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延长县张家滩公社西庄队社员张风俊,私自毁桑,最近受到经济处罚。去冬,该队社员在责任田栽桑树160亩(三类地),要求幼桑期粮桑间作,桑树长大后,发展成专用桑园。所占的责任田作为退耕地,队上另行补划。张风俊也将两亩责任田栽上桑树200株。今春,张风俊以桑树影响庄稼为由,要翻桑树时,队上几经劝阻张仍不听,翻种了豇豆。除50株桑树幸存外,其余150株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 阆中县柏桠镇蚕桑辅导员赵国清同志,全家6口人,共承包耕地4.8亩,其中:地有3亩。他带头栽桑养蚕,模清蚕桑生产规律和科学技术。从1983年起,他利用一,二台地,以3×20尺,2×15尺,2×8尺,3×5尺四种不同株行距进行成片栽桑,并将所有“四边”全部栽满了桑树,共有桑树1210余株,全家人平200株,由于他懂桑树栽培技术,还从外地引进了10多个优良桑品种栽植,加强科学管理,季季施肥,经常观察防治虫害,桑树长势壮,树型好,单株产叶量和养蚕经济效益高,给群众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 我叫聂荣春,家住平利县大贵乡兴隆村二组,全家共有8口人,除父亲一人有工作外,其余都是农业人口。承包土地5.2亩,其中水田3,7亩,旱地1.5亩。1983年以来,我利用河滩、坎边,还拿出0.5亩水田共栽植桑树2000多株,除损失外,现有桑树1422株,折合面积1.2田。  相似文献   

4.
<正> 巴县丰盛乡木桥村六组农民莫朽荣,全家5口人,承包耕地8亩,其中土7亩,田1亩,土多田少,加之地处600多米海拔高程的山坡,经济条件差,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决心走栽桑养蚕的道路。1983年,他充分利用山地土多优势,把山坡山坎非耕地都开垦栽值成小桑园,加上原有四边桑,他共有桑树8000多株,全部嫁接成良桑,生长健壮,叶质  相似文献   

5.
<正> 盐边县健康乡西牛村早谷组,地处县城东2公里的大山区,全组共有耕地面积347.9亩,其中田247.9亩,地100亩,463人,农户128户,人平耕地仅有0.75亩。土质肥沃,但常年干旱,除生产粮食外,副业收入主要是蚕桑。该组在1982年前,只零星栽了些桑树,由  相似文献   

6.
<正> 王彬福系合川县肖家乡石湾村人,是重庆市农村闻名的小蚕共育大户。他家有四口人,承包耕地8.58亩,1982年开始育苗栽桑。六年来,共栽桑树7361株,建小桑园2.34亩。1987年他为合川、岳池、武胜三县的10乡、36村、86个村民组的900户蚕农共育小蚕466张,收入5818.90元。加上自养正秋蚕1张,产茧30公斤,收入156元;帮人嫁接桑树收入260元;出售商品桑苗4000株,收入160元;卖良桑穗条500斤,收入15元;经营蚕药收入60元,合  相似文献   

7.
<正> 柴井乡是我市蚕桑基地乡镇之一。1998年该乡购杂交桑种60公斤,育桑苗535.8亩,栽桑462万株(其中新植小桑园3660亩,间作桑2530亩),这是继1997年育苗180亩,栽桑150万株的基础上的再次大育苗、大栽桑。经过近年来的大育、大栽,该乡桑树数量大大增加,需要改造的桑树任务也随之增大。为了巩固蚕业基础,加速良桑化进程,充分发挥现有桑树的增产潜力,今年初乡党委、乡政府下大决心,引进桑树镶嵌芽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 蚕桑生产是紫阳县的骨干项目,也是蒿坪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一、蚕桑生产现状蒿坪区辖四乡一镇,现有农业户数7500多户,农业人口31000多人,耕地总面积41364亩,人均1.34亩。据1989年调查统计,全区共有桑树448.3万株,其中978年以前保存的110.23万株,占24.5%;1979~83年保存的97.92万株,占21.8%;1984~1988年栽植保存的156.1万株,占34.8%;1989年栽植成活83.99万株,占18.7%,桑园面积达到8900余亩,桑叶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 海安县海北乡平等五队1983年养蚕46张,产茧41.7担,平均张产90.8斤。他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视桑田管理,施好肥、治好虫,适时抗旱、除草,促进桑树长势。据调查称量记载,亩栽600株的21年老桑,亩产叶4504斤;亩栽1000株的4年生桑,亩产叶5336斤;亩栽800株的2年生桑,亩产叶4124斤;亩栽800株的一年生桑,亩产叶1805斤。(二)以叶、茧计酬。该队蚕桑生产责  相似文献   

