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987~1990年对马铃薯主要病毒毒源试管封闭保存的研究结果.保毒植物为普通烟草、心叶烟、德伯尼烟、番茄、千日红,洋酸浆等.在无菌条件下,温度为20~25℃,2000~3000m烛光照,取其0.5~1cm大茎尖消毒后扦插在试管培养基上培养,因保毒植物种类不同,其成活率为57.6%~100%,平均为87.1%,进管20~26天生根发育正常.在试管内发育成株时,可进行单节切段更新繁殖,其生长发育比大茎尖初次进管时速度快,一般6~12天生根发育正常,并保持试管毒源纯度和含毒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87 ̄1990年对马铃薯主要病毒毒源试管封闭保存的研究结果,保毒植物为普通烟草,心叶烟,德伯尼烟,番茄、千日红,洋酸浆等,在无菌条件下,温度为20 ̄25℃,2000 ̄3000m烛光照,取其0.5 ̄1cm,大茎尖消毒后扦插在试管培养苦上培养,因保毒植物种类不同,其成活率为57.6% ̄100%,平均为87.1%。进管20 ̄26天生根发育正常,在试管内发育成株时,可进行单节切段更新繁殖,其  相似文献   

3.
病毒病是制约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型薯是生产脱毒种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于2010~2013年对收集自云南省的试管苗274个、微型薯356个,共计630个样品。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用DAS-ELISA检测了8种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发现试管苗和微型薯中马铃薯S病毒检出率最高(21.27%),其次是PLRV(5.71%);还检测到了新出现的侵染马铃薯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病毒病的检测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培养马铃薯植株并进行营养繁殖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用于保持收集的稳定遗传材料,繁殖稀有植株,加快育种进程,无病毒植物材料的保健和工业化微繁殖,培育有经济价值的珍  相似文献   

5.
二季作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殖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马铃薯脱毒只是脱除了已经侵染到块茎内的各种病毒 ,但并不能解决植株遭受病毒再侵染的问题。事实上 ,脱毒马铃薯在繁殖过程中 ,只要接触毒源或遭到传毒介体的侵害 ,就会重新感染病毒而再次发生退化。因此 ,在繁殖脱毒种薯的过程中 ,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的再侵染。脱毒种薯的繁殖过程包括脱毒试管苗快繁、脱毒微型薯 (原原种 )工厂化生产、一代原种生产和二、三代原种生产及一级脱毒种薯生产等过程。2 脱毒试管苗快繁保存的脱毒试管苗在进行大量扩繁时 ,首先要进行病毒检测 ,确信不含各种病毒后再开始切繁。基础苗在…  相似文献   

6.
将多种病毒的有效核酸片断拼接成融合基因转入马铃薯可获得多抗马铃薯材料。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并经常混合感染的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S病毒(PVS),开展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兼抗4种马铃薯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材料的研究。试验在前期获得含4种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的质粒pART27-XSYV-rh的基础上,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陇薯3号’,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4价融合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qRT-PCR分析表明,该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能正常表达。3株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株对4种病毒同时具有抗性;1株对PLRV侵染表现阳性,对另外3种病毒同时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大西洋、东北白和克新1号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矮壮素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0.3~0.8mg·L-1的矮壮素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芽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增殖,能使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达2个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首次应用免疫电镜筛选出高纯度、高浓度的马铃薯毒源试管苗,为制作效价高、活性好的抗血清提供良好的抗原.论述了PVX,TMV和PVY 3种毒源在烟草寄主上繁殖时的拮抗关系,从而为马铃薯毒源繁殖和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在马铃薯试管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龙  王钰  严平  刘春盛 《杂粮作物》2005,25(1):32-34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中薯3号、中薯4号和东农303的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多效唑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多效唑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发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切段繁殖;(2)试管苗在切段繁殖中,附加0.2~0.5 mg/L的多效唑可使试管苗增殖与壮苗同步进行,得到的试管苗健壮,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3)在MS 1.0 mg/L多效唑的培养基中,生长正常的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可延长至2个月.  相似文献   

