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现行夏秋用蚕品种薪杭×白云和丰一×54A的4个原种,选配四元杂交种新丰×青云.通过实验室一代杂交种比较试验,蚕种场试繁和一代杂交种的农村试养,发现该四元杂交种的杂交原种具有强健好养、产卵量多、克蚁单产比现行品种提高30%以上的优点.一代杂交种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和抗氟性较强、产量稳定等优点,其生产性能与浙江省现行夏秋蚕当家品种薪杭×科明相仿或略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行夏秋种薪杭×科明为基础,通过加入多丝量品种827和826,组配育成了强健优质的夏秋用品种贵蚕一号(827·薪杭×826·科明)四元杂交种.经多次鉴定、农村试养、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好养,制种性能好,产量高,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四龄万蚕收茧量20.68 kg,四龄万蚕茧层量4.92 kg,茧层率23.85%,茧丝长1 203 m,解舒丝长1 046.8 m,解舒率86.95%,鲜毛茧出丝率17.80%,茧丝纤度2.82 D,净度97.81分,克蚁制种18.70张.适宜贵州省广大蚕区夏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3.
家蚕平面丝均匀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平面丝产品的质量.为探明家蚕品种间平面丝均匀度的遗传性差异,用单位面积丝重量的变异系数对菁松等14个春用、夏秋用蚕品种以及薪杭×科明等8个一代杂交种吐成的平面丝的均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面丝均匀度在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一代杂交种的平面丝均匀度在不同的杂交组合及同一杂交组合的正反交之间均有差异,其遗传有母体影响较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家蚕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多少,也是吐平面丝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不同蚕品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遗传性差异,对薪杭等19个品种以及薪杭×科明等14个一代杂交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在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落下时期也因蚕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家蚕良种繁育实行3级繁育4级制种制度。原原种、原种繁育担负着扩大蚕种繁殖和选留母种继代的双重任务,原种又是繁育一代杂交种的种子。为此,只有搞好原原种、原种的繁育工作,才能为大面积茧丝生产提供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一代杂交种,并且延长推广的优良蚕品种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优良蚕品种在茧丝生产中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淑萍 《新农业》2007,(1):55-55
强健性柞蚕新品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经11年系统攻关选育而成的具有突出抗病抗逆性状的丰产型工化品种。杂交种抗大×(8821·8822)将抗逆性状、产量性状、饲料效率性状及茧丝工艺性状实现了平衡提高,具有强健好养,适应性强,稳产性能好的特点。2004年纯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被专家评价为具有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杂交种抗大×(8821·8822)以其综合抗病、抗低沮饥饿和高饲料效率3性状,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新晶种放莽面积就已占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46.7%。[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湖·滨×明·光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培育而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桑蚕新品种。可在长江流域和南方蚕区推广和应用。1.原种性状湖·滨系二化性四眠杂交原种。越年卵灰绿或青灰,卵壳淡黄色。蚁蚕黑褐色,每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孵化齐一,小蚕趋密性较强。体质强健,易饲养,5龄期食桑旺盛,大蚕粗壮结实,体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9,26(3):115-115
<正>选育单位广西蚕业指导站、广东蚕业研究所。审定情况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品种登记号GSIloo2-1995。品种来源(932.芙蓉)×(7532.湘晖)。特征特性珠江流域蚕区夏秋用四元杂交品种。正反交全部为白蚕,体质强健好养,壮蚕蚕体结实,稚蚕用叶切忌偏  相似文献   

9.
<正>湘彩黄1号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合作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10月通过湖南省审定,具有茧色稳定、强健好养、茧丝品质优等性状,适合在湖南省及南方蚕区夏秋季推广。原种饲养时,为避免在稚蚕期发生小蚕,中系喂养时要用适熟叶,防止偏老偏嫩叶。日系用叶则要适熟偏嫩,忌饲偏老叶。为提高壮蚕体质,中系要给足桑叶,特别5龄盛食期食桑量大,要做好补给桑。在秋季遇干旱要注意选叶,忌喂偏老叶,日系则要控制给桑量,严禁残叶过多,造成蚕座冷湿,避用嫩叶、黄叶或污染叶。一代杂交种应注意:(1)收蚁当天感光不宜过早,宜适当提早收蚁;(2)稚蚕生长快,要  相似文献   

