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由于恢复森林资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要使生态和人们的需求得到平衡发展,就必须要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土地的力度得到有效加强。长此以往,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工程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就是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呼伦贝尔地区造林现状,详细阐述了造林整地技术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据生物新闻网2005年5月报道: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开展的研究,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松树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鲁山县林业局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造林绿化模式,使全县造林质量明显提高。在2001年春、秋两季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该县造林成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适合辽西半干旱区油松的最佳造林方式,对容器苗造林、塑料袋保苗造林、裸根造林3种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方式下苗木保水性好,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最高,造林的成本显著低于裸根造林;塑料袋保苗造林方式下苗木的保水性、成活率等均好于裸根造林方式,其造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5.
造林成效不高是林业工作的"老大难"。在林业系统,提高造林成效可以说是月月讲、年年讲,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2008考核年度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结果显示,当年全省造林面积核实率为49.04%,各市申报完成造林面积存在50%以上的虚数;按照坝上地区70%,坝下地区85%的成活率标准考核,全省造林净合格率为27.94%;按照造林成活率40%的标准考核得出的全省造林有效率为41.99%。造林绿化数字虚、质量差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神池县属半干旱亚寒大陆性季风气候,山高坡陡,土壤瘠薄,降水量少,自然环境恶劣,造林成活率低,给造林绿化带来许多困难。为了以最简单的工序,最少的投入,选择最适宜山区的造林树种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拦蓄天然降水,提高造林成活率,该县把山杏作为当地抗旱造林的先锋树种,结合生产实践,先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造林季节,以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方式进行了造林试验。现将该试验简介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提高造林质量的造林环节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川区乐村林场26年育苗、造林、森林培育工作的指导实施、分析总结,结合生产实践,从坚持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如何把握造林的各个环节阐述了相关见解和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造林规格与造林图式关系的分析,得出改变造林株行距(密度不变),可使林林种植点分布均匀合理,有利于林木生长。建议传统的造林规格应予改变,新的造林规格应予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一、植苗造林 (一)造林季节华北地区春秋均可,春季在4月上中旬,秋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秋季造林要涂白和修剪侧枝。 (二)造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高的沙荒地及河流两岸的荒滩作造林地,河卵石多的沙壤土地段应客土造林。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雨季造林工作已全面结束,各地将工作重点转向秋冬季造林准备。根据生产统计,截至9月10日,全省雨季完成造林15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1.9万亩,飞播造林28.9万亩,封山育林31.7万亩。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目前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绿化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造林技术,通过在造林实践中的反复验证,取的了很好的效果,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造林成效定量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造林贡献率的定义和算法作为造林成效评价的指标,根据8次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近60年全国造林面积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950—2008年,全国累计造林面积26 137.92万hm2,人工造林累计成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10.44个百分点。但人工林成林后采伐和征占用达38.45%,保存面积为61.55%。60年全国造林贡献率平均为38.44%,最近15年造林贡献率平均为50.20%,造林成效正在逐渐提高。在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投入较低,采伐利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人工造林取得较大成绩,人工林林产品供应在木材、林化工业和药用原料、食用产品、生态产品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1950—2008年,60年森林采伐总蓄积量为154.52亿m3,获得木材总计92.71亿m3;其中采伐人工林蓄积量达15.41亿m3,占采伐森林总蓄积的10%,近5年已达到39.44%。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炼山+全面清理(处理1)、不炼山+局部清理(处理2)、不炼山+带状清理(处理3)、杉木近熟林局部清理套种毛竹(处理4)进行造林地不同清理方式的毛竹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地不同清理方式对毛竹造林的成活率、出笋数、成竹数均有极显著影响,以处理4造林成活率、出笋数、成竹数最高,分别达91.9%、418个·hm-2、403株·hm-2,且当年造林成本最低,为11490元hm-2,分别比处理1、处理3、处理2节省造林投资成本3285、2115、480元·hm-2.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出发 ,结合我国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实际 ,针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 ,提出了通过城市绿化工作 ,不断加强城市环境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以及切实可行的环境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谈盐碱地植树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碱地的类型、特点和盐碱地造林作用的分析,提出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措施,对指导盐碱地植树造林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8.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育林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二期“德援”造林工程区的禄劝、牟定、武定3个县作为试验区,介绍了GPS在造林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数据处理,进行了传统方法与GPS方法间的误差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