10.
<正> 石泉县松柏乡力建村,有五个村民组,188户,803人。耕地964亩,其中水田420亩。现有密植桑园126亩,零星桑树86500株,1984年产茧达到23023.4斤,是全县产茧最多的村。力建村从1978年开始兴桑养蚕,当年养蚕30张,产茧1799斤,1979年养蚕51张,产茧3024斤,80年利用河滩地培育良桑苗122亩,建密植成片桑园147亩,大栽  相似文献   

11.
桑树夏秋叶产量的高低和夏伐迟早与气象条件的优劣等因素关系密切。我们从1984年开始设点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设点和调查方法(一)设点全县选8个农户作为常年调查点。供调查桑树类型有亩栽750株的中干桑4块,苗栽1000株的低于桑2块,亩栽1500株的无干密植桑2块,共计桑园面积2.666亩;桑品种系为荷叶白;每块桑园抽  相似文献   

12.
<正> 永东乡甘家桥村今秋59户农民栽植桑树3.9万株,户平栽桑661株,其中栽植大行桑90亩、桑树2.9万株、小桑园10亩、桑树0.6万株、四边桑、围边桑0.4万株。为什么在丝绸市场经过几年低谷期的调整,目前刚开始起步回升,干部群众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新栽桑规模大,栽植规范,起点高,主要是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陈家坪村位于清涧县城北十公里处的秀延河沿岸。全村62户,248人,粮食作物耕地879亩,据统计现有桑树15600株,其中8700株系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栽植的。品种多为湖桑类及黄鲁桑;剩余6900株是1983—1984两年栽植的实生桑,全部栽植在农耕地的地埂上。利用地埂栽桑树,他们尝到了甜头。1988—1989两年养蚕147张,产茧4824公斤,收入茧款58383.9元,户均941.68元。陈家坪村的实践证明了地埂上栽桑优点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全家六口人,三个劳力,承包耕地5.5亩,加上自留地和屋场地1亩,开垦荒坡荒坎扩大耕地面积0.3亩,代包田0.5亩,实际耕种面积7.3亩,其中稻田2亩,旱地和干田5.3亩。1982年至1987年,年年育苗栽桑建园。现有桑树7230株,其中投产桑5980株,桑园5.3亩,去年已投产3.8亩,今年已全部投产。 1982年我家只有桑树930株,其中产  相似文献   

15.
<正> 桑树小方格薄膜育苗,又称桑树两段育苗法,是一种费省效宏培育健壮桑苗的好方法。近年来我县用此法培养桑苗,有更多的优点和实用价值。1988年就在全县73个乡,621个育苗村中有5052个育苗专业户,全部采用此法育苗。播种苗床9641床,排栽5783亩,占已育苗面积的100%,实现了当年春育苗,夏排栽,  相似文献   

16.
<正> 余世珍,家住射洪县武东乡七村二队。全家7人,承包耕地7.5亩。现有桑树4,600株,其中四边桑3,400株,小桑园0.6亩1,200株,90%以上都已嫁接为良桑。1983年以来,五年共养蚕37.5  相似文献   

17.
<正> 镇安县庙沟公社三胜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杨生林,全家6口人,两个劳力。他七八年冬开始,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边和自留山上栽桑树2,500株,成活2,200株,82年又新  相似文献   

18.
<正> 安康地区的蚕桑生产责任制,1980年开始建立,经过两年的工作,目前已基本落实,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零星桑树随地走,承包到户三至五年不变。安康、汉阴、石泉三县采取这种形式的散栽桑树五千五百万株,占三县桑树总株数的51%;二是成片桑园,主要采取专业队、专业组承包,上述三县共有成片桑园74000亩,约占桑园总面积的30%;三是社队桑场,有的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的是社队联办,收益分成;有的承包到专业户、重点户;也有的大包干到场长,定额上交,由场长自找劳力。上述三县现有桑场174个,桑园面积27500多亩,约占桑园总面积的20%。  相似文献   

19.
<正> 紫阳县金川乡农田村六组村民姜永勤,全家六口人,两个劳力,承包耕地13亩,除0.92亩水田外,其余都是挂牌坡地。为了致富,他根据当地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特点,栽植桑树2000多株,加上管好原有桑树,养蚕张数逐年增加。1985年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坝公社柏桥大队地处中坝河川道,自然条件较好。全大队178户,1026口人。64年,沿中坝河大渠的两旁栽植桑树2万多株,同时还有一部分老荆桑,在发展以蚕桑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上,有利的条件很多。近三年,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发展以蚕桑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三年来,新栽桑树15万多株,建成密植桑园40多亩。79年全大队产茧2780斤,育苗3500株,80年产茧4860斤,育苗21000株,81年发蚕种181张,产茧9096斤,比79年增长228%,比80年增长87%,全大队达到了户均一张种,人均9斤茧,平均张产50斤以上。培育良桑苗150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