转化,白化处理的新梢顶端第一节间外植体GUS表达区域比常用的叶片外植体高4倍。在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 2%外植体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DNA杂交和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证明GUS基因已整合到苹果的染色体上,并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17.
樱桃砧木叶片再生系统建立及抗菌肽基因转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优良樱桃砧木新品系98-1、Colt、大青叶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及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建立了高频率再生系统,并获得抗菌肽转基因植株。诱导叶片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附加BA 1.0—2.0 mg/L、NAA 0.3—0.5 mg/L、GA 0.5 mg/L、AgNO3 5.0—10.0 mg/L。农杆菌及受体感受态是影响转化的关键,延迟筛选可提高叶片中转化细胞对卡那霉素的抗性而利于再生。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为阳性,表明抗菌肽基因已整合到樱桃砧木98.1基因组。  相似文献   

18.
 以 ‘Old Home’ 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将专一在韧皮部表达启动子AtSUC2 驱动下的GUS 基因转入 ‘Old Home’中。筛选出了‘Old Home’ 梨叶片高效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农杆菌和外植体在液体培养基上共培比在固体培养基上共培转化率提高5倍。 PCR分析和Southern 杂交鉴定表明GUS 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组织化学检测和Western 杂交鉴定证明了GUS 基因在转基因植株韧皮部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以GUS 基因为报告基因,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韭菜基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 以预培养4~6 d 的根尖为转化受体, 用OD6000. 6 ~0. 8 的LBA4404 浸染2~5 min , 共培养2 d , 然后在MS + NAA1 mg/L + BA 2 mg/L + Km 25 mg/L + Timentin 400 mg/L + As 100 mg/L 培养基上培养40 d , 后有愈伤组织产生,转入光下培养20 d 后有少量绿色不定芽产生。经X-Gluc 染色、PCR 分析和Southern blot 检验, GUS 基因已经整合到韭菜基因组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