10.
以35份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对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使试管苗的叶片增大,叶面积增加,并有利于进行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结果表明:含有AgNO3的培养基(MS+0.5 mg/L NAA+1 mg/L AgNO3)适合22份供试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添加AgNO3比不添加AgNO3的试管苗的叶片明显增大,叶面积显著增加,添加2%蔗糖和2 mg/L AgNO3的培养基的试管苗叶面积最大;以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和二倍体材料DY4-5-10为亲本进行电融合,以添加2%蔗糖和1 mg/L AgNO3的培养基培养其试管苗,获得的融合产物可再生出完整植株,该培养基适合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的EMS诱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的EMS溶液处理“中薯2号”试管苗茎段材料,通过对诱变材料再生过程的观察、再生苗试管培养观察及棚栽阶段的生理指标统计分析,研究了EMS对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化学诱变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EMS能够有效渗入生长点细胞;经EMS处理后试管苗生长量显著小于对照,再生植株和组织器官发生变异;试验证实1%(v∶v)浓度EMS处理4h以上具有明显的诱变效应,可以应用于今后马铃薯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因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Favorite、Atltantic和克新 1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着重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源激素、碳源以及活性炭对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加入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 ,利于提高试管薯的产量和质量 ,其诱导效应依次为BA >BA +CCC >CCC >无外源激素 ;②诱导试管薯对碳源纯度要求不高 ,食用白糖替代蔗糖完全可能 ;③活性炭能够明显提高试管薯前期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试管中用无菌小块茎保存无病毒马铃薯样本的方法,所用无菌小块茎来源于人工培养基的试管植株。以品种“村童”的健壮植株作试材,此品种是经温热法和顶端分生组织培养法育成的。用改良的 MS 培养基栽培切条,该培养基分别含有2%(处理1)、3%(处理2)和3.5%(处理  相似文献   

14.
LED光源在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以LED和日光灯为光源,以10份不同栽培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别在两种光源下,不同栽培区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的生长差异,确定LED光源下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是否能正常生长。通过对马铃薯试管苗7个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光源下,10份不同栽培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两种光源下,不同栽培区马铃薯种质资源7个数量性状t测验结果,除南中552的根条数差异显著外,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通过数量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在LED光源下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试管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病毒的侵入破坏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有的植株生长衰退、植株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直至整个复叶脱落等。制造养分的器官被病毒干扰和破坏,植株生长失常,造成大幅度减产。这就是一般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B_9在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彦丰  王玲 《中国马铃薯》2006,20(4):219-221
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B9在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上的应用效果及最佳适用浓度。在MS培养基内加入B9后,试管苗的株高比对照低3.56~8.48cm,有效地抑制了植株徒长,且叶数增多,节间长度缩短,长势良好,达到了培育健苗壮苗的目的。结果表明:B9对培育健壮的马铃薯试管苗具有理想的调控效果,其最适浓度为25mg.L-1。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5个生产用马铃薯品种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茎切段在正常磷及低磷培养基中生长30 d时幼苗的磷营养效率差异,为筛选出适宜于生产用的磷高效马铃薯品种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5个马铃薯品种幼苗在正常磷和低磷胁迫下对磷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利用各品种幼苗的磷效率指标(植株干重、鲜重、吸磷量、磷利用效率)的相对指标(低磷处理的结果/正常磷处理的结果×100)进行聚类分析(类平均法)的结果表明,大白和I-1035属于磷高效基因型品种,中农Ⅷ是磷低效基因型品种,凉薯97和疫不加则属于中间类型品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养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从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19.
体细胞种间杂交在许多情况下获得了杂种植株和杂种试管植株。杂种植株基本上与有性双倍体相似,虽然有时具有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特点。该项研究工作的任务在于研究马铃薯栽培种和野生种体细胞的杂交。在我们以往的著作中已经叙述了从得自分生组织的试管植株的叶肉分离原生质体、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Favorita’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源激素、活性炭以及光照对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有利于提高‘Favorita’试管薯的产量和质量,其诱导效应依次为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CCC+6-苄氨基嘌呤(6-BA)>丁酰胺(B9)>6-BA>无激素;活性炭能够明显提高试管薯前期的形成和发育;8 h/d散射光照比全黑暗试管薯重量和大薯率都有提高;全黑暗使试管薯发生提前,结薯集中,但不利于试管薯的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