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最大的树叶南美洲亚马逊棕榈的一张叶子,连柄带叶足有24米长。热带长叶椰子的一片叶子有27米长。不过,上述两种叶子,还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叶子。在智利的森林里,有一种大根乃拉草,它的一张叶子,能把3个并排骑马的人连人带马一起遮盖住,只要有两张这种...  相似文献   

2.
虽然俗语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鸟类却并不是自由飞越于世界各地,而是每种鸟都有自己的分布范围。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也各自有不同的鸟种集合。  相似文献   

3.
关于雪     
春天的美,是一种浪漫,是达紫香飘落的瞬间;夏天的美,是一种火热,是百花争艳的景象;秋天的美,是一种感动,是果实收获的喜悦;而冬天的美,是一种回忆,是雪花飘落的凄美。那天,我又一次被冻醒了。无意地打开窗帘,一下子愣住了:眼前全都是白皑皑的。屋内的杂乱和眼前的华美简直是两个世界,如果不是冷得清醒,简直分辨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时间的概念也被我弄拙了,是朋友的电话提醒了我:朋友,是晚上7点半了,不是清晨2点半。原来我竞把时针和分针弄错了位。  相似文献   

4.
军营春早     
军营春早卫伟,袁祝祥紫金山,以古朴和葱绿蜿蜒于六朝古都。在它的庇荫下,有一片静静的乐土。一排排风雨剥蚀抑或簇新耸立的楼房,淹没在一片花和树的波涛之中,无论春雨潇潇,还是冬雪霏霏,它总是呈现给世界一片巨大的绿色。当然,这里既不是公园景点,也不是什么疗养...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直认为,人口爆炸对资源有限的地球是威胁。而近年来有人说,如今对地球的威胁不是人太多而是人太少。甚至有人质疑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世界人口真的在减少?人口减少又会怎样影响未来世界?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6.
在今后10年中,地球上最普通的两大自然资源──水和空气也许会逐渐成为纷争的焦点。烟雾、酸雨、水质污染、废水处理以及有关水坝、河流的问题,将会成为渐渐增多的纠纷的根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淡水将成为21世纪引发战争可能性最大的自然资源。世界银行还警告说,中东的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域是发生纷争的最危险的地区。 世界淡水需求量以每21年增加一倍的惊人速度在增加着。而目前的情况是,寻找新水源的速度不可能赶上水需求量的增加,并且,现有的供给源在不断受到污染,世界废水的95%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林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大幅度增长,已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大国。但与世界林业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不是林业产业强国。因此,全面把握林业产业发展态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业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构建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和谐共进新格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泽英 《中国林业》2012,(11):25-25
一进6月份,我们不得不想起这个月的一个大日子一“6·17”,这并不是提醒你民主德国的“东柏林事件”,还有比历史更值得人们关注的事情,那就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王安忆从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三十年来持续不断地写作,持续不断地出新。她小说的高产令同行羡慕,她作品的多变让文坛惊喜。她认为小说不是现实,是个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0.
超循环经济:破解“资源诅咒”,实现“两山”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资源诅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为此,文中提出运用超循环经济理论探索破解“资源诅咒”和践行“两山”理论的有效对策。研究表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既不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等同的关系;既不是折中、权衡和调和的静态关系,也不是单向转化的动态关系。要从根本上破解“资源诅咒”,就应当建立“两山”之间相互促进和互利共生的机制,这才是“两山”理论的本质内涵和目标。而面向生态文明的超循环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运作模式。超循环经济是包含多重超循环的自组织系统,通过资源链奠基、生态链支撑和价值链驱动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上,有一个色彩缤纷的小世界,它们有的爬在整个树干的基部,有的挂在树枝上,还有的为岩石披上了一层绿装,更多的是紧贴大地。只有有心人,才能一窥它们的世界,它们就是植物世界中的地衣。地衣是新世界的拓荒者,在一片不毛世界中它是第一个登陆者。你可能不知道,它不是一种生物,而是有二种以上物种和平共处的混和体,这种共生关系已经存在了近7000万年,是生物界目前共生关系最成功的典范。这种关系不但让一般人为之迷惑,就是科学家目前也没有完全弄没白。地衣一般是由真菌和藻类组成,这些藻类中的有的可以…  相似文献   

12.
《园林科技》2007,(3):49-50
碧蓝的湖水清澈见底,金色的沙漠起伏变幻。这不是小说里才有的情节,而是近日在新疆若羌县境内、世界第二大沙漠东部边缘发现的湖泊群给人的真实享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搞林业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要害是首先抓主观世界的改造。重不重视林业,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林业的重要性,林业的作用,作为地、县委的领导,我看都能讲出一套,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等。但林业为什么还摆不到一定的位置呢?我看,核心的是两个问题。抓林业见效慢,不是一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的事情。桂北地区抓水果见效最快的也要三至五年,抓毛竹致少七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并不是谁都能看得出它的全部,或者叫美丽。就像人们都知道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但又有几个人知道万米深的海底是个什么样子?那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生活的生物又是怎样?在陆地上也一样,因为人们的眼睛和心相连,看到的并不一定会进入人的大脑思维,即使进入了大脑也不一定就有知识储备能准确地认知。  相似文献   

15.
树上的鸟儿     
在移居繁华城市以前,我工作的地方既不是乡村也不是城市,而是一家座落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林业企业。那时候这家企业还算红火,福利待遇虽然不是很好,生存问题却不用犯愁。注重精神的年代都讲求奉献,内心没有追逐物质的急迫,人就很容易生出闲情逸致。我在院子里种了各种蔬菜,想想又搭了供葡萄攀爬的架子,剩下的那块空地我栽了两棵枇杷树。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最大的锅究竟有多大?《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上记载的大锅一次只能煮几吨食品。而非洲赤道附近有一口长和宽为数百米的大“锅”,它一次能煮上千吨鱼汤。这口“锅”就是基伏湖,它与基多诺火山为邻。每当火山爆发,火红的岩浆流入湖中,把湖水煮得沸滚,整个湖就变成了一口大锅,湖里的鱼都被煮熟了。所以每到这时当地的居民就纷纷来到湖边,边吃这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法烹调出来的熟鱼,边喝用世界最大“锅”煮出来的鱼汤。可惜这样白吃白喝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世界第一大“锅”  相似文献   

17.
北方雾霾,南方尘螨。近年来,城市的空气质量让人担忧,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雾霾非常严重,北京城内的颗粒物曾多次“爆表”。网友调侃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在雾霾天牵手,你在我眼前,而我却看不到你”……大气污染问题加剧,使得城市居民认识到干净空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有趣的“荤食”植物卓秀云动物界弱肉强食并不新奇,植物靠根茎吸收养分也是千古定论,无人置疑。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植物界捕食者自然也不是绝无仅有的。据科学家的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荤食”植物至少有500多种。我国广东、广西一带生长着一种被称为猪笼草...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物质财富固然是财富,它肯定不是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像一个鸟的两个翅膀一样,如果只有一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导致阴盛阳衰人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男孩子怎么越来越女孩子气?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阴盛阳衰”已成为一种日趋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中,男性的体能越来越不如从前。科学家还发现,男性新生儿也出现了女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