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水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建立了适合于水稻根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用的磷酸缓冲液抽提、TCA沉淀法浓缩蛋白质的新方法.本法用于水稻胚、叶片的蛋白质样品制备,也能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根、叶和胚的清晰可分辨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约为350、350和400个,用银染色,斑点数分别为600、600和700个.三者蛋白质的等电点总在3.0~9.0之间,大多在5.0~8.0之间,分子量在15~170kD之间,大多在25~90kD之间  相似文献   

2.
花生幼胚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方法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传统的双向电泳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基础上, 探索适合花生早期幼胚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方法与体系; 利用该方法经考染后能稳定得到100~200个分散性较好的蛋白质斑点, 分子量多集中在20 000~90 000之间。还对一些技术细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顽拗植物荔枝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荔枝胚胎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在试样制备,电泳及银染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探索出一种可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的方法, 凝胶银染后,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有300个,蛋白质等电点在pH3.5-9.5,大多在pH5.0-8.0,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90000,大多为25000-70000。  相似文献   

4.
石斛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斛叶片为材料,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石斛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探讨了石斛叶片蛋白的提取、蛋白定量以及双向电泳的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三氯乙酸(TCA)法提取、高压等电聚焦和两步平衡等方法可以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了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613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川西平原水旱连作高产田作物群体生产力和复种模式。结果表明,麦稻两熟和麦稻秋玉米(或马铃薯)3熟制都可高产,产量分别为15217.5kg/hm ̄2,15740.25kg/hm ̄2和16557.0kg/hm ̄2。年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分别为0.91%,0.94%和0.99%,生物产量分别为1.96%,2.29%和2.42%。每公顷产6000kg以上小麦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5~60,最高苗为692.65~769.12苗/m ̄2,经济系数为0.43~0.44。每公顷产9000kg以上水稻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为7~8,最高苗为393.10~461.47苗/m ̄2,经济系数为0.48~0.49。在麦稻秋玉米中,每公顷产7500kg左右杂交水稻品种宜选用早熟类型,秋玉米提早育苗保证95~100天的生育期。秋马铃薯提前7~10天催芽,保证70天左右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子胚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水稻灌浆期间与籽粒充实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建立了一套适于水稻种子胚乳蛋白双向电泳分析技术,探讨了胚乳蛋白的提取、纯化以及双向电泳的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乙醇铵沉淀、高压等电聚焦和两步平衡等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获得胚乳蛋白斑点数约350个,等电点范围在3.0~9.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4.0~7.0.  相似文献   

7.
顽拗植物荔枝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荔枝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在试样制备、电泳及银染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 ,探索出一种可获得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的方法 .凝胶银染后 ,可分辨蛋白质斑点数约有 30 0个 ,蛋白质等电点在 p H3.5- 9.5,大多在 p H5.0 - 8.0 ,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 0 0 - 90 0 0 0 ,大多为 2 50 0 0 - 70 0 0 0  相似文献   

8.
宁夏春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主成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试验条件下,11个参试品种单产在7035 ̄9180kg/hm^2之间,以宁春16号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4%;品种间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59、1.940、1.409,表明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次为千粒重。要注意的是穗粒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6和-0.906。品种分蘖力与成穗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通过主成份遗  相似文献   

9.
建立适用于秋茄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并对秋茄根系蛋白质的制备、溶解、上样量、IEF及SDS-PAGE电泳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应用酚抽法来提取秋茄根系蛋白,更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秋茄根系蛋白主要分布在pH4~7范围;裂解液中含有硫脲(2mmol.L-1)能较充分地溶解蛋白,DTT浓度为40mmol.L-1、上样量1.5mg时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分辨率较好,且蛋白斑点分布均匀、清晰,拖尾现象明显减少。采用与质谱兼容的考马斯亮兰进行染色,得到1 089个蛋白点。  相似文献   

10.
垂直板小型分析型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荔枝嫩叶和成熟叶为材料,第1向以小型垂直板(作胶净面积82 mm×82 mm)电泳体系进行等电聚焦,采用1.0mm厚的凝胶,通过对聚焦时间进行改进,建立了快速的小型分析型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应用该体系获得了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显示,在荔枝嫩叶和成熟叶片中清晰可辨的蛋白质斑点数有200多个.并对该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用同步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1和B2的操作步骤和条件。维生素B1和B2的测定范围分别为质量浓度0.001 ̄4.000mg/L,0.0005 ̄5.000mg/L。该方法维生素B1的回收率在102% ̄106%之间,维生素B2在85.5% ̄103.1%之间。  相似文献   

12.
在杂交稻繁种不育系协青早A始穗期,用0.2%天然芸苔素合剂0.1g/kg作叶面喷施处理1 ̄3次,每次喷溶液量均600kg/hm^2。结果表明,天然芸苔素可以提高协青早A始花后3d的午前花率1.3 ̄9.5个百分点,单穗花期缩短0.6 ̄1.0d,异交结实率提高5.6 ̄10.0个百分点,增产2.6 ̄28.8%。  相似文献   

