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蚕种生产是杭州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蚕业曾在杭州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向多元化发展,加上2005年以来,茧丝绸行情大幅波动,影响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使蚕桑产业在杭州经济中的地位下降。面临蚕桑产业的新形势,紧紧抓住浙江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杭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经济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通过加强蚕基种地建设、加强蚕种生产经营管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手段,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蚕种业竞争力,是杭州蚕种业立足杭州现代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流,它标志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蚕桑业是杭州市都市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杭州蚕种场作为杭州市蚕种生产骨干企业,占全市供种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并随着“蚕桑西进”工程的推动,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必须加强蚕种生产的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的提高,城郊农业正在向都市农业推进。杭州市如何借都市农业建设的契机,积极发展奶牛业,为奶牛场(户)增收增效服务,笔者于2002年7月对余杭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下沙区、临安等共计42家奶牛场(户)13390头奶牛的生产现状和区域发展前景进行了调查,提出都市农业中奶牛业的发展对策。1奶牛生产的现状分析通过对42家奶牛场(户)从1999~2001年3年奶业生产的调查,杭州市的奶业生产具有3个特点:1.1从数量上看,奶牛存栏逐年增加,产奶量提高。2001年与1999年比,我…  相似文献   

4.
蚕桑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蚕农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2006年临安市河桥镇桑园总面积800hm^2.2007年又新发展和改造新栽桑苗130万株。近两年来已建设成了泥骆、曙光两个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千亩(66.7hm^2)基地和杭州市都市农业园区蚕桑基地.目前全镇粮、桑比为35:65,去年饲养蚕种23780张,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杭州市近5年的蚕种生产繁育等情况,针对蚕种供需基本持平,但蚕种“带毒”淘汰率逐年上升极大地影响蚕种生产稳定的现状,提出了优化布局、健全基地建设,完善管理体系、保证蚕种生产安全,加强预知检查和补正检查等措施,以稳定蚕种生产,促进蚕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蒋玉莲 《广西蚕业》2019,56(2):12-16
为了提高广西蚕种质量管理的水平,以保障蚕桑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对广西开展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阐明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发展优势,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做好原蚕基地规划选址、加大原蚕基地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蚕种质量、鼓励走集团化道路等有助于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发展的建议,为提高广西蚕种质量,完善现代蚕种生产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蚕桑产业"十五"回顾和"十一五"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蚕桑业在杭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蚕桑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杭州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条件良好,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蚕桑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杭州农业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2006年淳安、临安、桐庐、建德和富阳西部5县(市)30个重点乡镇的种植面积达1.18万hm^2,  相似文献   

8.
1 浙江蚕种业概况 蚕种是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产业的基础.浙江的蚕种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品质优良,不仅为浙江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蚕种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浙江蚕种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与蚕桑相配套的一项独特产业.早在清代,浙江制种技术已渐趋完善,余杭、嵊县、新昌、诸暨等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蚕种产区.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立更标志着近代蚕种业的开始.此后,微粒子母蛾镜检法在浙江开始得到推广,专业蚕种场也开始得到发展.1912年在杭州成立农事试验场并设蚕种场.1915年创建浙江省立原蚕种制造场.1927年两场合并扩充为浙江省蚕种试验场.1924年开始生产一代杂交种,此后逐年推广.1929年全省制种量约8.15万张,1931年全省已有蚕种场75所.  相似文献   