10.
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育成及其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蚕雌雄蛾交配生产一代杂交种时,能根据蛾色不同识别是否瀛华系杂交,并及时淘汰纯对,使蚕种杂交率达到100 %,将经济性状较差,蚕蛾灰黑色的蚕品种8216的成虫暗化型基因mln(18-35.3)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家蚕品种782和882中,育成了成虫全身灰黑色的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好的蚕品种952和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的蚕品种956.对其一代杂交组合952·956×781·881(灰黑蛾×白蛾)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其健康性好、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实用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的育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30,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杂交原种秋华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华×平30。【方法】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S-14为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供体亲本,以中国优秀常规蚕品种白云为受体亲本,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导入方法,把S-14的有关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到白云体内。【结果】经省级鉴定该杂交种雄蚕率达99.8%,生命力强健,茧丝质优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种提高26.11%,综合经济效益较常规蚕品种提高26.63%。【结论】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审定,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实践表明雄蚕品种深受蚕和农丝厂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家蚕品种间吐平面丝性状的遗传性差异,对现行夏秋用蚕品种薪杭、丰1、白云、54A以及育成的适合吐平面丝的ZAU2号等5个品种进行了折蔟营茧和吐平面丝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ZAU2号的平面丝吐出率与对照相仿,薪杭等4品种则分别为对照的70%一90%左右,通过对蛹期生命率及产卵性状的调查表明,残存在蚕体内的丝物质使正常代谢紊乱,造成化蛹率和羽化率低,造卵数和产卵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适于广东蚕区饲养的抗 BmNPV 家蚕新品种,为 BmNPV 病易发季节提供稳产性能好的家蚕品种。【方法】通过累代病原胁迫、航空诱变的方法创制抗性家蚕种质,再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中 × 日·日四元杂交组合的组配,以广东省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实验室品比、抗 BmNPV 能力检测和连续 2 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育成中系家蚕品种芙抗、春 5N 和日系家蚕品种航 7、7532N,并组配获得四元杂交组合芙抗·春 5N× 航 7·7532N,命名为粤蚕 11 号。该品种对 BmNPV 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的综合表现为:龄期经过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当,生命力强,虫蛹率 97.58%,全茧量 1.712 g,茧层量 0.369 g,茧层率 21.55%,万蚕收茧量 16.874 kg、万蚕茧层量 3.636 kg,一粒茧丝长 942 m、解舒率 80.15%,茧丝纤度 2.568 dtex、净度 93.5 分。【结论】粤蚕 11 号发育、眠起齐一,对 BmNPV 具较强抗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于 2019 年 10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广东蚕区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14.
平面丝用蚕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纯系选育方法,以吐平面丝性状为重点,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强度选拔,育成ZAU2号(日系)其平面丝的吐丝率达95%以上,经过与中系品种的配合力测定和吐平面丝性状比较,选配了薪杭XZAU2号一代杂交种,经生产试用,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张种产丝量高,且平面丝质量好,另外,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表明,制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用纯系选育方法,以吐平面丝性状为重点,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强度选拔,育成ZAU2号(日系).其平面丝的吐丝率达95%以上。经过与中系品种的配合力测定和吐平面丝性状比较,选配了薪杭xZAU2号一代杂交种。经生产试用,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张种产丝量高,且平面丝质量好。另外,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表明,制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在安徽省重点蚕区将夏秋蚕新品种951×952与现仍用于生产的夏秋蚕品种苏3·秋3×苏4进行对比示范推广。几年多点饲育结果表明:951×952体质强健,幼虫发育经过快,食桑量低于苏3·秋3×苏4品种7%,盒种产茧量增幅为6%,茧丝品质明显优于苏3·秋3×苏4。兼作春用品种与871×872、菁松×皓月相比,盒种产茧量虽略低,但幼虫龄期经过时间缩短1d以上,省时、省工,且担桑产茧量明显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夏秋蚕种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50%以上,而夏秋蚕茧产量却不到全年总产茧量的一半.我省多年来的生产用种东34×603,虽有好养、稳产的优点,但该品种产茧量较低、丝质低劣,给缫丝工业发展,支援外贸出口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选育出好养、优质、高产的夏秋蚕品种,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所从1977年开始培育薪安×晶辉夏秋蚕品种.1979年在所内实验室进行杂交测定和在贵池县高坦公社南山大队试养.1980~1982年继续在金寨、青阳、贵池、泗县、长丰、霍山等农村基点扩大饲养.1983年早秋蚕期,又继续在贵池县高坦公社长山大队进行了大面积生产鉴定.1984年夏蚕期和早、中秋蚕期在黟县、金寨县  相似文献   

18.
9个家蚕品种配合力测定及其杂交组合选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9个家蚕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分析研究,选配新品种86A·86B×243·463,并对该品种进行了多次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以86A·86B和243较好,特殊配合力以86A·86B×243和86B×463较好。86A·86B×243·463新品种体质强健好养,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均比青松×皓月提高7%左右,是一个优良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一化性四元杂交种214繁种及生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经20年努力,依据柞蚕化性遗传规律和表现特点,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长光照条件的逆向选择技术,选育出了适用于中国高纬度蚕区的一化性柞蚕新品种883、932,春季放养一化率达94%、早秋季一化率达98%以上。用优势二元杂组合883×932、四青×吉黄繁种,用四元杂交种(883×932)·(四青×吉黄)简称214投入农村生产。从1997~2002年连续6年于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6县开展繁种试验和农村区域性生产试验,结果繁制的二元杂交种平均单蛾产茧量与二化二放的秋柞蚕单蛾产茧量相当;四元杂交种214平均每把产茧比对照的二化…  相似文献   

20.
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的原种饲养及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26)的原种性状,以菁松、皓月、新杭、科明为对照,在春秋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对交原种781×57A、7532×826饲养及制种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对照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