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为疏勒河流域农业环境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缺水、土地荒漠化危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快建设节水型灌区,采取工程、生物和管理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迅速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保障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赵东 《甘肃农业》2011,(10):33-33,36
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大,绿色生态严重退化,湿地面积缩小,盐碱地、砂地迅速增加。作者就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生态现状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保护生态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巧玲 《甘肃农业》2009,(10):100-101
针对疏勒河流域昌马总干渠泥砂问题,通过对疏勒河流域自然条件及昌马总干渠现有排砂设施的分析,采取科学方法计算提出了对昌马总干渠泥沙进行处理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维持和发展完全依赖于水利工程蓄引有限的祁连山水源,土地荒漠化已成为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如何实现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民生水利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就此问题做初步探讨,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疏勒河流域地处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内的安西县和玉门市境内,东经95°35’~97°40’,北纬39°50’~45°45’,海拔1500~1040m,东起玉门市花海独山子,西到瓜州县西湖乡,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区域内四季气候差异明显,春季多干旱、大风,夏季炎热少雨,夏秋之交温差明显,冬季严寒干燥。疏勒河流域土壤含盐量大,土壤pH8~10,盐碱地占土地开发面积的60%以上。正在实旋的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开发工程是国家和甘肃省的重点扶贫工程,项目的目标是将甘肃中部和南部的7.5万贫困农民移至疏勒河流域,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通过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7.
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通过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宁宁  王录仓  张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96-6698,6703
疏勒河流域处于河西走廊西部,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会引起与地表水-地下水循环转化相关的生态环境变化。主要从水资源、耕地、人口、林地、草地、荒漠化土地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移民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趋势不断完善,人口与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土地具有正相关性,所以在以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水土资源为核心,定发展、定绿洲、定林草,促进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的分析研究,经过翔实资料的均衡计算,得出花海灌区地下水资源均衡特征,提出了该灌区地下水改良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国营黄花农场场部周边镁质碱化土为对象,通过72个土样检测数据和大田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疏勒河流域镁质碱化土壤的改良利用方向,提出了镁质碱化土的细分标准。结果表明:对镁钙离子当量比值小于3的弱镁质碱化土,在采取一定的改良措施后,可以开垦利用,对镁钙比大于3的镁质碱化土暂不宜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从播前整地施肥、起垄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玉米套种西葫芦高垄覆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疏勒河流域水库防洪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提出了洪水资源化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疏勒河流域3个水文站1973~2008年径流量资料和出山口托勒站同期的气象资料为基础数据,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出发,研究了温度、降水以及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研究表明,疏勒河流域出山口温度持续显著上升,降水波动性变化,主干河流径流量明显减少,但近10年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径流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径流量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尤其与降水显著相关,二者均存在4~6年的周期振荡。最后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水量平衡方程,以对来年径流量作出客观准确的预测,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亭区十字河河道采砂规划主要是通过研究十字河流域(包含十字河北支、中支及南支)的河道现状及河道内砂层分布情况,确定十字河北支、中支及南支均为禁采区,不需做采砂影响分析。规划中未考虑规范中河道采砂活动中的河道取土等活动,建议禁止山亭区十字河流域河道非法取土、采石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分析了疏勒河流域枯水期生态流量和水质,综合评估了疏勒河生态水安全性,提出了生态水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以期为西北干旱地区生态水评价提供预测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水库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其质量把控水平与水库工程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疏勒河流域水库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胡杨作为疏勒河流域天然生长的树种,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具备耐旱、耐寒、抗盐碱、抵挡风沙强、管护成本低等特性,在本区域的生长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唯一能在荒漠地区、沙漠、戈壁中天然生长的乔木树种。据史料记载,疏勒河流域早期人类的活动是逐水草迁徙的纯游牧业,从公元前111年即西汉武帝元鼎6年开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开发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也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因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降,苏北沂沭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当地进行的水利建设主要以疏浚河道为目标,水利治理方针也以增加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为主要目的。然而,晚清民国时期,苏北沂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并未得到缓解。苏北沂沭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从传统的水旱混作区,转变为单一的旱作农业区。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快速下降,濒于消亡。新中国成立后,沂沭河流域的水利建设转变为排蓄结合,注重对上游洪水的防治、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环境得到改善,水稻重新成为苏北沂沭河流域的重要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9.
卜秋霞 《甘肃农业》2004,(12):65-65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属极端干旱区 ,年降雨量很少 ,为 47~ 63mm ,蒸发量很大 ,为3 0 3 3~3 2 46mm ,风多风大 ,据安西气象站统计 ,8级以上大风多年平均有 76天。年日照时数为 3 2 60~3 2 80h,日照长 ,昼夜温差大 ,为 1 3 .8~1 6.1℃。本地区的成土因素中 ,水是最活跃的因素 ,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 ,促使土壤类型发生演变。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形地貌属山前冲积洪积平原 ,冲积扇上部多为石砾戈壁的灰棕漠土 ,向下为土层较薄的棕漠土 ,地下水埋深很大 ,土体干燥 ,植被稀少 ,土壤风蚀严重 ,有些形成光板地或风蚀土丘 ,安西的“魔鬼城”是…  相似文献   

20.
闫钰 《农业与技术》2013,(11):51-51
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农业水价改革中出现的水费计收难、渠系损毁率上升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灌区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为确保灌区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积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遏制工程效益下降的相应的措施,保持灌区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