13.
水稻纹枯病体细胞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纹枯病菌培养液的粗提毒素为筛选剂,筛选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通过在诱导培养和分化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粗毒素进行试验,确定筛选的阳适体积分数为0.10 ̄0.15,筛选后获181株R1植株和189株未经毒素处理的胚培养植株。用菌核接种法分别对R1、R2及R3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的R1植株的平均抗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而R2、R3代植株的抗性亦优于供体亲本及未经筛  相似文献   

14.
ISO-DALT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ISO-DALT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建立了一套适合于UV-B胁迫下水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用此方法对经低剂量UV-B辐射处理的水稻品种IR64的叶片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可以分辨出1200-1300个蛋白(肽)点,等电点(pI)在3.5-9.3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在10-120 ku之间,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相同孵化条件下,RF系番鸭种蛋的种蛋重、蛋形指数、蛋壳气孔数和相对失重率对孵化率有明显影响.蛋重75~84g,孵化率高达83.5%~85.1%;蛋重低于75g或高于85g,孵化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5.8%和72.10%~78.70%.蛋形指数1.34~1.37孵化率高达81.00%~86.80%;小于1.33或大于1.38其孵化率下降至61.5%~66.7%和71.4%~75.8%.番鸭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强正相关(r=0.98),平均初生重占种蛋重62.0%~65.0%;孵化过程中,在同一胚龄绝对失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10=0.90,r24=0.94,r33=0.92),而相对失重较为稳定;正常出雏的胚蛋在孵化第10、24和33天时相对失重率分别为4.57%、10.5%和14.20%,相对失重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胚胎致死.经检剖测定一照和三照死胚蛋、毛蛋(啄壳后死胚蛋)和健胚蛋的蛋壳气孔数,健胚蛋气孔数平均为77.3个cm-2,明显高于死胚蛋和毛蛋的气孔数47~61个cm-2.  相似文献   

16.
为开展水稻纹枯病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采用TCA-丙酮法、SDS法和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对水稻纹枯病菌蛋白质提取质量进行比较,并建立了双向电泳体系。对电泳后的图谱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CA-丙酮法、SDS法和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所获得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中,分别记录得到557、309和877个蛋白质点。SDS法提取的蛋白质样品杂质较多,存在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干扰,得到的蛋白点较少;TCA-丙酮法提取的蛋白质样品呈黄色,有色素残留;而在TCA-丙酮法的基础上,增加酚/SDS抽提步骤,能够有效地去除样品中的盐离子和色素等杂质,获得背景清晰、分辨率高的蛋白图谱。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优化的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该法适用于水稻纹枯病菌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石刁柏胚状体诱导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石刁柏体细胞胚及花粉胚状体诱导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不同基因型对胚状体发生频率影响很大,接种材料不同会导致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上的差异,外源物质及植物激素种类、配比对胚状体诱导、分化起着重要作用。MS培养基附加6%蔗糖,水解酪蛋白600mg/L,谷氨酰胺700mg/L,IBA2.5mg/L,BA0.8mg/L,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MS+NAA0.3mg/L+KT0.2mg/L+嘧啶醇0.8mg/L培养基,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1.72个,花粉胚状体1.46个。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高产高效氮磷经济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建立了春小麦550 ̄600kg/亩的氮磷肥效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氮磷与产量的相关度较高,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7。进一步分析,氮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在亩施P2O510.3kg,亩施氮18.65kg时,产量有一最大值。其最高经济产量施氮量为17.36 ̄19.79kg亩,施P2O5为10 ̄10.52kg/亩,但为了保证肥料投资获得稳定较高的利润时,常采用大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龙眼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通过对小型垂直板双向电泳和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比较分析,进行龙眼胚性培养物高分辨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可以极大地提高分辨率,相同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样品染色后所得的蛋白质谱点数从334左右增加到810左右;由于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等电点集中在3.5-7.0之间,采用13 cm的IPG胶条时,以pH 4-7的IPG胶条分离蛋白的效果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该项研究表明:根圈深度浅的和无灌水区的土壤PF值高,其值达到2.3~2.6时作为春小麦需水的田间灌溉指标;单位面积根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干重(根密度则相反)、株高、平均分蘖数,平均穗数随根圈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奠定了丰产的物质基础。10和20cm浅根区内实施喷灌比无灌水的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开花期分别增加98和94g/m ̄2,收获期分别增加74和93g/m ̄2,籽实干物重分别增加29和44g/m ̄2,干物重比率增加1.8%,穗数增加43个/m ̄2,穗粒数增加1.3和0.6粒,千粒重变幅小,约33g左右,每亩分别增产13.9%和16%。但仍以深根区比浅根区内小麦分别增产57.8%和29.5%为高。总之,在浅根区实施喷灌或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达,是旱作区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