9.
回顾改革与发展40年,山东省蚕种产业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大起大落、体制改革和拓展扩张4个阶段。改革开放40年,以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通集团)为代表的山东省蚕种产业在体制改革、生产规模、质量管理、蚕种科技、生产基地、品牌建设、多元化经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选育与引进了市场前沿的家蚕新品种,研发了先进的蚕种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建设了结构优化、基础稳定的蚕种生产基地,建立了严格、规范的蚕种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了质量过硬、信誉良好的广通蚕种品牌,形成了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等。展望未来,山东省蚕种产业确立了坚持家蚕新品种多元化的研发方向,坚定生产流程和机具的科技创新,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广通蚕种产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齐永红 《中国蚕业》2006,27(3):69-70
蚕种是茧丝绸产业的基础。蚕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制种单位的利益,而且影响茧丝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从源头入手,加强蚕种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了蚕种质量,加快了蚕种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确保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1山西省蚕种生产现状1.1蚕种生产山西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目前全省有蚕种场3个,2005年改制现代化蚕种场1个。全省蚕种繁育能力为30万张,实际生产蚕种为13万张左右,原种生产场有2个,可满足本省饲育原蚕所需。除山西省蚕研所外,均采用了合作制种的形式。全省有蚕种冷库3个,冷藏蚕种的容量为…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蚕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县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发挥我县蚕桑生产的区域优势,适时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拉长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淳安是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之一,以淳安为重点建设浙江优质茧丝基地,在淳安建立中国蚕桑良种繁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决策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杭州市丝绸与女装'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蚕桑及茧丝绸行业来说,蚕种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同时蚕种又具有生产风险性、需求多变性、用途单一性、使用时效性、区域适应性和生产技术专用性、社会公益性等特点。蚕种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极大地影响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江西蚕种以优良的品质、良好的信誉享誉全国。现简要介绍江西蚕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1构建完善的蚕种质量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10年来国家和地方对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投资状况,分析了我国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背景及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当前蚕种场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蚕种场布局分散、规模小,整体产能过剩与局部供不应求并存,蚕种市场管制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较差,蚕种生产风险加大等问题.鉴于蚕种在蚕桑及茧丝绸产业中的基础地位、蚕种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保护蚕品种资源和确保蚕种质量所具有的公益性,提出在促进蚕种业向市场化和民营化方向改革的同时,政府投资重点和管理措施应转向做好产业规划,引导蚕种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蚕种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政策扶持,完善蚕种繁育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蚕种科技创新;建立蚕种余缺调节制度,科学调控蚕种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14.
杨官臣 《蚕学通讯》2009,29(1):40-41
蚕种是蚕丝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蚕丝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蚕种质量又受蚕种生产条件的制约。因此,创造良好的蚕种生产条件,是提高蚕种质量,确保蚕种生产任务完成,促进蚕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区蚕种走出重庆,摆脱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导致大面积发种巨降,蚕种生产任务减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受控因素多的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和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因此,加强蚕种质量管理是提高蚕种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国以来蚕种生产上制定的蚕种生产技术要点和检验办法等,无疑对保证蚕种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足之处是成品检验是事后把关,不能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制约蚕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使生产和经营蒙受损失。在市场经济下,面对21世纪又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呢?现结合蚕种生产实际,谈一点在蚕种生产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蚕桑是浙江的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当前正面临着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的挑战.蚕种是蚕桑产业的基础,近年来,在蚕种需求下降,企业经营艰难,发展缺乏动力的形势下,我省在制订蚕种业发展目标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推进资源整合,鼓励蚕种生产企业转型升级的探索,并通过典型示范的宣传促进全省蚕种业的转...  相似文献   

17.
龙游县是浙江省柑桔生产优势区域。柑桔作为龙游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柑桔业已成为龙游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摸清全县柑桔产业基本情况,制定龙游柑桔产业发展政策,促进龙游柑桔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蚕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关系着蚕种生产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实现蚕种优质高产,是蚕种场追求的最高企业理念。蚕种生产单位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以防病为中心,精心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蚕种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彻底贯彻各项技术措施,想方设法提升蚕种质量。近几年,通过各方面努力,杭州蚕种场克蚁单产、蚕种微粒子病毒未检出率(即无毒率)不断提高,蚕种淘汰率逐年降低,综合质量指标一直名列浙  相似文献   

19.
临安地处山区,草山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安全优质肉羊生产的独特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发展肉羊生产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的一大新亮点。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为更好地联结农民与市场,做大做强肉羊产业,推进肉羊产业化,建设现代化畜牧业,2004年3月由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全市规模养羊户,采取“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股份制模式,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的原则,组建临安市天目肉羊合作社。通过2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天目肉羊合作社”是一个产权清晰,管理规范,运转良好,对社员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曾荣获临安市“先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杭州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是关联度高且密不可分的两个产业形态.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的前提,好的蚕种对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蚕桑生产又是蚕种生产的市场,如果蚕桑生产萎缩甚至消失,蚕种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丝绸产业的波动,对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加强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的配合度,以好的蚕种来增加蚕桑生产的效益。以稳定的蚕桑生产来保证蚕种的市场和销售秩序,成为当前蚕桑产业的一项现实的课题。2006年以来,江苏大丰市大胆实践,将大丰市蚕种场与大丰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合二为一,实行了“场站合一”的统一管理新模式,在实践中大幅度提升了蚕种和蚕桑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